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哲
供應鏈行業變遷,隱沒于消費者視線之外,卻與時代高度同頻。從信息時代,到如今的萬物互聯,每一場顛覆,每一次周期轉折,總會有一些成長于趨勢之上的弄潮兒脫穎而出,成為供應鏈行業下一個時代的領跑者。
對于集中國餐飲連鎖百強企業、省級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企業等諸多榮譽于一身,產業遍布國內外的博多來說,顯然具有成為引領者的潛質。
“以供應鏈主導,實現產業多向延展”,是博多20多年來發展脈絡最直觀的速寫,同時也是諸如海底撈、江小白、蜜雪冰城等一眾行業巨頭所驗證過的道路。在博多集團副總裁謝嵇懷看來,這種基于供應鏈看似不難理解的“橫向、縱向一體化”,考驗企業的不僅是立足于品牌、供應鏈的單點思維,更是企業基于當下、未來的系統、通盤邏輯,是一場資源與時間、短期主義與長期主義的博弈。
據博多食品營銷管理中心總經理馬明強介紹,2000年,博多從植脂末工廠起家,圍繞茶飲供應鏈上游深耕;2007年憑借上游優勢,博多試水茶飲賽道多品牌運作,蜜菓、印茶、甘茶度、張阿姨奶茶等一眾知名茶飲品牌被成功孵化;此后數年,以市場需求、品類多元為導向,博多的產業版圖日趨完善。時至今日,博多已轉型成為擁有杭州、湖州、廣州、河南、廣西五大生產基地,產業遍布國內80%以上的縣級市場及國外日韓、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業覆蓋原材料生產加工、品牌連鎖等業務的供應鏈全鏈路綜合服務商,與娃哈哈、康師傅、香飄飄等一同入圍“浙江省飲料行業十強企業”。
作為一家2B企業,博多的生存邏輯與2C企業截然不同,它的運營重心往往是如何“為他人作嫁衣”,即“為2C企業提供怎樣的產品,幫助它們俘獲C端消費者”。因此,對于真正有實力、有價值的2B企業來說,雖然隱身于消費者視線之外,但它們往往比2C企業更懂消費者。
“以產品為核心,因時而變,因勢而變”的動態戰略,是博多20多年來,在應對上游原材料成本高企、下游需求劇變等諸多不利環境下不變的邏輯。
在謝嵇懷看來,“客戶的痛點,便是博多的痛點”。
客戶的痛點存在于兩個維度:最直觀的痛點在經營上,解決方案往往潛藏于經營場景中;最核心的痛點在產品上,對于2C行業來說,產品是連接消費者與品牌的最重要紐帶,這就要求博多必須立足消費者、立足市場,從產品側為客戶求解。
餐飲、茶飲雖分屬兩大不同賽道,但由于二者渠道的高度關聯,其面臨的痛點也頗為相似。基于以上考量,博多建立了以產品為核心的“場景一站式服務”模式,因其切實的落地效果,頗受客戶好評。
快餐行業硬件成本、人力成本高企(房租、人力成本非常高),對出餐速度要求較高。針對這些痛點,今年10月,博多出品的鴨屎香檸檬茶便從品類與毛利的角度出發,推出“茶+果”的濃縮調配茶,只需與水按比例沖配即可,易操作,成本低,在實現10秒出杯的同時,既符合了手打檸檬茶的流行趨勢,又解決了快餐行業的性價比。
同樣是立足渠道的品類創新出發,今年秋天開始,以柿子為原料的品類在烘焙、茶飲賽道迎來了爆發。結合茶飲在烘焙賽道的流通特性,在品類爆發前兩年,博多便做出了預判,提前著手產品研發,在頭部茶飲品牌相關飲品發布前,已完成原料、產品備貨。不僅如此,根據產品的應用渠道差異,針對茶飲和烘焙渠道在糖度和原漿濃度上的不同要求,博多推出了兩個渠道的不同版本,以更好地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品類創新不僅要立足渠道特性,更要聚焦到消費者。
燒烤場景是夏季最重要的消費場景,但茶飲較難介入其中,圍繞消費痛點,博多推出“原料+應用”一體化解決方案,例如針對某連鎖聚餐場景,且食材本身較為油膩的特點,給出了操作便捷、便于多人食用的甜品山楂冰粉,及容易出杯、清油解膩的檸檬益生菌原料解決方案。
除了在餐飲細分渠道中基于特殊場景痛點的產品設計,回歸到茶飲賽道本身,博多同樣以創新引領,持續發力。
著眼于茶飲供應鏈上游,針對不同的工業渠道需求,博多結合自身技術優勢,相繼推出多種個性化工業渠道產品。例如針對大健康渠道頭部客戶,博多采用乳化包埋、噴霧干燥技術,推出分散性好、風味佳、穩定性強的MCT粉,用于防彈咖啡、代餐、能量棒、生酮飲食等產品的生產。
立足于茶飲店本身圍繞品類開發的局限性,博多同樣也在持續為門店求解。博多推出的新米坊系列,將中式傳統美食飲品化,相繼推出的酒釀蜜桃、酒釀葡萄引爆了茶飲+酒的概念。
針對奶茶店與咖啡店之間的品類壁壘,博多推出了“+咖啡”和“咖啡+”的解決方案:一方面,為奶茶店提供操作便捷、運輸便利、口感醇厚的利樂裝咖啡液,幫助其快速出餐;另一方面,考慮到咖啡店的茶飲需求,結合不同時令的熱點,在咖啡渠道推出了茶濃縮液,來幫助快速出品咖啡店的茶飲。
立足產品,從客戶需求出發,幫助博多在高速迭代的餐飲、茶飲賽道中時刻保持著年輕的生命力與成長韌性。
吳曉波的《預見2020》跨年演講中,曾這樣形容博多:“博多把自己做成了一個奶茶的中央廚房,你想開一個20平方米的奶茶店,博多就幫你做一個店鋪的個性化設計,然后把ERP管理系統輸出給你,把奶精等原料配方輸出給你,你就可以直接開店了。”
整店輸出模式,是博多的另一大亮點。博多家園下的博多實訓板塊,已在全球建立160余家實訓基地,致力于在提供品牌加盟的同時,圍繞日常經營問題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近幾年,餐飲、茶飲賽道連鎖經營步伐加快,但博多冷靜地意識到,對于萬億規模市場來說,連鎖化改造并非一日之功。在此期間,更多中小連鎖經營客戶的需求尚待滿足,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相較于大連鎖經營的大批量、工業化,中小連鎖的長尾需求更加零散、多變,難以聚沙成塔,這對供應鏈企業的柔性化生產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博多自然懂得整店輸出背后的難度,但即便如此,卻依舊選擇堅持下去。從選址、物料、產品、設備等各個環節入手,從店員著裝、話術等細節出發進行培訓,于細微處見真章,為中、小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在馬明強看來,整店輸出模式的搭建,“既成了博多在品牌連鎖之外的另一條增長曲線,也倒逼著博多全供應鏈圍繞柔性生產的再度升級”。

不管是場景化產品的研發設計,還是整店輸出對于終端的全方位賦能,最終實現的前提,便是多年來,博多圍繞供應鏈進行的柔性化建設。
生產線的多元化改造是快速響應前端市場需求的前提,20多年來,博多斥巨資投入生產線的建設,用于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生產線包括:噴霧干燥生產線、固體飲料生產線、淀粉制品生產線、UHT果汁生產線、爆爆蛋生產線、自立袋生產線、茶葉生產線等20多條,涵蓋了從產品原料加工、罐裝、包裝等多個鏈路,幫助博多實現了對于前端需求的快速反饋。
圍繞供應鏈高效管理,博多引入數字化工具。
產品流通上,通過一物一碼實現了商品流轉的全過程追溯,既保證了終端對于產品品質的需求,也通過全鏈路監管避免了竄貨風險,保障了客戶利益。
客戶日常經營維護方面,引入微信訂貨系統、數據分析報表系統、網絡商學院等13個數字化系統工具,以此為客戶的日常運營保駕護航。
產品是供應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優質產品的背后,離不開研發團隊的強力支持。除了圍繞技術、工具的全面升級,在研發能力方面,博多同樣做到了行業領先。研發側,博多擁有百人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國內外頂尖學府。源源不斷的智慧輸出,為博多供應鏈的整體運轉,提供了強大的生命力。
這幾年,市場上一直有一個論調“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很顯然,重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更適應這個時代。雖然不確定的未來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變數,但與時間為伴,做價值的朋友,與趨勢為友,做浪頭的弄潮兒,終將獲得時代的饋贈。這似乎也印證了博多今年11月舉辦的全球合作伙伴商務峰會的主題“積勢求變,聚力共贏”。
謝嵇懷說,博多人有一個夢想,哪里有咖啡,哪里就有茶飲,最終將博多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這或許也是每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中國飲品企業共同的夢想,每一個夢想都應當被正視—道阻且長,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