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自古以來,我國對于農業發展就極為重視。但近年來,農業資源和需求間的矛盾不斷凸顯,如何利用有限資源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數字農業”應運而生。數字農業是將數字化信息作為農業新的生產要素,用數字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新興農業發展形態,是數字經濟范疇下用數字化重組方式對傳統產業進行變革和升級的典型應用之一。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是創新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
縱觀全球,發達國家都將發展數字農業作為構筑農業現代化發展產業優勢的方向,積極將數字科技與農業發展相融合,推進農業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近年來,我國數字農業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突破了一批數字農業關鍵技術,開發了一批實用的數字農業技術產品,建立了網絡化數字農業技術平臺,初步形成了我國數字農業技術框架和數字農業技術體系、應用體系和運行管理體系,促進了我國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特別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以數字農業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異軍突起,對維護農產品供應鏈暢通、促進供給與需求良性聯動和穩定國民經濟全局中農業的“壓艙石”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可以瞄準農業現代化主攻方向,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幫助廣大農民增加收入”。隨著以5G、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益融入農業農村各個領域,數字經濟發展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的“助推器”。2021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0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221億元。
與此同時,農業數字化不僅給我國農業技術帶來革命式的進步,還帶來經營理念的革新和消費觀念的深刻變化,極大地促動了我國農業生產流程再造、產業生態再造和市場格局再造。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環節。建設數字鄉村,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數字鄉村發展政策文件,統籌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在政策支持下,2020年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達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達1.26萬億元。
面向未來,數字化必將成為農業變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