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寧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經濟作物站,廣西 玉林 537000)
通常來講,冬瓜的生長周期是150天至210天,開花結果的時間大約是50到75天。冬瓜這種植物喜歡換溫熱,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在20至30攝氏度,冬瓜在抽蔓期和結果時期的適宜溫度是26攝氏度左右。冬瓜喜歡水分充足的生長環境,不喜歡干旱的環境,在生長的時候需要澆灌較多的水,才能夠保證冬瓜正常的生長。同時還應該給冬瓜補充氮肥、鉀肥、磷肥這些營養元素,在對冬瓜進行施加的基肥,應該以相對優質的有機肥為主,大多數情況下每畝地施加優質圈肥大約5000千克左右就可以,需要結合種植土地的實際情況來施加,如果土壤肥力較好則可以少施加一些,如果土壤肥力較弱則可以多施加一些,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證冬瓜有足夠的營養茁壯成長。
要想培育出產量較高的冬瓜苗,就需要選擇品種比較好的冬瓜品種進行接穗,只有選擇產量高、抗病能力強、市場需求量大的冬瓜品種,才能夠擴大冬瓜種植戶的經濟收益。例如,黑皮瓜、大青皮以及巨豐一號這些冬瓜品種,都是比較好的品種,種植這些品種比較還的冬瓜,在冬瓜成熟后,能夠及時順利地將冬瓜進行出售,避免了冬瓜成熟后不能夠順利地出售,導致冬瓜熟透的現象發生。
在大棚里進行冬瓜嫁接的時候,不能讓大棚內部的溫度過低,應該將大棚里的溫度提高到適宜的溫度,避免冬瓜苗因為溫度過低而降低成活率。在進行冬瓜嫁接時,嫁接所需的苗床應該寬1.5米,長為5米左右,深為15厘米。還應該準備較好的營養土,每立方米的機制中混入1千克的復合肥,將營養土裝進營養缽之中,只有科學合理地將冬瓜生長所需的營養肥料進行配比,才能夠使得冬瓜幼苗茁壯成長。
在接穗還時種子的時候,應該想用溫水將種子浸泡10到14個小時。催芽3到4天,催芽的溫度保持在23攝氏度。砧木種子用溫水浸泡的時間更短一些,通常情況下浸泡8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在催芽上2天,催芽的溫度應該控制在25攝氏度下進行。
在進行播種之前,應該對大棚內部的苗場用水澆灌濕,然后再將接穗播進事先準備的穴盤里,砧木直接播進營養缽之中就可以,再用手指將種子向培養土中按1厘米深,將發出來的芽向下放平,然后在表面再覆蓋一層營養土,并用鏟進行輕輕的按壓。
接穗在生長的初始階段,吸收營養的能力較弱,吸收的營養比較少,可以對其施加一點速效肥。砧木在出土值之前,對大棚內部的溫度要求不高,白天控制在25到28攝氏度即可,夜晚溫度控制在15到18攝氏度即可,但是在出苗之后要對大棚內部的溫度進行降低,白天控制在22到25攝氏度,夜晚應該控制在15度左右。砧木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在進行種植管理的時候要加以注意,避免砧木生長過快成為高腳苗。接穗的生長溫度與砧木生長溫度相比較要高出3到5攝氏度。在幼苗生長7天后,就可以對其進行輕微地施肥,如果幼苗的基肥較弱,緩苗期間可以施加一次壯苗肥,幫助幼苗茁壯成長。
在進行嫁接之前,應該準備好嫁接所需的工具,嫁接所需的工具有小刀片、干凈盤子、小夾子、噴壺、消毒藥以及遮陽網。嫁接采用的方法是貼接法,需要在避光的條件下進行嫁接。嫁接的具體方法是,用刀片將砧木的一片葉子向斜下進行切割,切割的面要保持平滑,切面大概1厘米長就可以,將接穗葉子下1厘米左右的位置向下斜切,切割的方向是自上而下,切面應該與砧木的切面項目吻合。將已經切割好的接穗與砧木相互結合在一起,并用嫁接專用的小夾子進行固定,并將接好的幼苗及時地放入大棚之內,并用百菌清對幼苗進行噴灑,可以有效地預防幼苗的病害。
在完成嫁接之后,3小時內的大棚濕度應該保持在95%以上,在幼苗的葉面上噴灑營養水,并在之后的每一天都進行一次溫水的噴灑,在噴灑溫水的時候應該在里面加入百菌清進行殺菌,在第四天之后可以降低大棚內部的濕度,并將大棚內部的濕度控制在90%左右。
當接穗的葉心開始生長的時候,就可以將大棚頂部的遮陽網撤掉,開始進行入相對正常的管理階段,在嫁接完成后的第10天,就可以將嫁接時的夾子去掉。白天大棚內的溫度控制在25到30攝氏度,夜晚大棚內部的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就可以,在嫁接成活后的第20天,嫁接的幼苗有3到4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定植了。
在進行冬瓜的種植過程中,對于冬瓜的種植密度應該有嚴格的要求,種植的過密或者種植過疏都會影響冬瓜的產量。在進行冬瓜種植時,應該保證每株冬瓜苗之間的距離在一米左右,畦換應該控制在4米左右,平均每畝地種植的冬瓜不應該超過4000株。
在進行定植的20天之后,就開始覆蓋大棚上方的塑料薄膜,然后將大棚進行為期10天的封閉,并用殺菌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在定植的前期階段,應該保證大棚內部的溫度適宜幼苗生長,及時地將藤蔓進行整植。定植的第5天,幼苗便開始生長,在第10天幼苗就開始進行藤蔓的甩蔓。
大多數情況下,一株冬瓜苗留2到3個冬瓜,同時為了有效地保證每一個冬瓜的質量,每一株冬瓜苗的根瓜絲都不能留下來。第一個冬瓜應該留在12到15節之間,同時為了有效地提高冬瓜的作瓜率以及使冬瓜能夠及時快速地鵬膨大,可以用坐瓜靈蘸瓜進行處理。為了避免冬瓜藤蔓長得過分旺盛而冬瓜不能正常生長,在進行坐果的時期,不應該澆水施肥,同時大棚內的溫度應該控制在30攝氏度以下。
在定植之后,為了有效地保證冬瓜的成活率,應該保證冬瓜植株的周圍土壤相對濕潤。一般情況下應該在2到3天左右進行一次澆水,在后期階段應該控制好澆水的次數,并及時地進行土壤的疏松,保證幼苗可以輕松的扎根進土壤即可。在幼苗的周圍,如果發現有小草應該及時地進行清除,同時幼苗的下部有分支的話應該將分支去掉,這樣能夠保證幼苗的主干可以吸收到較多的營養物質,只有幼苗的主干吸收到足夠多的營養物質,才能夠使得冬瓜的植株正常的生長,保證冬瓜在坐果期間的坐果率。
冬瓜植株在開始伸出藤蔓的時候就應該開始進行整理冬瓜枝蔓,除去主枝蔓之外,一株冬瓜苗最多留兩條枝蔓就可以了。壓蔓的時候需要等到冬瓜蔓長到50厘米左右就可以進行了,通常情況下壓蔓的次數4次就可以了。在刮風的時候,壓蔓可以有效地保證冬瓜藤蔓不會被風吹折。
在溫度較低或者雨水較多的天氣,土壤的肥力比較薄弱,又或者沒有及時進行足夠的授粉這些外界因素都會使冬瓜發生花落和果落的情況,通常情況下采取的措施是在冬瓜植株開花的那一天,在冬瓜植株的柱頭上放上一些雄花的劃分,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將冬瓜的生果率提升。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冬瓜的生果率,那就是將生長素涂抹在冬瓜的瓜柄處。另外。如果冬瓜的品種是爬地品種,那么在冬瓜坐果以后需要將幼果用麥稈或者稻草墊起來,從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地下的害蟲危害冬瓜的果實。
冬瓜在開花坐果的時期,不用對其進行施肥,同時還應該控制好澆水的次數,以免藤蔓過分生長而影響冬瓜的坐果率。冬瓜的植株在開花之后,應該在每天上午的時候人工對其進行授粉。在這個階段,應該時刻觀察土壤的濕度,如果土壤的濕度不夠,應該對其進行適當的澆水。
在冬瓜完成坐果之后,冬瓜幼果的生長速度是非常迅速的,這個階段冬瓜幼果會快速的變大變重,冬瓜植株莖葉的生長速度會放緩,在這個階段需要大量地給冬瓜進行澆水施肥。這個時間段,冬瓜對氮肥以及鉀肥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可以施加一定量的糞肥,還有氮肥和鉀肥等,施加肥料的次數大概控制在2次就可以。在完成一次室肥厚,應該立即進行一次澆水,澆水必須將土壤澆透,這樣可以保證植株對營養肥料的吸收,保證植株以及冬瓜果實的正常茁壯生長。在這個過程中,冬瓜植株還會生長出新的花蕾,一株冬瓜植株可以保留1到2個花蕾作為背果,然后將新長出來的枝條以及花果全部進行清除。在冬瓜植株長到2米左右的時候應該將瓜秧的頂芽去掉,這樣可以讓瓜秧停止生長,使植株根部吸收到的營養物質全部供給冬瓜果實,在8到10天左右進行一次施肥澆水,保證土壤處于比較濕潤的狀態。
在冬瓜的生長結果階段,追肥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追肥的技術也是冬瓜種植過程中最難以掌握的一項技術,追肥的次數多少以及每次追肥的量都會影響冬瓜的生長。在冬瓜從幼苗到結果的過程中,追肥必須保證開始少后邊多,開始淡后邊濃的準則。在冬瓜還處于幼苗階段應該進行1到2次追肥,在幼苗根部的兩邊進行追加。在冬瓜處于快速生長的階段,應該及時地進行復合肥的追加,這個階段至少應該至少進行3次追肥,同時三次追肥的每次追肥應該間隔1周。在冬瓜即將摘果的時期,至少保證15天之內不進行施肥。
在冬瓜花掉落之后的30到35天就可以進行采收,在進行冬瓜采收前,不應該對冬瓜再進行澆水和施肥,這樣可以增強冬瓜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冬瓜果實的含水量,降低冬瓜果實的含水量可以延長冬瓜的保存時間。在進行冬瓜采收的時候,一般都是用剪刀將冬瓜剪下來,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采摘者被冬瓜的藤蔓劃傷,在進行冬瓜拿放的時候應該輕拿輕放,避免冬瓜的磕碰可以延長冬瓜的存儲時間。冬瓜的采摘不能過晚,如果冬瓜在成熟后不能及時的進行采摘,就會使得冬瓜熟透,熟透的冬瓜肉質會變得軟,不利于冬瓜的運輸和保存,減少冬瓜種植者的經濟收益。
損害冬瓜的病蟲害主要由蚜蟲、椿象以及螨類害蟲等,大多數情況下的種植冬瓜的土壤,都會使用不是瓜類作物種植過的土壤進行種植,或者對進行冬瓜種植的土壤進行深翻處理。深翻過后的土壤可以將蟲害埋在土壤內部,有效地阻止害蟲的生長繁衍,或者在種植冬瓜的土壤中攪拌石灰。在種植冬瓜的大棚中,如果發現白粉虱,應該立即用世高1500倍液進行防治,或者用1000倍的百蟲敵噴霧進行防治。在進行冬瓜蚜蟲害防治的時候,使用20%的康福多或者七星室溶液進行全方位的噴灑。在冬瓜幼苗長成整株的過程中,應該每隔7天進行一次噴灑,直至冬瓜幼苗長成整株。等到冬瓜幼苗長成整株之后,就可以半個月進行一次噴灑,減少噴灑的間隔時間。大多數情況下,冬瓜的蟲害不容易被發現,這主要是因為蟲子的體積較小,不容易被肉眼所發現,只有在進行冬瓜種植管理的過程中,多對冬瓜的植株進行觀察,才能夠及時地發現蟲害,減少蟲害的危害程度。
冬瓜的病害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枯萎病、炭疽病等,枯萎病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應該立即選用瓜枯寧或者綠亨進行治療,對冬瓜的植株以及根部進行灌溉防治。當前的很多病害,都是通過降雨傳播的,所以在進行冬瓜種植管理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當天氣是陰天或者雨天的時候,應該要更加做好冬瓜的相關管理工作,因為陰天以及雨天的發病率是最高的,在這樣的天氣狀況下要減少澆水灌溉。當冬瓜感染上疫病的時候,需要用65%的代森鋅可濕粉劑溶液進行治療,并且要進行2到3次的噴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