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璀杰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老師要利用讀后續寫將閱讀與寫作有效融合起來,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對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培養目的。本文以圖式理論為基礎,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展開探究,以期提升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圖式理論
讀后續寫是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考查,和傳統的英語寫作相比,讀后續寫中包含閱讀、寫作、整合、分析及創造,通過文本材料的閱讀,考查學生對信息的提取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及文章的解構能力,因此,讀后續寫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老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將圖式理論應用于讀后續寫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塑造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模式,提高其英語綜合素養。
一、圖式理論
圖式理論是由巴特利特(Bartlett)所提出的一種心理結構理論。在概率論中,圖式是之前發生過的事件或者已有經驗的功能性編組,能夠在相應的交際應答中發揮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圖式理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它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中,例如心理學、人類學、智能范疇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也讓其理論更為充實,產生了不同的圖式理論。然而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其圖式包含三種,分別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及形式圖式。語言圖式是作者對文章中所包含的詞匯、語法及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內容圖式是指作者對文章中內容的掌握程度;形式圖式是作者對文章結構的掌握程度,其中,語言圖式是內容圖式以及形式圖式的基礎。從理論層面出發,基于圖式理論的英語寫作,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外部信息、進入大腦、激活圖式、結構圖式、建構圖式、重構圖式、書面文字。在讀后續寫里,解構表現為學生對文章的分析及建構,最后借用文字來重新進行建構,因此,考查的是學生對形式圖式、內容圖式及語言圖式的綜合運用水平。由此可見,在高中英語寫作過程中,不同圖式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關系到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文章結構的把握及語法知識的
應用。
二、基于圖式理論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實踐探索——以“face to face with polar bear”為例
“face to face with polar bear”這篇文章選自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出版的“face to face with the polar bears”。這篇文章總共包括7個段落,講述的是作者在加拿大拍攝北極熊的故事。當作者正在準備晚餐時,晚餐的香味吸引了一頭北極熊到達營地,為了保護自己,作者和妻子想盡各種方法想要趕走北極熊,但是饑餓的北極熊依然想要突破圍欄,為此,作者向當地的營地求救,卻被告知直升機無法立刻到達,只能暫時先用自救方案來完成自救。自救方案告知旅行者,如果遇到北極熊,要用胡椒粉擊退北極熊,但是作者采用這一方式之后,不但沒有擊退北極熊,反而激怒了北極熊,由此,引發了一場更為激烈的對峙。在這篇文章中,圖式的特征非常明顯,因此,基于圖式理論,能夠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快速抓取到文章中的關鍵材料,厘清文章的結構,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把握文章的主旨,促使學生完成知識的遷移,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提升其學習品質。
(一)從主題出發激活圖式
老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有關文章的內容,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與北極熊面對面所帶來的緊迫感。隨后老師可以詢問學生:“What is polar bear doing? Why do polar bears attack humans? If it were you,what would you do?”用多媒體創設出生動的教學情境,自然而然地帶領學生走入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互動,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形式內容以及語言圖式。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討論,以激活學生的語篇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好準備。
(二)理解語篇結構圖式
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初步了解,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明確每一段的大致內容,判斷這篇文章的題材以及主題,從而完成對形式圖式的初步解讀。學生借由自主閱讀,能夠了解到這篇文章為記敘文,屬于自我保護的范疇之內。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依照character,plot development,behavior,emotion四大類,來對文章中的詞語進行畫線。比如,elli屬于character類詞語,picture,cameras,bread等屬于plot development類的詞語, photograph ,ran為behavior類詞語,safe屬于emotion類詞語。詞語的劃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結構以及脈絡,明確每一個自然段的主旨,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生借由閱讀,能夠了解到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人與熊之間的對抗。隨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精讀文章,從六要素出發,厘清故事的脈絡,了解其中的情節發展。從六要素出發,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分析其中的內容圖式,能夠將這篇文章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bears smell bread,break into fences, attack bears,provoke bears,defeat bears。接下來,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圍繞故事中的明線和暗線來進行閱讀,負責明線的學生要梳理整個故事的脈絡,對其情節的發展進行整理;負責暗線的學生則要整理文章中人和熊的神態描寫,厘清其中的情感線。最后對其情節以及情感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整理,借用明暗兩條線的分析,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去厘清其中的結構,了解文章中的內容,解構其中的形式圖式。并且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提高其學習的質量和效率。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對文章中人和熊在動作神態上的描寫進行整理,比如當熊憤怒時所用到的詞語是pulled and bit the wire等,作者感到非常害怕時所用到的詞語是shotgun shells等,借用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掌握其中的語言特點,利用對語言圖式的解構,為學生接下來的寫作練習做好準備。
(三)推測情節建構圖式
老師可以從逆推情節出發,讓學生根據第二段中的內容來推測第一段中的情節,從而引導學生構建出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比如,閱讀第二段中的內容,能夠了解到目前作者的情況非常危急,半個小時之后援助的直升機到達了他們的所在地。因此,從這一內容中可以了解到,第一段所描寫的應該是在直升機到達之前的這一段時間,作者與熊斗智斗勇的故事。老師可以讓學生從第一段中去思考以下幾個問題:What are polar bears doing? Why did the polar bear come back later? What will polar bears do when they see a helicopter?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is story?通過推測,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語篇中的形式圖式,并且依據自身的閱讀來解答相應的問題,從而確保學生續寫方向的明確性,保證其所寫的內容能夠緊密結合文章的內容,以集中體現出形式圖式和內容圖式。基于之前明暗兩條線的整理,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基于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去探尋兩段情節的走向。老師可以利用問題為學生搭建思考的支架,比如,How do we feel when we are with polar bears? How do we feel when the polar bear is gone? How will polar bears react when they see a helicopter?學生通過思考上述問題,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人和熊之間的情感變化,從而將自身代入其中,激活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靈活地使用相應的情感詞匯來完成人物描寫,以體現語言圖式。
(四)潤色語言重構圖式
讀后續寫相較于傳統的寫作來說,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框架,讓學生在模仿的前提下進行自主創新,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模仿的載體,同時也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依據自身的想象能力,在合理的范圍內對情節進行拓展。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從已有的建構圖式出發,在模仿中進行創新,比如,當描寫作者害怕的狀態時,可以模仿文章中的形容詞;當寫到直升機來臨后作者的感激之情時,其語氣可以使用升級句式;最后可以利用文章中的諺語 easier said than done來升華文章的主題。基于這一方式,既可為學生的寫作奠定相應的基礎,降低其寫作難度,讓學生通過對句子的模仿來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優化其語言表達方式,又可確保學生所寫的內容與原文之間有一定的銜接性,并且可讓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會更加貼近原文,淡化其突兀感。此外,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也體現出了其語言圖式的重構,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寫的內容進行檢查,查看是否偏題。為了更好地呈現學生的寫作成果,老師可以利用小組評價、同桌評價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在文章中出現的問題,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學生通過交流,能夠學習他人文章中的優點,并且將其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中,以提升自身的文章質量。學生通過自我檢查以及小組檢查,能夠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并且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也能學習到更多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內容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進行分析,從而幫助他們生成新的語言
圖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圖式理論所開展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老師首先要從教學的主題切入,完成課堂導入,并且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激活圖式;其次借由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篇中的內容,完成結構圖式;再次利用逆推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情節的發展,完成圖式建構;最后利用模仿和評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章質量,以實現重構圖式。學生借由建構與解構產生新的圖式,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身的續寫能力,達到良好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暾.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實踐[J].甘肅教育研究,2022(2):64-66.
[2]叢鐸.淺談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J].海外英語,2022(4):73-74,83.
[3]曹翠紅.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22(5):76-77.
[4]袁思平.大數據背景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31.
[5]侯嘉慧.基于讀后續寫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國際公關,2020(11):67-68.
(基金項目: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基于‘ 圖式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tjkzd2021-036)的階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