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航
(云南省煙草公司保山市公司隆陽分公司,云南 保山 678000)
煙葉烘烤是指將從田間采收后的成熟鮮煙葉,放入特定的專用設備—烤房中,通過人為控制工藝條件所進行的一系列加工過程,目的就是排除鮮煙葉大量水分,使之干燥,并將不利于品質的成分分解或排除,鞏固和完善利于煙葉品質的性狀,協調煙葉內在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也稱煙葉初烤。
許多農作物的經濟效益主要受制于單產,作物在成熟采收后不需要進一步加工,或者只需要簡單的加工,產品即可出售或消費使用。煙葉作為農產品,其經濟效益必然受制于栽培環節采取的科技措施、農事操作,也與單產息息相關,但煙草又有自身特殊性,烤煙生產在采收后需要一個比較重要的烘烤環節,只有烘烤后的煙葉才具有商品價值,烤煙的經濟效益不僅僅取決于生物學的產量,更與采收后的烘烤質量息息相關,而烤煙的最大生物學產量與煙葉烘烤質量卻非正相關關系,這就需要栽培環節與烘烤環節有機銜接,烤煙生產出一個經濟產量,讓烘烤工藝將其品質固定、提升,最終生產出高質量的煙葉產品。而在實際生產中常常忽視了兩環節銜接的重要性。
烤煙生產的模式有這么幾種:一是煙農在烤煙生產技術員的指導下開展烤煙種植活動,采收后聘請專職烘烤技師進行烘烤;二是煙農在烤煙生產技術員指導下種植烤煙,采收后由煙農自行烘烤;三是種植大戶或種植合作社承包土地,找勞務工人種植烤煙,由采烤專業隊伍組織采烤。這就導致了烤煙栽培技術人員不直接參與煙葉烘烤,從而導致栽培環節與烘烤環節銜接不好,烘烤人員對烤煙栽培過程的具體農事操作不了解,不清楚栽培環節中煙葉的水肥、土壤、長勢等情況,從而出現栽培與烘烤環節銜接不好。
煙葉的易烤性與耐烤性受制于遺傳因子(品種特性)。有的品種好烤,有的不好烤,易烤性好的煙葉葉黃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高,易烤性差的葉綠素含量高。耐烤性好的煙葉,多酚氧化酶活性較低,耐烤性差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較高。
植煙土壤的壤質及肥力也是影響煙葉烘烤特性的重要因素。在壤質土種植的煙葉,一般具有較疏松的組織結構和適宜的葉片厚度,干物質積累充分,含水量適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低,烘烤中易變黃、易脫水,也容易定色。在沙質土和瘠薄土壤種植的煙葉,往往煙株營養不良、發育不全、不能正常落黃成熟,葉片小而薄,結構松弛,烘烤時易變黃、易脫水,但耐烤性差。在土壤黏重地種植的煙葉,常常旺盛生長時期滯后,造成晚發遲長,成熟落黃特征不明顯,含氮化合物過度積累,碳水化合物積累不足,多酚氧化酶活性較高,烘烤時難變黃、難脫水、易變褐,易烤性和耐烤性都不好。
在煙田施肥量過多或打頂過早、留葉過少的條件下,會造成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深綠,主脈粗,烘烤時變黃慢且變黃不均勻,脫水較慢,難于定色,烤后顏色深暗,質量差。在煙田施肥量不足,煙株營養不良時,烘烤時煙葉易產生掛灰現象。
植煙區域的氣候狀況很大程度上影響煙葉營養水平、生長發育、化學組成和水分含量,對煙葉烘烤特性產生較大影響。大致有以下四種情形:
多雨寡照。即烤煙生長季節長期多雨,低溫少日照,導致煙葉開片好,葉片薄,含水量較大,內含物質不充分,下部葉烘烤時變黃快,變黑也快,上部葉烘烤時變黃較慢,定色較難,既易烤青,也易掛灰。
干旱??緹熒L前期干旱會導致吸收氮素不足,下部葉營養不良,后期嚴重干旱,則上部煙葉不僅表皮過厚,結構過緊,含水過少,而且內在化學成分往往嚴重失調,烘烤時變黃慢,脫水難,易烤青,易烤褐。
前期多雨,后期干旱??緹熒L前期多雨,煙株地上部分生長與地下根系生長不易協調,還易導致煙株營養不良,烘烤時不易定色。如果再遇后期干旱,則上部葉外表粗糙,內在成分不協調,不僅成熟度不好掌握,烘烤時既難變黃,又難定色,易烤青烤褐。
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緹熒L前期干旱會導致吸收氮素不足,下部葉營養不良,采收季節連續陰雨,低溫少光,煙株貪青晚熟,易產生“后發煙”,使得成熟度和調制時變黃程度難以準確判斷,在烘烤時,易表現為變黃困難而烤青,也會因脫水困難,難以定色而烤黑。
不同的烤煙品種具有不同的烘烤特性,烘烤特性大致分為變黃困難、定色困難、變黃與定色難度適中、變黃與定色難于協調幾類,變黃困難以紅花大金元和翠碧一號為代表,定色困難則以K326和KRK26為代表,變黃與定色難度適中則以云煙87和云煙116為代表。所以,種植品種的選擇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如果不能選擇種植品種,那就必須考慮氣候、土肥、栽培管理等因素,在栽培管理與烘烤操作兩方面同時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提高煙葉質量,降低烘烤損失。
烤煙作為農作物,屬于露天工廠生產,其產質量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故在烤煙生產中必須科學規劃種植區域及地塊。在種植規劃中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烤煙生長時期的氣溫、積溫是不是能達到要求;二是種植區域的土壤質地是不是能滿足烤煙生長需要;三是種植區域在烤煙生長期是不是有頻繁自然災害發生,特別是冰雹與霜凍災害;四是當地農業生產傳統習慣。
土壤是農業生產系統的基礎,是煙株生長的重要介質,在種植烤煙之前,需對植煙土壤進行取樣檢測,如果植煙土壤不能滿足烤煙生產最佳條件,則需對植煙土壤進行改良,改良的目的就是在減少化學肥料、化學農藥使用量的前提下,使植煙土壤能夠滿足烤煙生長的需要。
土壤改良方法有:一是增施有機肥料。施用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二是秸稈還田。秸稈還田的作用是能保持土壤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和改良土壤結構,為植物提供碳源,為土壤微生物提供養料。三是翻壓綠肥。綠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降低土壤容重與PH值,提高土壤養分含量。四是施用土壤改良劑。施用土壤改良劑可以促進土壤團粒形成,改良土壤結構,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護土壤耕層,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狀況,提高土壤肥力。五是施用熟石灰和白云石粉調節土壤PH值。施用熟石灰可以促進土壤中銨態氮轉化為硝態氮,可降低土壤中交換性鐵、鋁和有效錳的含量,使土壤中放線菌、好氣性纖維分解菌明顯增多,真菌減少,脲酶、蛋白酶活性增強,能促進煙株根系的生長,增強抗病性,提高煙葉產質量。
養分是烤煙生長的基礎與動力,是產量的保障,但烤煙并不是單產越高越好,必須滿足經濟產量,才能滿足質量的需求,所以肥料的選擇與施肥量是烤煙種植的又一個關鍵點,養分偏高,特別是氮肥施用量偏高,會造成烤煙單產高,而不易烘烤,增加烘烤損失,降低烤后煙葉質量,故在烤煙生產中必須依據植煙土壤的實際情況合理適量施用烤煙專用肥料。只有生產出營養均衡、長勢整齊、適時成熟的煙葉,才能滿足煙葉烘烤的要求,生產出高質量的煙葉。
因為受制于土壤條件,所以施肥方式也影響烤煙的生長,主要表現在影響烤煙的不同生長時期表現,最終影響煙葉的品質。黏重的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較好,特別是遇到烤煙生長前期雨水偏少,成熟期雨水偏多的年份,如果采用干施肥料的話,及易出現煙葉前期蹲塘不長,后期徒長,產生煙株生長“后發”現象,增加烘烤難度,降低煙葉質量,所以,在黏重土壤植煙區域適宜采用增加施肥次數及水施的方式施肥。反之,在沙質土壤植煙區域,由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限,則適宜采用干施與水施結合的方式施肥。
灌溉方式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素,灌溉不僅僅只是提供烤煙生長所必需的水分,不同的灌溉方式對烤煙生長土壤的水分、肥效、保育及水肥耦合有很大影響。常用的灌溉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穴灌。穴灌是將水運至煙田,順煙株根系每株灌水,然后用干細土封蓋以免水分散失。其優點是用水量少,地溫穩定,有利于煙株早期發根。缺點是費工費時,灌水量有限,局限性較大。二是溝灌。溝灌的優點是灌水量大。缺點是易造成部分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地溫,土壤理化性狀變劣,且灌水量不易控制,水分利用率較低。三是分根灌溉。分根灌溉也叫交替隔溝灌溉,這種灌溉方式可以適當提高灌水效率,還可以使不同區域的根系交替經受一定程度干旱鍛煉。四是管灌。管灌是用地面移動軟管(低壓輸水管道)代替輸水溝渠而直接灌溉煙田的灌溉方式。它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成本低,適應性強,但操作時易受煙株影響。五是噴灌。噴灌的優點是省工、節水、及時、定量,能減輕土壤板結和煙草病蟲害,防止煙葉日灼傷害。缺點是受風影響大,設備投資大。六是滴灌。滴灌的優點是可及時、定量滿足煙草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保持土壤結構,維持理化性狀,且易與施肥結合使用,促進水肥耦合和精準管理。缺點是初期成本較高。在烤煙種植過程中,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結合烤煙生長具體情況,采用合適的灌溉方式,達到讓煙株營養均衡、水分適中、長勢長相整齊一致的目的。
打頂是調控煙葉產量和品質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包括打頂時期和留葉數等因素,具體操作時應首先確定打頂時期和留葉數,再決定采用打頂的方式與操作方法,總之,打頂最終的目的是調控煙株高矮、大小和煙葉成熟長勢整齊一致,以利于相同部位的煙葉成熟度一致,便于采收烘烤,保證烘烤質量。
打頂的方式有扣心打頂、現蕾打頂、初花打頂和盛花打頂幾種。生產實踐中,可根據現蕾初期煙株的長勢和葉片變黃情況來判斷煙株營養狀況,結合品種特性和植煙區環境條件確定打頂時期和留葉數。對于營養不良、長勢矮小的煙株,應早打頂,少留葉,一般采用扣心打頂的方式,可留葉16-18片。如果現蕾期腳葉顯現黃色,說明煙株營養狀況較差,土壤供肥能力較弱,則宜采取現蕾打頂的方式,可留葉18-20片。如果煙株長勢良好,現蕾時腳葉主脈變白,則適宜采取初花打頂的方式,可留葉20-22片。如果現蕾期煙株長勢強,腳葉葉色翠綠,中上部煙葉葉色濃綠,則說明煙株營養過剩,則適宜采取盛花打頂的方式。
采收是煙葉從田間到烤房的一個環節,也是在田間操作的最后環節,采收時機與方式是關乎留養成熟度的關鍵。
煙葉采收原則一般有“三看”,即看煙葉采收、看天氣采收和看烤房采收。
看煙葉采收:一是看煙葉農藝形狀采收。二是看品種采收。三是看部位采收。下部葉一般情況下其成熟度約達到欠熟至尚熟檔次即算適熟,常需適時早收;而中部葉,則應在成熟度達到成熟檔次時,才能稱為適熟,應適時采收;上部葉一般情況下應等其葉面起皺,黃斑增多,主脈與支脈均變白發亮,呈現出典型的成熟特征,約達到成熟至完熟檔次時才算適熟,應當充分成熟采收。四是看營養發育水平采收。五是看煙葉所處土壤環境采收。生長在丘崗和粘重土壤上的煙葉應在一次采收后間隔較長時間再進行下一次采收;生長在平原和輕質土壤上的煙葉往往含水分較多,不可采收過早,也不可采收過遲。六是看煙葉成熟多少定量采收。采收應根據田間煙葉成熟數量,事先落實所需烤房,制定采收計劃,做到定量采收,防止烤房裝不下和裝不滿的情況發生。
看天氣采收:一是看天氣掌握煙葉成熟度。二是看天氣估測采收數量。三是看天氣確定采收時機。通常要在上午采收,旱天采露水煙,多雨季節宜在下午采收,以降低煙葉水分。
看烤房采收:一是看烤房烘烤能力確定采收數量。二是看烤房烘烤進程決定采收時機。
煙葉采收必須遵循嚴格科學方式方法,一是統一采收標準。采收之前,需要確定采收標準,對采收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統一采收人員的眼光,確保采收的煙葉達到采收標準并且成熟度均勻一致。二是要做到分類采收。做到專人負責、分類采收,使所采煙葉在田間采收時就清楚地劃分為若干類型,便于分類、編竿、配炕和裝炕。三是采收時應做到“不采生、不丟熟、不漏株、不隔行”,采下的煙葉“不沾土、不暴曬、不擠壓、不損傷”,確保所采鮮煙葉完好無損。
總之,采收環節與烤后煙葉質量密切相關,是一項很強的技術性工作,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做到適時適量采收,為烘烤操作打下良好基礎。
由于對栽培與烘烤環節有機銜接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導致烤煙生產過程中栽培與烘烤各自為政,使得煙葉烘烤質量受到制約,最終導致煙葉生產的經濟效益提升困難。另外,由于參與烤煙栽培環節的人員沒有完全投入到煙葉烘烤環節,導致栽培與烘烤脫節,導致煙葉烘烤質量提升困難。故在烤煙生產中必須樹立栽培與烘烤一體化的觀點,讓生產人員不僅參與栽培管理,還要積極投入到烘烤工作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煙葉生產人員不斷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和烘烤技術指導能力,在栽培環節各關鍵點采取科學、適用的操作對策,為煙葉烘烤創造良好的田間基礎,真正體現栽培與烘烤的完美結合,助力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