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鋒
(成都三友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730)
通常花卉的根系比較發達,在生長期間雖然地上部分已經干枯了,但是地下的根部還存活,只不過處于休眠狀態,當氣候環境合適的情況下就會重新萌芽,長出新的根系,然后開花、結果。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花壇設計以及花境設計備受關注,將各種花色以及葉色充分利用構成圖案,產生景觀效應,成為園林中的一大風景。園林中因為有了花卉而變得色彩斑斕,綠化景觀不再是單一化的綠色,而是變得多姿多彩。當前城市園林正積極研究開發新品種并予以應用,使得園林有較高的美觀度,下面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花卉以個體栽培為主,這項技術在中國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栽植花卉的規模比較大,是為了獲得群體效應,這在中國也僅僅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對于花卉的應用,一些地區已經將花卉專類園建立起來,對于相同種類的花卉種植在一個園子中,實施專業化培養,比如鶯尾園、牡丹園、芍藥園等。一些花卉是在建筑旁種植的,所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將建筑堅硬的線條柔化。在道路邊緣也會種植花卉,比如黃花,其實作為道路綠化下層植物存在的。還有一些植物是用于水體中的,水系有一定的輪廓,沿著輪廓線種植可以在水中生長的花卉,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種植花卉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地形,通過種植花卉,使得道路和地形產生層次感。通過種植花卉形成花境,對于花卉按照色彩合理搭配,形成一道優美的景觀。在植物專類園中,會種植一些比較名貴的花卉,在園林中其為重要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國內外的園林都在應用花卉,在國內更是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與國外相比較,在培育花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園林應用的花卉品種不能實現多樣化,不能將本地特色突出。中國的野生花卉多種多樣,資源非常豐富,有多種類型,花的顏色非常艷麗,能夠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與園林中普遍應用的花卉相比較,差距是非常大的。近年來,經濟發達國家對于花卉育種更加重視,而且深入研究群體效果,并著重于研究園林總體規劃設計,對于花卉的配置方式等等。現在的花卉品種越來越多,種類也多起來,在園林中的應用效果也越來越好,從國外各種花卉的應用情況就能夠充分體現出來。中國在這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增強研究開發能力,以推進花卉業實現更好發展。
對于花卉的新品種進行培育的過程中,還要做好宣傳,這對城市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種苗。當前來看,花卉種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不良現象,具體如下:
其一,嚴重依賴進口,且結構性過剩。當前國內各大城市所用的花卉種苗(種子)絕大多數都是由國外的企業提供種源,國內的種苗生產企業只是代工生產,沒有品種權,且所能夠提供的種苗品種大多都是國外的老舊品種,最新品種一般都不會同步提供給我國,這就造成老舊品種數量比較多,個別品種產能過剩。國內大部分園藝企業以及苗圃單位對于新品種沒有研究開發能力,不能對花卉產品予以創新,導致花卉生產停留在進口的老舊品種上,而且這種現象長期以來沒有改變,導致生產基地競爭激烈,個別花圃種植出來的花卉銷售困難,將無法出售的成品花卉直接銷毀,損失慘重。缺乏新品種,而老品種數量非常多,這種過剩的結構性已經不能合理協調。
其二,國內法律對新品種開發者的保護力度不夠,雖然說我國也有《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可以保護植物新品種權,但這個條例只保護國家植物保護名錄中列舉的植物的屬或者種,這就導致大量優秀的園藝品種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種苗市場沒有將相應的行業行規制定出來,不能對自身的行為予以規范,沒有科學有效的法律制度為培育新品種提供保障,市場卻缺乏有序性。即便是開發了新品種,也很容易被復制,不能做到有序競爭 。
其三,新品種研發缺乏市場化機制,科研單位及生產企業無法有效聯動。大多數花卉生產企業缺乏研發的硬件及軟件,新品種研發還主要依賴科研院所,但大學及科學院這類機構的研發多為學術層面的研究,在應用層面的研發不夠,但市場所需的新品種需要在應用層面進行研發,科研院所有研發能力卻不了解市場的需求,企業了解市場的需求卻沒有研發能力,這種現象導致了能被市場接受的新品種不多。
花卉新品種培育以及應用過程中要獲得良好的效果,就要不斷提高新品種培育技術水平,還要創新運作模式以及營銷模式。具體如下:
花卉的新品種培育技術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對各種可用資源深入研究,應用新品種之前要做好試種以及試驗工作,將花卉的選育與養護充分結合。具體如下:
3.1.1 深入研究資源
進行新品種培育工作中,需要將國內野生植物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經過選擇和培育產生新品種,同時還可以從國外引進新品種。開發本國野生植物資源并充分利用,其水平如何與國家的文明建設存在密切相關性。具體的工作中,要調查野生花卉資源,對于芽變品種進行發掘,經過研究開發并充分利用起來,對其進行變種,或者雜交,采用無性繁殖方法,將良好的園藝性狀保留下來,然后進行引種試驗,做好篩選工作,培育出新的花卉品種,在園林綠化中應用,使得花卉內容更加豐富,同時對花卉園藝業實現更好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1.2 應用新品種之前要做好試種以及試驗工作
在新品種選育的過程中應用野生植物資源,或者從國外引進,讓園林綠化更有新意,還可以避免侵入有害生物。園林對植物進行引進和利用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導致生物入侵,所以,對于新品種要加大管理力度,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新品種的使用之前要做好試種工作,尤其是大量使用新品種的時候要格外謹慎,僅僅憑借經驗是不夠的,而是要在田間開展試驗活動,對于試驗目的、實驗要求都要明確,積極采用先進的栽培管理措施。在試驗的過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技術方法觀測,并對觀測所獲得的信息詳細記錄,主要觀測的內容包括花卉的形態特征、抗性試驗以及其他的專項試驗觀測等等,對于觀測所獲得的數據信息都要詳細記錄。將試驗檔案建立起來,保證其完整性,分析的過程中要在定性分析的同時結合定量分析,對于所引入的種苗全面鑒定,對引種城市有良好的適應性。對于需要引種的園林綠化價值充分考慮,從試驗田選擇長勢非常好的花苗,在城市進行綠化推廣,對新品種大范圍使用并予以改良,使其成為優良的新品種。在花卉的選育以及引種上強化管理,各項操作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才能避免由于新品種的引進導致風險問題。
3.1.3 將花卉的選育與養護充分結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花卉品種上不斷創新,花卉種苗產業的前景良好。無論是外來引進品種,還是在本土品種的基礎上培育新品種,都需要經歷一個馴化期,對新品種進行擴展繁殖,然后在試驗田種植,之后是大范圍推廣應用。當前綠化行業更加注重質量,所采用的花卉種苗質量需要高度重視。在引種以及選育的過程中,企業要提高自主研究開發能力,對于自身苗圃的檔次要提高,完善管理政策,提高管理水平,采用科技含量且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苗木企業要具備較強的實力,需要配備先進的設施,將一定規模的實驗基地建立起來,在此基礎上對新品種大范圍推廣。具體的工作中,要將規范有序的體系建立起來,以對種苗未來行業發展需求予以充分滿足。
在栽植花卉以及養護管理中需要采用正確的養護方法,管理質量以及管理技術水平都要有所提高,才能保證觀賞效果良好。在實施養護管理中要定期澆水、施肥,做到適量,做好修剪工作,還要防治病蟲害。比如,花卉植物要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就要定期修剪,對植株造型,而且保證株型豐滿,而且開花量有所增加。對于花卉需要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養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員要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使得養護技術為高科技含量,以提高花卉產業水平。
花卉新品種的選種和養殖的過程中,對于運作模式以及營銷模式都要予以創新,具體而言,花卉種苗生產要實現科技化,種苗行業要加大管理力度,此外,國內外針對花卉新品種培育建立合作關系。具體如下:
3.2.1 花卉種苗生產科技化
中國人口眾多,當前的花卉業為勞動密集型,在生產方面存在明顯優勢,但是技術水平明顯不足,科技含量不高,導致該行業發展嚴重被制約。所以,在應用科學技術的同時,還要結合勞動密集型的優勢,將先進的技術充分利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步顯現,如果不提高生產的科技含量,改造生產設備,那么未來的花卉種苗生產基地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目前國內的一些大型種苗企業已從國外引入了自動化生產線,花卉種苗的播種、養護及環境控制已實現全面的自動化,花卉種苗生產只有走科技化路線未來才有出路。
3.2.2 種苗行業加大管理力度
園林綠化建設工作要保證質量,就要對種苗品質高度重視。比如,中國的一些地區曾經掀起過“五針松熱”等,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苗木市場沒有先進科學技術的引導,不能做好各方面協調工作,導致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浪費嚴重。在花卉的生產、應用以及養護過程中,如果沒有規范,沒有制度的約束,沒有可以參考的依據,這項工作就很難有序展開。對于新品種的選育以及引種中,還要做好營銷推廣工作,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對于花卉繁殖技術深入研究,使得繁殖系數有所提高,保證遺傳品質的穩定性。這就需要行業部門的科學研究力量要集中,深入研究新品種花卉繁殖技術。對于種苗市場的運行,園林綠化行業要發揮導向作用,制定行業行規,對于花卉種苗生產者的利益以及經營者利益都予以保護,做好市場評估工作,并予以認定,做好引導工作,對于社會各項資源優化配置。此外,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要接受培訓,業務綜合素質提高,對種苗產業化健康穩定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3.2.3 國內外針對花卉新品種培育建立合作關系
當前的園林中進行植物景觀設計過程中,花卉景觀設計理念發揮指導作用,有關研究不斷深入。總體而言,花卉景觀設計中,就是要對植物自然生長規律予以尊重,降低人工成本,使得花卉處于良性生長狀態,并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如此形成的群落景觀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能夠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
園林中塑造植物景觀的過程中,要保證生態平衡,花卉景觀發揮重要的作用。花卉品種的選擇過程中,僅僅局限于本土植物是不夠的,還要引進新的品種應用于園林,可以將花卉用于花境,也可以采用基礎種植方式,這些都已經被接受,而且大量使用。當前國內各種花卉新品種被研究開發出來,在應用方面正處于轉折期,對于當前的這種狀況要直接面對,將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出來,這是確保花卉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國內外要密切交流,組織形式多樣的苗木交流會,針對花卉苗木產業的各種新品種以及新技術進行交流,還需要樹立經營理念,借鑒新的管理模式。針對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對于花卉的發展趨勢予以把握,根據所獲得的信息積極探索新品種培育的思路,為國內花卉產業的更好發展提供條件。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在城市中采用綠化的方法塑造景觀,花卉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對于花卉的新品進行研究開發并合理利用對城市綠化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關乎景觀質量。處于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對于行業管理工作要進一步強化,基于此對種苗培育力量增強,使得這項工作有較高的科學技術含量。在具體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新品種的培養,同時還要從國內其他地區以及國外引進新品種。在應用花卉的過程中,要做好設計工作,進行花卉施工,要保證花卉獲得良好的綠化效果,還要將養護工作做到位。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得花卉的景觀層次有所提高。配置植物的工作人員要全面了解植物,比如植物對于環境的要求,生長的速度、花期、花的色彩以及變化周期、花的形狀、花葉的形狀、葉子的顏色以及整個植株的四季變化情況等等,對于植物的各項生物習性全面了解,才能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