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愛華
(安徽山湖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不僅需要加強管理的力度,對管理職責進行明確,而且需要針對綠化樹木與花弁管理進行不斷完善,從而為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價值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將結合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管理的實際情況,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內容及其管理重要性、管理對策等分析,隨后再就其植物養護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園林綠化施工中,施工人員是現場施工的重要參與者,同時也是施工開展的重要管理者。對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管理中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同時加強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與管理能力培養,不斷提升施工人員在工作開展中的積極性與創造能力,使其以更加專業與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園林綠化施工,能夠有效提升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和效率,確保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中的效益,同時對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建設發展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全面檢查和審核,在確保施工人員對施工圖紙的內容及有關注意事項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準確掌握施工圖紙設計的理念,加強與工程設計及有關人員的溝通,及時進行施工現場勘查,做好施工交底工作,從而確保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準備充分且到位。此外,還需要通過對市場情況的全面調查和了解,掌握施工材料的價格信息,結合施工現場的各種指標以及工程預算情況,在施工開展前對各施工單位以及人員進行有效協調,確保施工開展的各項材料文件與證明辦理到位。
在對園林綠化進行施工時,需要第一時間清理施工現場,通過使用專業的測量儀器,對苗木的種植區域進行測量。在選擇土壤時要確保植株能夠正常生長發育,通常選用排灌特性比較好,且土壤比較肥沃的土地。在進行土地回填建設時,必須確保基本施工的標高比路基高出,并將地面處理平整,使傾斜角保持一致,這樣有利于栽植草地的排灌暢通。此外,及時處理泥土中的硬土團,將其敲碎后挑選出泥土中摻含的小碎石團,并對土地進行松耕處理,增加獨苗的生長成活率。
在選擇園林綠化中栽培的植株時,通常要進行選種,也就是對植株的品種進行詳細挑選。在實施選種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園林綠化種植地的具體情況,主要運用純育種和混合育種的選種形式。因園林綠化管理的特殊性,在選種的過程中,經常選取生長周期長的植株。對于選取的植株,管理人員會采用營養繁殖的方式進行育種,結合植株的生長特性,在保持其自身優勢的情況下進行培育,保持植株的優良特性,通常使用此方式進行育種可以一次性成功。
為了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優化綠化效果,需要結合施工場地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苗木,并結合苗木的生長需求、種類等,選擇移栽方案以及管理技術,及時制訂合理的管理方案。例如,對灌木、喬木、綠蘿等植物,可以第一時間移栽,而地被植物可在最后進行移栽,防止在移栽的過程中對地被植物造成踩踏損壞。在園林綠化園藝工程施工時,對苗木進行移栽是極為重要的階段。進行種苗移栽之前,為提高種苗的成活率,可以進行合理的定植移栽。一般情況下,白天道路比較擁堵,對施工人員造成了不便,所以應在清晨或夜晚開展具體的苗木移栽工作,還可以緩解白天光合作用所造成的水分缺乏問題,為苗木移栽后期植株的健壯生長提供了保證。在苗木移栽的整個過程中,園林綠化工作人員要對移栽苗木的根系做好防護措施,用塑料薄膜覆蓋幼苗根系的泥土,避免運送幼苗的過程導致其中的水分迅速揮發,從而影響幼苗后期的生長發育。
施工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各施工步驟的實施以及工程技術應用落實到位,而且需要對施工現場各環節及其施工情況進行嚴格控制,加強施工質量管理的有效監督,從而確保施工現場的工作開展到位且質量可靠。此外,還應加強各施工環節的成本控制,避免施工的成本或費用過高。最后還需要加強施工現場的技巧運用和管理。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開展,本身是一項較為綜合并且工作量較大的工作,需要通過多個工程的施工開展來共同完成園林綠化的建設任務。其中,園林綠化施工中,就應加強對各個工程及其施工質量的管理,從而通過對各部門工程質量的控制,確保整個園林綠化工程的整體質量可靠。此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對各施工人員的施工技巧均存在一定的要求,再加上園林綠化施工所涉及的樹木花卉種類較多,需要通過對各種樹木花卉的特點及其生長習性了解,才能夠提升其在園林綠化栽種的成活率,為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和效果提供保障。
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完成后,還需要進行驗收管理,通過對工程項目施工情況及其質量、效果的全面檢查與驗收,確保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和效果,滿足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與施工管理的有關要求。園林綠化工程完成驗收管理中,應加強對一些細節問題的驗收和管理,以避免各類工程隱患問題存在,對工程建設的質量及安全產生影響。由于對施肥以及換土等施工操作,在驗收管理中無法在現場進行查驗,因此,就需要對有關施工資料妥善保存,從而在驗收管理環節針對一些隱蔽工程出現的問題進行查驗。
園林綠化施工中會應用到相應的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因此,加強對園林綠化施工的機械設備與材料控制,也是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在加強園林綠化的施工材料與機械設備控制中,一方面對綠化施工應用的各種材料,應確保其質量符合要求和標準,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材料檢驗和控制,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和設備,應及時退回,禁止進入施工現場,以避免對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和效果產生影響。此外,在施工應用的原材料和機械設備控制中,應注意從原材料質量控制上進行把握,同時加強各施工環節與材料應用部門的控制,從而對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及效果進行保障。
園林綠化施工中,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是促進項目施工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其中,園林綠化施工現場的管理中,由于各部門在溝通與交流上存在較大的問題,導致各施工環節之間的銜接不到位,或者是施工管理意見不統一等,都會對園林綠化施工的開展及其管理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也會導致施工人員對施工設計及其要求的理解不到位,從而在施工開展中不能嚴格按照設計內容和要求執行,為園林綠化現場施工及管理埋下較多的效果、質量、安全等隱患。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園林綠化質量和施工效果。現場施工管理中,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培養,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以良好的工作態度對施工現場的各項內容及工作開展進行準確把握。此外,對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能力和素質提升中,還應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與控制理念落實,確保施工現場的作業安全進行。加強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還應加強施工人員的團隊凝聚力與溝通能力,使其在施工過程中通過相互協作,提高施工開展的質量和效率。
植物水分管理工作關系到植物生長態勢,因此,園林綠化工作人員需要在后期養護管理過程中,需要根據季節變化控制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水分。植物在春季處于生長發芽階段,需要充分的水源,因此在春季需要做好植物補水和透氣工作,提高土壤的濕潤度和透氣性,主要是利用松土和補水的養護措施。在冬季很多植物開始進入到休眠期,在這一階段也要做好水分和氧氣管理,為植物生長積蓄能量,為來年春季生長奠定基礎。在這一季節主要是利用松土施肥和短枝修剪等措施。
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主要施肥方式包括基肥和種肥以及追肥等方式。基肥指的是在埋下種子前翻新土地,并且施加有機肥,以此提高土壤養分含量,優化樹種生長條件。種肥指的是在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種植過程中施加復合肥料。追肥指的是結合植物生長習性和生長特征,在不同季節向不同的植物追加不同的肥料,為植物生長補充養分。此外還包括根外追肥方式,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園林綠化工作人員將液體肥料灑在植物葉面上,可以施加尿素溶液。在施肥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地形特征選擇施肥方式,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施肥養護水平。再次,在移栽苗木之前,可以結合苗木的種類選用適合的有機肥料,將其按照比例進行配比后施加到土壤中,保證土壤中的營養可供苗木生長。最后,在養護苗木的過程中,倘若使用速效肥,需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施肥,避免阻礙植物正常生長。
2.3.1 修剪喬木
修剪喬木主要是發芽前期和落葉后期。因為常綠樹種無須大范圍的修剪,工作人員只需修剪樹木的殘枝、病枝、折枝等。在修剪行道樹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保障樹冠的美觀性,均勻地分布主側枝,保障內膛飽滿度和通風效果,控制樹木分枝點高度在2.8m左右,避免行道樹干擾行人和車輛運行。此外需要合理設計樹木和路燈以及架空線等方面的距離。
2.3.2 修剪花灌木、草木花卉
園林綠化工作人員需要結合不同植物的生長特征,在花灌木和草木花卉發芽之前開展修剪工作,在花謝之后需要及時剪掉殘花,并且需要截短開花的樹枝,保障明年更好地發芽。
2.3.3 修剪綠籬
修剪綠籬的過程中,要保障輪廓的清晰度和線條的整齊性以及高度的一致性。園林綠化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整形修剪綠籬,及時剪掉不協調的枝條,完成修剪工作之后,工作人員要及時清理綠籬表面。
在園林綠化進行花卉的種植主要是為了提升綠化種植中的藝術程度,為了確保花卉可以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綻放,就需要養護人員在對花卉種類進行合理搭配的基礎上,加強對花卉的養護與防治。一般情況下,在園林綠化中種植花卉多為多色花以及桂花等植物,在對其栽種時,要求種植土地的土壤要松軟且肥力較高,并且土質內部的通氣性以及保水性都要處于優質的狀態下,對花卉額定水肥養護中,在種植前期要保證水肥的充足,肥料要以氮為主,并在實際的追肥過程中混合一些磷與鉀。在花卉開花之前要對水肥進行控制,等到花卉開花后才對其進行追肥,追肥的使用肥料要以磷鉀氮三種肥料的復合肥為主,每一個月要對綠化花卉進行一次松土,但是這次松土不需要對土層進行深挖。并對花卉表面的雜草進行除去。其中針對草本花卉要使用液態肥料,在花卉的生長過程中,養護人員要對其枝葉上的一些枯萎枝葉及時進行剪除,同時在夏季以及秋季對花卉的地表進行土壤的覆蓋,這種做可以有效防止花卉土壤出現干旱的風險,以及有效抑制花卉土壤表層雜草的叢生。針對花卉養護工作中的病蟲害防治,養護人員要秉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養護原則,對綠地花卉每一個月進行一次病蟲害殺菌,在使用病蟲害殺菌的過程中,要控制好藥劑使用量,切實保護周圍環境。針對一些藤本花卉,養護人員要時刻注意藤本花卉的支撐架質量,以此來提升花卉的養護技術水平。
發生病蟲害后將會降低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存活率,因此在植物養護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注重病蟲害防治。當前常用的防治措施包括噴粉法和噴霧法,工作人員發現病害之后及時噴藥,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因為病蟲害具有持續性特征,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檢查綠化植物,及時防治病蟲害。針對喬木,需要提前破壞病蟲害的寄生地和感染渠道,例如在冬季在樹干上刷白即可有效防治病蟲害。養護人員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要注意周圍人的生命安全,同時要統計病蟲害和藥物回用情況,為后續查閱工作提供便利。
我國冬季因為氣溫比較低會引發植物霜凍和枯萎等,因此,園林綠化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植物生長習性落實防寒工作,養護人員在培育幼苗的過程中,需要在低溫環境中處理,從而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養護人員也可以利用化學控制方式,通過利用多效唑和延緩劑等化學藥劑,使綠化植物更具抗寒能力。此外可以搭設防寒棚,或者利用裹膜和鋪設地膜的方式落實防寒處理。抗旱養護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可能會導致植物糊葉死亡。園林綠化工作人員需要錯開高溫時間,連續性澆水養護植物,通常是在夜間開展抗旱養護工作,可以降低植物和地表的溫度,同時可以為植物提供充足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