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山東省臨沂市供銷合作社聚焦服務延伸、產業發展、城鄉繁榮,積極探索與黨委政府、系統內外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聚合多方優勢資源,與農民、合作社、社有企業密切利益聯結,為農服務成效顯著提升。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供銷合作社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策部署,堅持合作經濟基本屬性,聚焦服務延伸、產業發展、城鄉繁榮,積極探索與黨委政府、系統內外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聚合多方優勢資源,密切與農民、合作社、社有企業利益聯結,為農服務成效顯著提升,供銷合作社自身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臨沂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支持,與組織部門開展合作,結合全市開展村黨組織創辦合作社提升行動要求,堅持村黨支部主導、農民主體地位不動搖,充分用好用活土地經營權,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運營服務,逐步發展形成“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模式,成為實現農民組織化、服務規模化的有效路徑,已在全省內試點推廣。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148 個,入股土地5 萬畝。
莒南縣供銷合作社作為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內開展土地股份合作的先行者,不斷完善升級托管服務,以魯供豐禾農服公司為主體,充分考慮村情、地情差異,因村施策探索三種基本合作模式,加快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一是深化土地股份合作機制。在村“兩委”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強的村,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集體以設施設備和增溢土地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將土地連片整合后,簽訂書面協議,委托魯供豐禾公司提供全程托管服務,實行“保底收益+盈余分紅”的利益分配機制。二是探索碎片化土地整合機制。在暫時沒有條件成立合作社且土地撂荒較多的村,按照一定的地塊規模標準,由魯供豐禾公司出資,進行碎片化流轉整合、小微規模化生產,收益后各方進行利潤分成。待土地整合超過一定規模后,再引導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完善產供銷聯合作機制。由村集體組織農民開展大宗農資商品團購、連片托管、農產品購銷等服務,由魯供豐禾公司按照服務量給予一定組織服務費,實現合作共贏。通過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做法,目前,臨沂市社形成共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作規范,并作為全市地方標準正式發布。
1.莒南縣供銷合作社聯合村“兩委”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將土地連片整合后,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2.平邑縣供銷合作社整合社會資源,開展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實現了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
河東區供銷合作社圍繞服務農民生產、保障糧食安全,通過與省、市供銷合作社聯合出資,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實現三級社聯合合作,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共建魯供農場有限公司,通過與村級基層黨組織合作,引導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集中連片后,實行差異化運營,鼓勵有條件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自主經營,對不具備條件或沒有自主經營意愿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進行全程托管,已成功打造了3.8 萬畝的“魯供農場”,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土地托管工作指南》。運營過程中,供銷農場公司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購置農資產品、組織生產活動,重點培育高產、多抗的優質品種,與合作企業簽訂采購訂單等一系列措施,充分顯示出“供銷農場”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經營優勢,相較于傳統的小農戶生產,具有更強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市場議價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共建臨沂市全產業鏈為農服務綜合體項目,一期投資4000 萬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夏收期間累計烘干小麥1200 萬斤,助力夏糧減損豐收。
全市系統聚焦本地特色農業產業、優勢農產品,以創新服務為抓手,以實施項目為紐帶,引導各類涉農服務主體加強聯合合作、密切利益聯結,加快延伸全產業服務鏈條,有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蒙陰縣是“全國果品生產十強縣”,縣供銷合作社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推動省、市供銷合作社與縣政府開展戰略合作,創新探索果園托管服務,助推“蒙陰蜜桃”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在全市范圍內率先組建運營縣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支持村支部領辦合作社、鄉鎮黨委領導聯合社,廣泛吸收果品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果園大戶等加入,聯合魯供農服公司,規劃建設5 處區域性果園托管綜合服務中心,建立起縱向貫通、橫向連接、全方位聯動的果園托管管理服務體系。目前,全縣共有138個農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簽訂了生產托管服務協議,累計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1 萬畝。依托聯合社,實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經營,聯合社與山東省合作經濟研究會合作,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蒙陰發展研究院,為聯合社成員提供技術支持。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網絡優勢,發展訂單農業,并與機關食堂、高端商超合作打通專供渠道,開拓線上市場,試水社區直供,暢通銷售渠道,減少流通環節,促進農業生產與流通市場高效對接。自聯合社成立以來,21 個成員社(企業)累計銷售蜜桃2.26 萬噸,銷售額1.53 億元,增加農民收入900 余萬元。
費縣供銷合作社圍繞解決農業產業發展融資問題,整合系統內服務資源,探索發展“核心企業+銀行+擔保公司+保險”的供應鏈服務模式,在助推產業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費縣縣社篩選系統內山東新四維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核心企業,對接省供銷合作社,促成試點企業與山東供銷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齊商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合作,幫助集團推出以雞蛋產業鏈為主的,針對上游養殖戶的“銀行+擔保公司、龍頭企業信用擔保+合作社、市場經營主體”金融服務方案;攜手保險公司推出國內首家養殖保險和雞蛋價格指數保險。目前,該種模式幫助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拓展了發展空間,提升了產業鏈條整體信用水平,打造了更具競爭力的特色供應鏈體系。
市社開展全市社系統縣域現代商貿流通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在沂水、河東、莒南、平邑4 個縣區先行先試,整合線上線下流通服務資源,創新商品和服務供給,目前累計建成4 個縣級綜合集配中心、51 個鄉鎮綜合服務站、515 個村級綜合服務社,構建起縣鄉村三級供銷現代商貿流通服務體系。
推行聯采集配模式。由臨沂供銷新聯合超市公司牽頭,引導沂水供銷宜萬家、河東盛業、莒南盛海等系統內超市公司,深度對接山東供銷供應鏈公司,將區域內分散經營、單獨采購企業聚合起來,開展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實現了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
探索消費合作模式。莒南縣供銷合作社借鑒黨支部領辦土地合作社的經驗做法,以流通服務為突破口,倡導樹立“人人入社、戶戶合作”理念,通過消費合作模式,依托社屬流通龍頭企業,組建生活消費合作社,創新建設“全域供銷示范區”。該種模式下,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社員在供銷流通服務網點購物,可以按照消費數額直接獲得一定比例的讓利,交易額累計積分后不定期積分分紅,社區集體也可獲得場地使用費和分紅。對于尚未建設供銷流通服務網點的村,生活消費合作社負責組建微信社群,社員通過參加社區團購,同樣可以實現“購物讓利+積分分紅”。截至目前,莒南縣累計在26 個村成立消費合作社,入社1.7萬農戶,有效解決了基層社與農民的業務聯系、利益聯結不緊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