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淑梅 田 蓉
天津天獅學院醫學院,天津 301700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類老年人高發的慢性疾病,由于骨質吸收增多導致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繼而出現以骨微結構破壞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1]。OP 的致病因素多、病理變化復雜,目前尚無有效手段能夠治愈,且醫學界對于OP 的發病機制也一直處于研究之中[2]。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現,生活方式與OP 發生存在密切關系,如Kun 等[3]研究發現,吸煙和過量飲酒對骨骼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并增加骨折的風險,而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水果和蔬菜對骨骼健康有益。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住院的432 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探究老年人骨密度T 值與生活方式的相關性,期望能為預防OP 提供理論依據。
選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住院的432 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年齡≥60 歲的老年人;②正式戶口登記在江蘇無錫,并在本地生活超過10年者。排除標準:①近期生命體征不穩定的危重病患者;②腎病、肝病、甲亢、卵巢切除等其他慢性疾病者;③影響骨代謝藥物的病例。本調查征得研究對象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并獲得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情況(n=432)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 內由經治醫師采用統一的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社會人口學資料、服用藥物情況和生活習慣。
1.2.1 社會人口學資料情況 記錄患者社會人口學資料情況,主要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
1.2.2 服藥情況 記錄患者近1年內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情況,主要包括他汀類降脂藥、質子泵抑制劑、肝素、激素、含維生素D3的鈣片,采用0~1 級評分法進行賦值,否(0 分),是(1 分)。
1.2.3 生活習慣 調查可能影響骨質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咖啡、飲茶、牛奶、豆漿、水果、雞蛋、運動習慣、睡眼、近12 個月內摔倒及骨折等情況。其中,運動習慣的統計方式為每次運動≥30 min 計為1 次。
采用美國Hologic 公司生產的DEXA 雙能X 骨密度儀測量所有患者腰椎L2~4和髖部(雙側股骨頸、粗隆及Wards 三角區)的骨密度值,每天測量前對儀器進行檢測校正。判斷標準:受檢者骨密度值與江蘇無錫地區同一性別健康成人的平均值(骨峰值)相比,降低程度在1 個標準差以內屬于正常,在1~2.5 個標準差之間屬于骨量低下,超過2.5 個標準差屬于OP。通過T-Score(T 值)表示,即為T 值≥-1.0 為骨量正常,-2.5<T 值<-1.0 為骨量減少,T 值≤-2.5 為OP。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的均數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及組內兩兩比較采用t 檢驗或者單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分布者經過變量轉換為正態分布后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 法對骨密度T 值與生活方式各項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測量所有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為-3.25~0.47,中位T 值為-1.84,平均T 值為-1.81±1.54。
以骨密度T 值作為OP 發生風險的衡量指標,結果顯示,女性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男性,體重指數≤18.4 kg/m2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體重指數>18.4 kg/m2者,年齡≥80 歲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值低于年齡<80 歲者,牛奶攝入<3 次/周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牛奶攝入≥3 次/周者,應用他汀類藥物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高于未應用者,應用含維生素D3鈣片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高于未應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如煙酒史、飲食習慣(咖啡、濃茶、豆漿、水果、雞蛋)、運動習慣、睡眠、用藥史(質子泵抑制劑、肝素、激素)、摔倒史、骨折史等指標對老年患者骨密度T 值無影響(P>0.05)(表2)。

表2 不同類別老年患者骨密度T 值的比較
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與年齡呈負相關(r=-0.327,P<0.05),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與體重指數、牛奶攝入頻率、他汀類藥物應用、含維生素D3鈣片應用呈正相關 (r=0.284、0.317、0.296、0.247,P<0.05)(表3)。

表3 老年人生活方式指標與骨密度T 值的Pearson 相關性分析
OP 作為一種全球性疾病正悄無聲息在老年人群中蔓延,調查顯示我國OP 老年人人口數在4 000 萬~6 000 萬,約占國內老年人口數的1/3[4]。OP 被譽為老年人中的隱性殺手,給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研究發現,OP 患者由于骨脆性增加極易發生胸腰椎、髖骨、四肢等骨折,骨折的發生極大地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且長期臥床可能誘發其他疾病,給老年人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5-6]。然而,OP 是一種與多因素相關的復雜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手段能夠治愈該類疾病,因此,研究影響OP 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相關的主要因素,對于預防OP 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現,OP 的發生與生活方式存在密切關系,如日本學者Tatsuno 等[7]對日本千葉市64 809 例絕經女性的OP 情況進行調查發現,OP 發生與年齡、季節、糖尿病、腎臟病、更年期的家族史、節食、運動和飲酒等因素相關。又如Irvin 等[8]研究發現,加利福尼亞州的韓裔婦女OP 患病率比相同地區的美國婦女低,低患病率可能與韓裔婦女較高的牛奶消費和韓國料理中鈣的攝入有關。
本研究對老年人骨密度T 值與生活方式相關性進行研究。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與年齡呈負相關(P<0.05),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與體重指數、牛奶攝入頻率、他汀類藥物應用、含維生素D3鈣片應用呈正相關(P<0.05),說明老年人的年齡及生活方式對OP 的發生存在一定影響。
有學者研究發現,OP 在女性中高發,尤其是絕經后的中老年女性[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男性,體重指數≤18.4 kg/m2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體重指數>18.4 kg/m2者,年齡≥80 歲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年齡<80 歲者,牛奶攝入<3 次/周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低于牛奶攝入≥3 次/周者,應用他汀類藥物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值高于未應用者,應用含維生素D3鈣片老年患者的骨密度T 值高于未應用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OP 的發生與飲食方面相關性研究中,發現喝牛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預防OP 的發生,這與Sibal 等[11]和Silva 等[12]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喝牛奶能預防OP 可能是由于牛奶中鈣、磷比例適中,有助于促進機體對它們的吸收,滿足機體每日的鈣需要量[14]。還有研究指出[14-15],喝茶、飲酒也能預防OP 的發生,但本研究中并未發現喝茶、飲酒與預防OP 有明顯相關。在服藥方面,他汀類藥物和含維生素D3的鈣片有助于降低OP 的發生,近年來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可能通過促進骨生成和抑制骨吸收的雙重機制來預防OP[16-18]。
綜上所述,生活方式與OP 的發生具有一定相關性,通過對OP 發生發展相關影響因素的深入研究,對防治OP 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