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穎,羅 芳
(上饒市人民醫院兒科,江西 上饒 3340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而導致的呼吸功能不全引起廣泛的肺泡萎陷和肺順應性降低[1],其特征是生后不久出現呼吸窘迫并呈進行性加重[2]。該病多見于早產兒,NRDS 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4]。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無創呼吸模式[5],其對NRDS 有一定的療效[6]。研究表明[7,8],早期給予使用nCPAP,可以明顯降低早產兒后期對呼吸窘迫綜合征和有創機械通氣的需要,也因此避免了不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可明顯改善患兒的近期甚至遠期預后。因此,CPAP 聯合不同時間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對早產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可充分發揮優勢互補的特點,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但是具體的應用效果如何,且關于nCPAP 聯合不同時間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時間對≤32 周早產NRDS 患兒預后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少,尚無明確定論,是否具有積極的影響還需要臨床進一步探究證實。本研究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在我院診治的100 例NRDS 患兒臨床資料,探究nCPA 聯合不同時間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對早產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上饒市人民醫院100 例≤32 周早產NRDS 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 組、B 組、C 組、對照組,各25 例。對照組男12 例,女13 例;胎齡26~32 周,平均胎齡(29.07±1.16)周;體質量1.11~2.34 kg,平均體質量(1.32±0.21)kg。A 組男14 例,女11 例;胎齡26~32 周,平均胎齡(29.12±1.18)周;體質量1.04~2.40 kg,平均體質量(1.47±0.24)kg。B組男13 例,女12 例;胎齡26~32 周,平均胎齡(29.08±1.13)周;體質量1.01~2.28 kg,平均體質量(1.35±0.19)kg。C 組男14 例,女11 例;胎齡26~32周,平均胎齡(29.14±1.20)周;體質量1.05~2.20 kg,平均體質量(1.35±0.25)kg。四組性別、胎齡及體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RDS 診斷標準[9];②在本院出生且出生胎齡≤32 周;③出生后30 min 內入住NICU;④住院時間超過24 h;⑤起病后即予nCPAP 輔助通氣[10]。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等引起呼吸窘迫的其他疾病;②入院后24 h 內死亡或用藥后數小時內放棄治療的患兒。
1.3 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給予保暖、糾正酸中毒、維生素K 預防出血、抗菌藥物預防感染、改善循環、營養支持等臨床常規處理,對照組患兒按常規給予nCPAP 輔助通氣[11,12]。A、B、C 組在應用nCPAP 輔助通氣的同時,分別在不同時間應用氣管插管復蘇囊注入柯立蘇(北京雙鶴現代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28,規格:70 mg)[13],其中A 組在實施nCPAP 治療2 h 后應用PS,B 組在實施nCPAP治療2~4 h 后應用PS,C 組在實施nCPAP 治療4 h后應用PS。具體操作如下:患兒先予吸凈羊水及分泌物,然后給予規范氣管插管,經氣管插管一次性給予柯立蘇70~100 mg/kg,同時用輔助氣囊人工加壓通氣1~2 min,在使用柯立蘇前后均通過鼻塞連接nCPAP 機給予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柯立蘇開瓶即用,可貯藏在2 ℃~8 ℃冰箱里,使用前須將藥瓶升溫至37 ℃,并輕輕上下轉動,然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取藥液備用[14,15]。
1.4 觀察指標 比較各組血氣指標、臨床療效、臨床治療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1 血氣指標 治療前和治療后24 h,統計所有患兒的pH、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16]。
1.4.2 臨床療效 顯效:治療24 h 后,癥狀明顯改善,依據血氣分析結果,予以下調nCPAP 參數,準備撤機[17];有效:治療24 h 后,呼吸較為平穩,血氣結果部分正常,X 線示異常陰影稍有改善,繼續觀察,暫不予撤下nCPAP 機[18];無效:治療24 h 后癥狀無明顯改善或持續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3 臨床治療指標 包括nCPAP 治療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19]。
1.4.4 不良反應 包括氣胸、顱內出血、肺炎及死亡。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行t檢驗,多組間比較進行ANOVA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血氣指標比較 四組pH 值治療后均高于治療前,且對照組、A 組、B 組、C 組pH 值依次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PaCO2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且對照組、A 組、B 組、C 組PCO2水平依次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PaO2治療后均高于治療前,且對照組、A 組、B 組、C組PaO2水平依次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四組血氣指標比較()

表1 四組血氣指標比較()
2.2 四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A 組、B 組、C 組總有效率依次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四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 四組臨床指標比較 對照組、A 組、B 組、C 組nCPAP 治療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依次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四組臨床指標比較(,d)

表3 四組臨床指標比較(,d)
2.4 四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A 組、B 組、C 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依次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四組不良反應比較[n(%)]
研究指出[20],NRDS 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造成早產兒神經肌肉功能發育不足、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肺功能下降等情況的重要危險因素,對患兒預后和健康具有極大的威脅[21]。因此,臨床積極有效的治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nCPAP 是一種無創的呼吸模式,可為患兒整個呼吸周期提供正壓支持,促進或維持肺泡處于擴張,進而防止肺泡萎陷和肺不張,從而實現良好的吸氧效果[22,23]。有研究指出[24],盡早給予患兒PS 治療,可促進肺泡穩定性,發揮保護肺泡上皮細胞的作用。同時多項研究證實[25-27],給予早產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nCPAP 治療,待患兒呼吸狀況穩定后聯合PS 治療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但目前關于PS 的應用時機尚無統一標準,如何科學合理的選擇有待進一步的探索。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A、B、C 組患兒pH值與P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降低(P<0.05)。表明CPAP 聯合PS 療法可提高患兒pH、PaO2,降低PaCO2,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促進呼吸功能的改善。同時A、B、C 組隨PS 治療時間的有序推遲,血氣指標改善情況隨之提高,在實施nCPAP治療4 h 后應用PS 效果最優,各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nCPAP 治療4 h 后,聯合PS 治療可實現更理想的效果,可將該時間點作為PS 應用的最佳時機。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nCPAP 治療前期,促進了患兒呼吸功能的改善,使其趨于穩定,然后聯合應用PS,不僅可減少PS 的用量,而且可促進PS 的彌散,進一步改善患兒的血氣指標[28,29]。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A 組、B 組、C組nCPAP 治療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降低,尤其以C 組最為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提示nCPAP 聯合PS 治療可促進患兒臨床癥狀改善,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并且隨PS 應用時間的推遲(4 h 后)可實現更佳的效果。另外,C 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40.00%、A 組的68.00%、B 組的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nCPAP 治療4 h 后應用PS 的總有效率最高。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nCPAP 的應用使患兒血氣指標改善,減輕了肺損傷,為后期的PS 治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進一步提升了治療效果[30]。
綜上所述,nCPAP 聯合PS 治療早產兒NRDS能夠減少nCPAP 治療時間、患兒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患兒預后,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