蘇建軍
(建平縣水資源管理辦公室 遼寧 建平 122400)
建平縣隸屬于遼寧省朝陽市。位于北緯40°17′16″~42°21′42″,東經119°10′22″~120°02′18″,南北長125 km,東西寬75 km,總面積4 892 km2,總人口57.8萬人。
境內地質年代為第四紀全新統Q4覆蓋,下部是奧陶系燕山期朱羅世花崗巖,老哈河、大凌河流域的一級階地含有穩定的沖積、沖洪積層,孔隙潛水,含水層厚度為20~30 m,巖性為中粗砂及礫石,滲透系數50~150 m/d,一級階地單井出水量為50~160 t/h;二級階地含水層厚度為10~20 m,含水層巖性為中粗砂含礫,透水性不均,地下水埋深3~27 m,降深3~20 m。全縣2020年地下水資源量1.26億m3,包括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0.78億m3,河谷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0.59億m3。
根據《建平縣2020年水資源公報》數據,建平縣2020年水資源總量為1.99億m3。其中: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26億m3,地表水資源量為1.4億m3。地下水可開采資源量為0.78億m3。2020年全縣地下水實際用水量為0.9億m3。水量使用情況:農業灌溉用水量0.53億m3,占總用水量的58.88%;林牧漁畜合計用水量為0.14億m3,占總用水量的15.55%;工業用水量為0.08億m3,占總用水量的8.9%;城鎮公共用水量為0.009億m3,占總用水量的1%;居民生活用水量為0.13億m3,占總用水量的1.44%;生態環境用水量為0.0025億m3,占總用水量的0.28%。
3.1 開采技術含量低。目前建平縣地下水開采都是以單井每小時涌水量來衡量水源井的好壞。各打井單位和業主單純為了獲取出水量,根本不考慮地下水質保護及成井技術優劣,無論地下潛層水還是承壓水,有水就好。打井過程中不對隔水層封閉保護,水井最終成了混合開采井,掠奪性開采造成了地下水不可恢復,無可持續性。在建平縣現有的5 565眼機井中,幾乎大半深井是無技術無序開采,嚴重地影響地下水資源的安全。
3.2 超采地下水。建平縣地下水的開采多年來一直處于無序狀態,布局不合理,打井無約束,超采嚴重,造成水位持續下降。從2000年至2020年全縣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18 m。而且局部水源較好地方,取水集中,引起地下蓄水層減少,永久地縮減了蓄水層的貯水量。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不但造成農業生產成本的上升,更嚴峻的是地下水資源取大于補,且這種不平衡還在持續加劇,使地下水遭到永久破壞。
3.3 用水效率不高。建平縣農業灌溉一直是用水大戶,占全縣用水量的69%以上。由于農業灌溉技術不高,管理不到位,灌溉水利用率只有0.6左右。同時全縣工業節水技術徘徊不前,工業重復用水利用率較低,萬元產值用水量很大。工業用水的水資源費廉價,引不起企業重視,節水措施很少。
3.4 農業節水存在問題。建平縣多年來建設了近100萬畝節水灌溉工程,進行了膜下滴灌等節水工程建設,廣大農民體驗到了膜下滴灌工程在節水節能、省地省工方面的優越性,但是產出的玉米等糧食作物價格不高,造成農民對節水工程積極性不高,興趣不大。
3.5 用水計量設施安裝不到位。建平縣農業灌溉用水一直不繳費,不需要辦理取水許可征,未安裝取水計量設施。全縣工業用水計量設施安裝處于初期階段,除強制在城區內的企業安裝計量設施外,大多數分布在各鄉鎮的企業都是用自備水源井提取地下水,且企業分散,認知不高,管理困難,用水計量難以達標。
3.6 取水許可制度不完善。取水許可制度實施多年,但是建平縣近些年以保護企業和增加稅收為理由,支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迅速上馬,無證也可投產,許多企業根本不知道或不重視取水需要水資源論證的問題。
4.1 加強制度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建平縣嚴格執行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用水定額管理、水資源有償使用四項制度。全縣圍繞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管控區,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用水控制標準,堅決杜絕用水浪費,保證全縣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4.2 加強企業用水管理。建平縣下達文件,規定在縣域內的所有企事業單位,需要打井提取地下水的必須向縣水務局提出書面申請,經核實批準后方可施工,否則將按照《水法》規定嚴厲處罰。同時,縣水務局在全面統籌地下水資源總量及其開發利用狀況的前提下,根據地下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限制新打水源井,合理改造舊水源井。
4.3 建立水源井管理檔案。建平縣建立系統的地下水開采井管理檔案,記載成井的結構、工藝、施工方法、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單井出水量、動態特征在內的全部檔案材料。使我們掌握一手基礎水文地質資料,為日常管理服務。
4.4 強化水價調控。由于現階段全縣工業和生活用水水價過低,群眾節水積極性難以調動。因此,必須合理確定水價,用經濟杠桿的作用調控用水量。按照國家的水價政策,對現行水價重新進行核定。對超計劃用水的單位,除限制其用水量外,對超過部分實行累進加價收費。一旦條件成熟,對農業灌溉也要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并收取水資源費,以減少農業灌溉浪費,促使農民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措施。
4.5 提高群眾的節水意識。每年3月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期間,全縣以“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為主題,通過新聞媒體、成果展示、走進社區、貼近校園、親近企業、專項執法等系列活動,向全社會廣泛宣傳節水理念、節水效果和節水措施,使群眾全面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水危機感和水憂患意識,引起大家對水資源保護的重視,喚起全社會對水資源保護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