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麗
(衡水學院圖書館 河北 衡水 053000)
高校圖書館在信息、人力、技術等方面均有優勢,在滿足教學和科研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在新時代中應有的價值,鼓勵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我修養。衡水學院圖書館在每年的世界讀書日都會舉辦不同主題的校園讀書節活動,并根據系統數據統計借書量前十名的同學,授予“閱讀之星”稱號。平時也會在圖書館電子屏設置推薦書目,利用網站、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各種圖書書目簡介,組織講座、書展、閱讀征文等活動。同時,還積極承擔社會閱讀推廣活動,為農村社區圖書館贈書等,鼓勵更多的讀者參與其中。
1.1 有利于提升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圖書館配備了學科館員,可以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專業的閱讀需求做出科學合理的閱讀推廣,提升圖書館資源利用率。
1.2 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高校圖書館通過創新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激發了學生讀書求知的熱情,引領學生從書籍中汲取智慧,豐富內涵,有助于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1.3 有利于推動全民閱讀工作的開展。在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開展,而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服務體系完備、服務隊伍專業,其責任更是重大。因此,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向社會宣傳,使更多的讀者加入閱讀隊伍,引導人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同時,根據讀者的閱讀需求對自身服務進行改革創新,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推動全民閱讀工作的開展。
2.1 閱讀推廣活動資金得不到保障。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需要財力支持,對于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宣傳、組織和實施的全過程,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一是專項經費比例低,二是缺乏資金來源[2],三是資金使用難以做到專款專用。
2.2 閱讀推廣活動欠缺持續性、常態化。一些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沒有制定切實有效的計劃,不能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連續性和長效性,使閱讀推廣活動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如果組織活動不能使更多的群體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實現真正意義的全民閱讀,就不能起到閱讀推廣的作用,很難達到預期目標[3]。
2.3 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單一。許多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不到位,表現為活動主題單調、閱讀內容單一,沒有特色,缺乏創造性;閱讀推廣活動形式拘泥于講座、展覽等傳統方式,缺乏新意,無法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效果欠佳;缺少與學校其他部門合作的推廣模式;對電子文獻資源的閱讀推廣力度不夠,電子資源數據庫建設不完善。
3.1 建立制度,完善措施。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閱讀對大學生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成長與進步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閱讀的重要場所,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效果,首先要建立健全圖書館各項管理制度。第一,對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進行全面的了解,結合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制定合理的閱讀推廣制度,進而促進閱讀和學習的緊密結合,如將閱讀納入學分制當中,實現閱讀推廣的制度化管理;制定與高校教育發展和圖書館發展相適應且具有特色化、動態化、全面化特征的閱讀推廣人才培養制度。第二,建立健全閱讀推廣工作的各項制度[4],逐步完善讀者反饋制度、推廣閱讀制度、績效評價制度、經費使用制度、聯合協作制度等,保障閱讀推廣各項工作有據可依,穩步前進。
3.2 創新內容,營造氛圍。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應切合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多方位、多角度開展閱讀推廣工作,進而增進學生的積極性。第一,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學生展開多途徑的圖書閱讀推廣服務。我校師生通過移動設備登錄圖書館主頁,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免費閱讀雜志、報紙等各種資源;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移動圖書館手機APP,隨時隨地享受館藏查詢、搜索、閱讀等服務。第二,發揮集體的引領作用,建立閱讀社團,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斷提升其閱讀的深度。第三,在網站上設立名師推薦[5]、讀者交流等欄目,為學生提供一個抒發自身感受的線上交流平臺,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讀書活動中,共同促進高校圖書閱讀推廣工作的進步。
3.3 豐富資源,滿足需求。我校圖書館具有學科門類齊全的科研資源、專業資源與人文資源,豐厚的館藏資源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閱讀推廣活動的多元性與多樣化。在網絡化與數字化的大背景下,我校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積極建設數字圖書館,使網絡資源與館藏文獻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為師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同時我校圖書館也積極與多種閱讀平臺合作,引進讀秀學術搜索、龍源期刊、起點考研網等等,為師生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和精細化的信息服務。
3.4 構建團隊,提升能力。為了更好地應對和解決閱讀推廣當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圖書館需構建一支使廣大師生滿意的高水平的閱讀推廣服務隊伍。閱讀推廣團隊應由本館學科館員以及本校師生和校外專家共同組成。高水平的服務團隊,不僅有助于圖書館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也能更好地掌握師生實際的閱讀需求,并根據具體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服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