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祥
(安徽山湖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生態園林建設成為當前我國城市發展最為重要的內容,園林綠化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有品位。園林綠化在我國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建設和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突出的問題,因此必須客觀面對問題,解決當前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園林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推動城市文化建設,打造生態文明城市。
園林植株在阻礙粉塵、過濾空氣、凈化空氣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含蓄水源、建設海綿城市、凈化城市土壤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且隨著人們的文化、藝術審美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對城市的要求越來越高,園林美化、城市亮化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讓一個地區的人文意識、人文精神得到進一步強化。因此,各地都得進一步強化園林綠化建設,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這是我國新時代城市建設的需要。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園林綠化所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會影響綠化功能的實現,甚至給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帶來很大的障礙。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更新發展理念,才能真正順應時代發展,進而推動社會進步。園林綠化需要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我國進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園林綠化不能簡單地追求量大,更應注重品位,尤其注重城市文化品質。園林綠化不是面積越大越好,而是與城市發展相匹配,與公共綠地配置相符合。園林綠化注重綠化、美化和亮化,但一定要體現自然美這有本質特點,而不能忽視植物本身的屬性,過分雕琢就失去了其本真。這樣不僅加大了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成本,而且在以后的維護過程中也有更多的麻煩,尤其是園林生態自身維護方面,若有悖生態理念,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成本,影響生態效益。尤其是一些園林綠化不顧當地城市發展實際,無視當地氣候和生態特點,簡單模仿或者盲目追求高大上,導致為綠化而綠化,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更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
園林綠化一定要體現區域生態特點,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氣候條件、物種特點,這樣,園林綠化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區域的生態優勢,才能展現一個地方最明顯的資源和文化品質。園林綠化要結合地區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傳統習慣,在充分考慮經濟基礎的前提下,注重生態效益,注重資源優化,每一種園林綠化物種,都要體現當地自然氣候特點。園林物種都對生存環境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也只有充分考慮這些生態環境的因素,才能確保園林綠化物種盡快適應環境,健康生產,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更能有利于當地生態優化。
但是,很多地方在園林綠化中,不能結合當地生態植物種特點,從其他地方引進一些不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生長的各種物種,沒有明顯的區域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這些物種明顯的不適應性,不僅增加了建設和維護成本,而且會給當地生態帶來較大的影響。園林綠化是一個城市文化的招牌,也是一個區域文化的代表,通過園林綠化能夠感知當地文化、歷史和自然屬性。如果沒有充分考慮當地的植物特點,沒有體現當地的物種優勢,引進所謂的外地名貴樹種,大量的人工造景,帶來物種侵害,增加病蟲害的感染率,園林綠化設計華而不實,看上去整齊或高檔,但沒有真正體現當地的自然韻味,園林綠化設計也就失去了文化精神和藝術生命。
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需要與之相配套的制度,確保園林綠化依法依規建設,確保園林綠化景觀能夠得以保持,并持續發揮其價值和作用。但從當前情況來看,很多園林綠化缺乏完善的配套管理和法治保障,園林主管部門沒有更強的執法意識,遇到不法分子占用綠地,也不能得到懲治,一些毀壞景觀的行為不能得到有效的禁止,很多地方的園林綠化后續維護存在嚴重的問題,出現樹種盜伐現象、垃圾到處丟棄。不少地方的園林綠化景觀開始受到市民的喜愛,游人如織,很快就出現草坪被破壞,花木被盜竊,垃圾到處亂丟。沒有對市民進行更多的教育和引導,單一進行園林建設,必然影響園林綠化的后續管理,這是很多地方園林綠化建設積極,后續破壞嚴重、維護困難的原因所在。
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地園林綠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后續管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很多地方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對園林景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養護,造成綠化樹種成活率比較低,缺乏更專業的技術人員,園林維護質量非常低。很多地方缺乏有效的養護方法,在設計和建設的時候,由專業公司或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而園林綠化建設之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導致很多園林綠化后續管理出現嚴重的技術問題。不少地方園林綠化后續管理都是臨時聘用人員,沒有專業技術,也缺乏責任意識,造成園林綠化景觀不能很好地服役,這也是很多地方園林綠化重復建設、反復建設的重要原因所在。增加了城市建設管理成本,也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有損一個區域城市管理形象。
園林綠化設計和建設必須做到科學合理,經濟實用,這樣才能降低成本,增強其綠化生態功能,降低維護成本。首先,城市園林綠化要和城市建設做好協調工作,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園林綠化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相互攀比。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不能更好地服務城市建設,就不能發揮其社會效益,也很難發揮其生態效益。要體現人與自然、人與城市、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才能做好園林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做到科學管理,要結合當地生態環境,根據土壤、光照、水分等生態因子特點,選擇最適宜的園林物種,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引進外來樹種。
堅持以本地物種為主,做到取長補短,構成互生互補,構建更適宜當地生態保護的生態網絡,從而讓各種園林樹木、花木都能自然生長,能夠降低園林物種的采購成本、施工成本、維護成本,便于后期更好的管理,提高各種園林苗木的成活率。設計和建設堅持科學性原則、合理性原則、審美原則,要與城市文化、自然很好地統一起來,讓園林綠化保證城市空氣更清晰,區域生態更穩定,人居環境更優美。要充分考慮各種城市區域特點和園林景觀的空間結構,灌木、喬木以及花草等實現合理配置,讓園林綠化體現更強的層次性。
質量是工程的靈魂。在建設過程中,園林工程長期暴露于外部環境中,這往往給園林工程的質量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此,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從源頭抓起,在仔細分析施工設計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施工條件提出合理的優化建議,同時嚴格把控施工細節、規范施工技術。在面對數據與施工現場不一致的情況時,管理人員應對施工管理制度進行合理調整,并查明原因。若短時間內無法探知出現異常的原因,管理人員可采用均值測量法進行概率分析,并及時采取改善措施,使園林管理重回正軌。例如,施工人員首先需要明確哪些類型的草坪更適合種植在公園或公共區域,再結合實際環境選擇出最適合的草坪類型,并做好測量鋪設坡道和坡度等準備工作。此外,在建設園林綠化工程時,施工人員應根據植物的種植方法,合理選擇苗種,并結合根系的種類以及幼苗的規格進行栽培,為園林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
園林綠化建設要凸顯最本質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園林綠化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城市自然生態資源的集中展現,也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品位的最好載體,要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園林綠化凸顯一個區域的歷史厚重底蘊,園林綠化給人更強的歷史感。園林綠化能夠增強其文化藝術特性,注重園林觀賞性,這樣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水平,讓更多市民有一個良好的娛樂休息場所,更能夠通過園林綠化來提升市民的審美品味,讓市民生活在園林城市之中,受到環境的浸染,能夠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層次,以此來實現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相協調統一。這樣能夠通過城市園林建設和綠化管理更好地服務市民生活,讓廣大市民有更好的體驗場所,還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文化審美情趣。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要形成更完善的綜合體系,注重園林綠化建設,注重園林后續維護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閑娛樂觀光場所,也讓市民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就要求在建設施工過程中保證質量,在維護過程中確保更加科學合理,讓園林景觀能夠持久的發揮起作用,能夠減少物種死亡,提高其成活率,更好地發揮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減少維護成本。能夠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市民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文明意識,讓廣大市民享受園林綠化建設帶來的便利,更能夠自覺維護園林綠化,為園林綠化建設盡自己的職責,自覺維護園林景觀,堅決支持各種盜竊樹木的行為,制止各種亂丟垃圾、污染環境現象,杜絕各種踩踏草坪事件的發生。這樣不僅讓后續的維護成本大大降低,讓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更持久地發揮作用,也讓廣大市民得到更好的教育,從而實現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
專業化工作園林綠化建設很重要,管理更重要,要注重管理科學,保障管理專業化,確保園林綠化后續管理更高效。有專業技術人員給園林進行相應的維護,確保每一個園林綠化樹木成活率更高,更加健康的生長,發揮其價值和作用。并且能夠根據園林綠化設計做好相應的維護、修剪工作,讓園林綠化的后續工作更好地體現其設計理念,凸顯綠化、美化、亮化的價值和作用。依靠專業技術人員做好維護,減少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并能根據園林綠化設計和生態環境需求做好養護工作。能夠根據園林樹木需要做好有機肥料的施播,做好各種檢疫工作,及時發現各種問題,防止各種建筑垃圾對生態環境的侵蝕現象發生。
第一,實行養護管理承包制。養護管理承包制是指將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以區域性、整體性承包給專業的公司,做到分區管理、細化分工、分段養護、責任到人,避免因項目分包、區域分包所產生的養護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養護管理承包制需要做到“項目負責人-片區主任-組長-組員”四級負責制,由項目負責人統籌整個項目的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分配不同養護管理片區的責任人,由片區主任主管該片區的養護管理工作,然后是組長到組員,工作內容層層明確、層層負責,以此確保園林綠化養護工作能夠有序進行。
第二,增強員工質控意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人員是影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質量的關鍵,所以從人員的角度出發,應注重增強員工的質控意識和環保意識。加大對員工的質控培訓力度,通過技能培訓、知識講座等方式引導員工學習園林綠化養護知識,并通過技能培訓和素質道德培訓提升員工的質控意識,幫助員工明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此外,加強對員工的法治教育,強化其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標準化的重視,以增強公司員工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責任感。
第三,完善質控技術體系。當前,我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需要對不同的工作內容進行妥善處理,例如,在澆灌、施肥、除草、修剪等不同工作內容中所采取的工作模式不一。但由于部分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項目過于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或者急于求成,對部分成功案例進行盲目套用,導致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體系出現不適配的情況。因此,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人員需要重視質控技術體系建設,針對不同的工作內容進行完善。例如,在雜草修剪工作中,由于該項工作一般在早春和早秋進行,為了保證市容市貌,同時將影響草坪、植被健康生長的雜草清除,應結合不同區域的草坪生長情況和園林綠化主題,將草坪的修剪高度控制在4~6cm。
總之,園林綠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發揮園林綠化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注重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工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讓城市更宜居,讓居民有更好的休閑和娛樂場所,也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態意識和文化品位,從而實現人與生態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此來促進當地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