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 王云鵬 苑津燕 李艷明 呂龍
(衡水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雙碳是中國提出的2個階段碳減排奮斗目標(簡稱“雙碳”戰略目標),指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全員行動起來,其中園林綠化是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園林綠化對于城市區域內的大氣碳循環和氧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園林設計是園林綠化項目的總綱,對園林綠化項目的質量起決定作用。園林綠化要在雙碳的背景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園林設計必須傾向于有利于雙碳目標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段。
關于低碳園林的概念,目前行業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牛翊認為,低碳園林即高效利用資源,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園林。黎玉才提出低碳園林主要從資源能源和環境保護2方面入手,通過合理的設計和技術措施,節約各項能源資源,并盡量實現循環利用,減少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延長園林的“生命周期”。李蕓認為,低碳園林就是在滿足城市園林綠地功能的前提下,在城市園林綠地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通過合理規劃設計,使城市園林綠地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在選擇材料、施工建造和日常維護時,應盡量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排放量。唐志軍提出低碳園林是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增強園林中的碳匯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生存環境質量。綜上,所謂低碳園林就是指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功能的現代園林,低碳園林的設計更加接近自然,而且投入成本較低,是一種使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環境友好型園林。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園林綠化是城鎮建設重要內容之一。園林綠化對于改善城鎮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園林綠化的效果反觀園林設計,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國家雙碳的目標是相悖的。對當前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園林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園林設計、園林工程、植物種植必須按照這些規律按部就班的實施,任何違反這種客觀規律的行為必然遭遇失敗,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目前在園林設計評價和決策過程中,行政管理者具有決定作用,設計者和評價者只能發揮附屬的作用,行政管理者的個人好惡對園林設計的走向往往產生重要影響,這是造成一系列問題的根源。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建筑設計領域,國外新思想新理念不斷輸入,當今的中國已成為國外設計師表演的舞臺,設計師對新思想新理念缺少客觀理性的精神,盲目借鑒,甚至照抄照搬,沒有根據國情進行批判的繼承。在這一點上,決策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導致國內產生了不少奇形怪狀的建筑。設計師只是學習了形式,忽略了形式背后的內容,造成設計領域形式主義嚴重。
園林屬于廣義的建筑,園林設計普遍看重園林的美化功能,強調視覺感受,而與生態效益相關的植物配置,鋪裝建筑材料往往被忽視。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五花八門的設計形式、東拉西扯的文化理念層出不窮,關鍵是這種設計方案常常得以實施,這種設計方案往往伴隨著高投入、高能耗。投入巨大的社會財富,得到僅僅是怪異的形式和飄渺的文化理念,是否值得,引人深思。
園林設計強調短期的視覺效果,忽視了植物固有的生長規律,造成損失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是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的。
目前園林綠化樹種的選擇存在幾種傾向,大樹移植、過度密植和追求稀有品種等,大樹移植成本高,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形成效果。更有甚者,移植的是“古樹名木”,給當地生態和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過度密植,短期效果好,但隨著植物生長會造成苗木死亡或者采用二次移栽的辦法解決,造成養護成本的提高;植物樹種傾向于選擇稀有新奇品種,適當選擇無可厚非,但盲目追求稀有新奇品種,造成苗木成本較高,植物成活率較低。以上幾種傾向都忽視了園林景觀的長期效益,導致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園林設計受到歐洲建筑思潮的影響,采用一些毫無規律可言的曲線構圖,其中的建筑、鋪裝多為異型的形式,這種設計手法追求的是與眾不同,嘩眾取寵,必然造成建造成本高,后期養護費用高,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這種盲目的求新求變與實用、經濟、美觀的普遍設計規律相矛盾。
園林設計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基本指導思想,同時吸納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新理念,如生態理念、低碳理念等。實用是指園林要滿足人們的功能需求,從人的需求出發;所謂的人性化主要指的是功能性;經濟是指園林項目的成本控制;美觀是指園林給人的視覺感受。在雙碳的大背景下,園林設計要強調低碳理念,從園林整個生命周期出發,爭取園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遠期與近期的統一,景觀效果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根據我國國情,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明確設計者、評價者、管理者的權利和責任,確保科學合理設計方案得以落實。設計者負責設計,行業專家作出客觀評價,由專家、管理者、使用者共同作出決策。同時,要制定科學可行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包括實用、經濟、美觀、低碳、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評價標準可以采用層次分析法(AHP),首先確定評價因子,園林功能性、生態性、經濟性是核心評價因子,其他因子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減。根據評價因子的重要性,確定權重,疊加后獲得綜合評價值,作為園林設計方案的評價標準。需要強調的是核心評價因子,任何一個不達標的方案,直接認定為不合格。這個標準是可執行的,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最大程度保證園林設計方案的科學性。
園林植物的固碳作用是園林對于雙碳目標影響最大的因素。我國對不同類型的園林綠地的綠地率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即使是相同的綠地率,由于植物種類的不同,固碳作用差異顯著。固碳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喬冠草組團、喬木、地被。不同的品種也存在差異,目前缺少相關數據。
園林植物的選擇,考慮植物生態效益,優先選擇植物成活率高,后期養護成本低,固碳作用強的樹種,因此植物的配置要以鄉土樹種為主;考慮植物的景觀效果,為了突出景觀層次,可以用一些特色樹種,但一定要控制數量,起到點綴作用;植物的種植形式以組團式最佳,形成小的生態系統,生態效益最好,輔以其他的種植形式,鄉土樹種作為骨干,多采用片植和群植的形式,點綴特色植物,多采用孤植、對植和列植的形式,塑造多樣的植物景觀;植物配置要考慮到短期效果和長期效益的平衡,植物是不斷生長變化的,設計者應該預見到5a、10a甚至更長時間的植物景觀效果,這就要求設計者對植物的習性非常了解,根據植物的習性合理搭配,做到短期效果與長期效應相得益彰。
園林鋪裝是園林設計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鋪裝形式和鋪裝材料。在雙碳的背景下,鋪裝形式和材料的選擇要相適應。規則的場地對鋪裝材料沒有要求;不規則的異形場地,鋪裝盡量選擇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和塑膠等可塑性的材料。在鋪裝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采用可再生材料,少用天然石材等不可再生的材料,當前,生態鋪裝值得借鑒推廣。
生態鋪裝秉承“環保、低碳、安全”的原則,致力于提升園林景觀工程建設中鋪裝的滲水性、抗滑性和可循環利用,實現園林景觀工程建設和城市環境的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生態鋪裝有以下幾類可供選用。
砂石類鋪裝材料多為石子和砂的混合體,砂石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夠極大提升城市生態水循環效率,是園林景觀工程生態鋪裝的良好選擇。根據砂土顆粒的配比不同,以及顆粒大小不同,又可以將砂土類分為粗砂(石子)和細砂2種。其中,石子多用于園林景觀中次路或支路,細砂則多用在園林景觀中的兒童游樂場等特殊景觀中。
木制類鋪裝材料應用于園林景觀工程生態鋪裝中,不僅有良好的原生態效果,還具有較強的藝術性。木制類材料包括木屑、樹皮、木板等材料,質地松軟,透氣性和抗滑性好,也方便就地取材,值得注意的是,木制類材料的鋪設需要進行防腐處理,以防止木材受到腐蝕而變形。
透水磚類鋪裝,透水磚是以建筑廢棄材料用特殊工藝制成的優良鋪裝材料,具有透水性、強度高、色彩艷麗、規格多樣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園林道路、廣場等區域。需要強調的是,采用透水磚鋪裝地面的墊層和結合層都需要采用透水材料。
園林建筑在園林中起到點景和觀景的作用。園林建筑的數量和體量要適當,避免數量過多和體量過大。園林建筑的形式要與園林整體形式相統一,少用或不用異型建筑。建筑材料盡量采用綠色建材,并且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造。
園林建筑的設計要從能源消耗、材料選擇和對環境的影響幾方面綜合考量。在能源消耗層面,通過建筑布局、構造手段減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太陽能等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建筑材料的選擇中,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做到資源可循環利用。
水景設計是園林設計的重要內容。水景設計要結合雨水收集和海綿城市的理論,強調水景的生態性和可持續性。
園林的整個場地可以分為硬質和軟質2部分,硬質場地指的是各類鋪裝場地和建筑屋面,軟質場地指的是各類植物種植場地,目前我國大多數園林硬質場地的雨水通過雨水管網排除,軟質場地的雨水首先滲入到地下,多余的部分排入雨水管網,大部分雨水白白流失。德國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利用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在雨水的收集和循環利用方面德國的經驗值得借鑒,其城市綠化通過廣泛收集利用雨水,能解決大部分景觀用水,有的甚至實現了對城市潔凈水資源的零消耗。因此,我國園林水景設計,要把雨水的收集利用與景觀水景塑造結合起來,利用地形高差,通過地下雨水管網和地面溝渠在低洼處收集雨水,地面溝渠用藝術手段處理形成溪流跌水景觀,低洼處的雨水形成小型湖泊或坑塘濕地景觀。收集的雨水除了補給地下水源外,可以作為景觀用水,也可以作為植物的養護用水,最大限度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海綿城市的理論在園林中具體運用強調整個園林對雨水吸收和容納的功能,緩解城市雨季內澇和旱季缺水的矛盾,在園林中具體表現為通過塑造地形,利用高差,創造一定數量的海綿體,海綿體在雨季容納收集的雨水,海綿體一般為溝渠和坑塘,這里的溝渠和坑塘都是自然式的,雨水可以自由滲入地下,避免采用水泥硬化的溝渠坑塘。因此,園林水景的形式多種多樣,在雙碳的背景下,多采用自然中的河、溪、池、湖的形式,少用噴泉、旱噴、跌水等形式,前者不需要人為干預,就可以穩定持續的存在,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而后者需要動力維持,消耗大量的能源,維護成本高。
亮化設計是園林設計的重要內容,不同類型的園林亮化標準不同。如,城市公園亮化標準高,郊野公園亮化標準低。因此,根據園林綠地的基本情況,布置照明,避免過度亮化現象。亮化燈具盡量采用光效率高的LED光源,電能盡量采用太陽能,目前太陽能照明技術已經很成熟。新建的園林綠地優先選擇太陽能照明,原有園林綠地,逐步改造成太陽能照明。
園林設計要遵循實用、經濟、美觀基本原則,同時引入低碳理念,指導園林設計,從園林設計指導思想、植物種植設計、鋪裝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園林水景設計和園林亮化設計等方面提出具體應對策略,為國家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預定目標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