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妹 (江蘇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
美術納入中考,使傳統模式的教研活動體現出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傳統模式下的美術教研活動針對性不強,沒有產生多大的實際效果;在教研活動中還會存在經費不足的現象,容易出現許多問題;參加活動的教師等數量有限等。這些不但阻礙了美術教育的發展,同樣也不利于建設高質量的美術教師隊伍。利用互聯網來進行美術學科教研活動,不但能夠激發教師的熱情和興趣,同樣也能夠利用計算機加強美術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學術交流,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僅能夠提高美術教師的素養和技能,也能夠推動一個區域美術學科教研體系和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從而推動美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海安市多年來建立“心源美術教育網”的初衷就是為了美術教師的教學研究提供專業的服務,建立的基本理念是以進行美術學科的教研活動為中心,以提高教師素養和教學能力為基礎。通過網絡平臺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團隊合作式研究提供專業服務。依靠相關美術專家學者在網絡中開展各種主題的講座,幫助和指引一線美術教師不斷提升,這樣的研修模式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和束縛,成為跨區域和跨學校的交流合作的教研平臺。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進行研修活動的主要方式也由線下培訓變成了網絡學習。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進行研修的平臺也由傳統的郵箱、博客變為流行的微信、手機軟件等。依靠網絡平臺,海安市美術教師在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其網絡研修的特點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利用網絡來進行研修活動,能夠突破空間的束縛,延伸和拓展研修的范圍和領域,依靠各種網絡平臺來構建與之相關的學習小組等,提高信息互動的水平,增加溝通和交流的頻率。例如,對于專業的學習小組來講,成員之間除了溝通和交流之外,還能夠對于某一研究成果進行及時地共享,通過溝通和交流引起成員之間的共鳴,激發成員創新潛力,為研究成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靈感資源作為依托。另外,教師也能夠通過交互融合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彌補自身的缺陷,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因此,依靠網絡的互動性、實效性、便捷性等特點能夠為區域研修的發展產生一定的推動力。
利用網絡進行區域研修活動,不但能夠突破培訓的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樣還能夠提高資源利用和共享的效率和水平。應用網絡進行研修的資料主要有以下幾類:課程資源,主要包括一些優秀課程、精品公開課等;產學研究經驗,主要包括科研項目、競賽比賽等內容;新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以及各種網絡平臺、研修成果等為主要內容的網絡教學資源。教師通過網絡進行研修時,既要積極主動地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同樣對于他人的研究成果應當進行篩選,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升級,為教學實踐的進一步發展進行補充,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互聯網憑借其方便快捷、共享程度高、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已經成為了當代美術教師進行網絡研修的重要途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依靠網絡能夠實現不同區域、不同層次院校間以及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成員能夠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為自身的教學疑惑尋求解決方案,營造良好的教研環境和研修氛圍。有些骨干教師也能夠通過互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解決自身的疑惑,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素養和教學水平。另外,網絡教研也能夠激發參與者的創新意識,提高參與者的創新能力,幫助創新者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為教育質量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與區域網絡教研的教師成員,包含了海安市基礎教育領域的美術教師,培訓計劃是以線上的學習和線下的集中學習兩種方式為主,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需要將線下的集中學習轉變為線上學習的另一種方式,在這種背景之下產生了區域骨干教師網絡流轉式研修模式。每年市教研員作為總策劃人將美術教學研修計劃,分為不同主題流轉到小學、中學、高中骨干教師手中,這些骨干教師做為話題主持人,每個月四個周期,可以探討一個話題或幾個不同話題、每個主持人再邀請每一周主持人、拋出研修話題,讓美術教師在網絡中接龍式地研究討論與分享。例如,最近一期內容是:圍繞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進行研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了解新版藝術課標所帶來的主要變革;二是暢談藝術核心素養;三是對分學段學習任務的理解和把握;四是對美術學業質量及學業水平考試的理解及命題探討。
探討“新課標所帶來的主要變革以及對今后美術教學帶來的影響”內容時可結合學校藝術課程實際狀況或教學現狀。第一周期有三十多位教師上線研討留言。張教師說:今日閱讀《藝術課程標準》“美術”部分,重點針對“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學習領域分類不變,順序有調整。美術學科課程內容包括“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4類藝術實踐。和老“課標”相比,“欣賞·評述”由第三部分調整至第一部分。這是基于對美術作品的感知、欣賞在先的規律所決定,此為更合理……楊老師說:新課標明確指出要以深化教學改革為突破,強化學科實踐,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因此,課標的變化之一是實踐育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教師在網絡研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素養和能力,為網絡研修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為了提高優秀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和研修水平,提高研修活動的針對性,依靠網絡研修的途徑和方法,彌補不能進行線下培訓的缺陷,這也成為了區域骨干教師網絡研修模式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傳統模式下的網絡研修,會出現教師參與程度不夠、研修頻率欠佳、模式體系單調、方法途徑單一、溝通交流不足、經驗分享不積極、熱情和興趣不強烈等問題。參加區域網絡研修的成員大多的活動范圍都是在固定的網絡平臺上,沒有充分拓展教師培訓的領域和范圍,僅僅是將培訓場所由線下轉為線上,并沒有完全發揮區域網絡教研的有效作用。依靠互聯網進行的教研活動,不但能夠依靠互聯網開放性、便捷性等特點,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延伸和拓展教研活動的主體、教研活動的環境范圍以及教研活動的內容資源等。還可以通過區域研修,激發教師參與的熱情和動力,同樣也能夠延伸和拓展研修的范圍和內容,節省相關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推動主體和資源的共同進步。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積極推動研究方法和途徑的創新,解決局限性與拓展性之間的矛盾。
為了解決教學活動中經常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學研修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這個背景下,積極轉變了教師參與研究的態度和動機,充分發揮了教學研究的重要作用,教育研究能夠突破面子工程的束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教育資源不足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教育研修小組應當充分探索鄉土美術資源,加大對于鄉土美術資源的開發與應用,解決鄉土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充分挖掘農村地區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等資源內容,將鄉土元素充分融入美術學科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豐富教學內容。這也就意味著應當立足鄉土美術資源的開發利用,對其進行研究和探索,使其能夠發揮顯著成效。美術教師也通過參與這項實踐活動,依靠網絡平臺進行的研修活動增強自身的經驗,拓展自身的眼界。這些網絡平臺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共享美術成果,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展現更多元、更豐富的鄉土美術作品和相關的論文成果等,為教師進行反思和總結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
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不但能夠解決不同層次學校之間由于水平差距帶來的問題,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為教師進行學習和研究創造良好的條件。還能通過網絡平臺上的教學資源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既提高了資源流通和資源共享的方便快捷,又可以充分激發教師參與研修的熱情和興趣。對于高級教師的網絡研修平臺來說,應當為教師的教改課改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加強對于教學資源的管理,可以對教學資源按照不同類型進行分類,大多都是以“教”“學”“研”三個類型為主?!敖獭敝饕菫榱私處煹慕虒W實踐提供服務的課程資源?!皩W”主要指的是為教師進行教學服務提供可以選擇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內容。“研”主要指的是為教師的研究進行服務的相關板塊內容。伴隨著教師的不斷參與,在板塊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完善和升級。同時還鼓勵教師在網絡平臺上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和教學資源,提高資源共建共享的程度和水平,為教師素養和教學實力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
教師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時,應當提高對于資源的挑選能力,這也被叫做資源的內化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會將網絡平臺上的教學資源直接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不但不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樣也會給課堂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篩選,通過班會、教研活動等平臺學會自我反思,提高運用教學資源彌補自身缺陷的能力,為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在區域美術教育進行網絡研究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原理就是“做中提升”,在具體的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素養和能力。將研修理論和具體的教學實踐進行有效結合,為研修理論的檢驗和發展提供地點和場所。為了提高美術教學的特色和價值,教研小組應當將美術學科與實際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結合,與學校特色校園文化的創造進行有效結合,產生合力,推動二者的共同進步。通過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基層學校能夠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線上交流和研修,通過參與線下實踐活動,加強有關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的溝通和交流,提高進行教學反思的能力,將學校教師與學校連接成“共同體”,將美術學科的發展與教師學習能力的提高連接成“共同體”。這也就意味著在美術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校園文化發展以及自身特點的形成與網絡教研的質量和效果有著直接的關聯。
進行研修活動的成員由教育行業的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組成。在對研修活動進行組織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參與的范圍和領域。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不同學科、不同階段的教師通過溝通和交流,不但能夠延伸和拓展自身的知識領域,同樣也能夠突破差異性的束縛,推動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本次區域網絡研修活動在內容上分為兩部分進行培訓,注重兩部分之間的銜接。在形式上延伸和拓展了研修活動的方法和途徑,通過自主組織,專業的研究隊伍為學員在實踐的過程中提供引領和幫助,鼓勵學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分享自身經驗。同時也加大了對活動效果的評價和反思,為日后進行網絡研修活動的創辦總結經驗。
當前依靠互聯網產生了許多區域教研的途徑,例如利用官方媒體,教育機構開展相關的學術交流研究會,進行經驗分享和成果總結;為了解決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出版社出版了與之相關的電子教材,為教研活動開展提供依據;許多授課教師也通過自主建立網站的方式進行特殊學科的教研活動,教師們通過交流經驗,解決心中的疑惑,提升自身的素養和教學能力。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博客和QQ等網絡平臺已經成為進行網絡教研的主要場所,教師們通過在網絡平臺進行實時的溝通和交流,不但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樣也能夠激發教師的熱情和興趣,在解決別人疑惑的同時也能夠收獲不同的經驗。
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給美術教育的教研工作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新的難題和挑戰。依靠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平臺進行美術學科教研活動,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提高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的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能夠推動教研體系和教研結構不斷進行優化升級,拓展教師的眼界,激發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熱情和興趣,為區域教研質量和效率的提高產生一定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