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冰,王小博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食品科學系,廣東佛山 528000)
燕麥是一種優質的谷物且兼具食療功能,對中風、心肌梗塞、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肥胖病等有預防和治療的功效[1]。燕麥粗蛋白質的含量高達15.6%,在雜糧谷物中其蛋白質含量最高[2]。與常見的谷物相比,燕麥蛋白具備更高的營養價值,其蛋白氨基酸組成也是相對全面的[3]。燕麥面包是現在市場上較受歡迎的一種健康食品,其原材料大多是小麥粉加燕麥粉或是燕麥全粉[4]。由于原料影響,市場上大多數燕麥面包的口感較粗糙,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導致燕麥面包消費量較少。因此對燕麥面包進行品質改良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通過對產品配方進行優化,開發新型即食燕麥營養面包,擴大燕麥面包消費規模,為燕麥的綜合利用奠定基礎,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即食燕麥片、純牛奶、酵母、高筋小麥粉、白砂糖、小米、雞蛋、食鹽以及黃油等均采購于當地市場。
面包發酵箱(XF-6)、烤箱(DMD-24),青島漢尚電器有限公司;電子稱(LQ-C5001)、攪拌機(SM350G),昆山優科維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3.1 基本配方
高筋小麥粉100 g、牛奶40 g、即食燕麥15 g、酵母1 g、白砂糖30 g、食鹽2 g、黃油5 g、雞蛋25 g、小米20 g以及水40 g。
1.3.2 工藝流程
即食燕麥營養面包的制作工藝流程為餡料準備→調配面團→發酵→切塊→包餡→整形→醒發→烤制→冷卻→包裝[5]。
1.3.3 操作要點
(1)餡料準備。稱取20 g小米加入40 g水進行蒸制,蒸熟后加15 g糖攪勻,待用。
(2)調配面團。將稱量好的高筋小麥粉、即食燕麥片、酵母、糖、雞蛋和牛奶放進攪拌機攪勻,成團時加入食鹽和黃油,低速攪拌,使其面團產生黏性、彈力,能拉出膜。
(3)發酵。將攪拌好的面團放在桌面上用保鮮膜蓋住,發酵15 min。
(4)包餡。將排氣后的面團按等份切塊,使每塊大小均勻、分量適當。每份面團的厚度均勻等大,包10 g左右的小米餡料于面團中。
(5)醒發。將面包坯放到烤盤中,放進提前調好的36 ℃醒發箱中,醒發40 min。
(6)烤制。面團刷上蛋液放入烤箱,上火180 ℃、下火170 ℃,20 min,即可出爐[6-7]。
1.3.4 單因素試驗
在基礎配方下依次改變1個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進行單因素試驗。研究食燕麥片添加量(10 g、15 g、20 g、25 g和30 g)、酵母添加量(0.5 g、1.0 g、1.5 g、2.0 g和2.5 g)、白砂糖添加量(5 g、10 g、15 g、20 g和25 g)對即食燕麥營養面包的感官影響。每組試驗重復3次,進行感官評價。
1.3.5 正交試驗
依據單因素試驗,選取即食燕麥、酵母、白砂糖添加量為考察因素,以面包的感官評分為標準,進行L9(33)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下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1.3.6 即食燕麥面包的感官評價
邀請10名學生對烤制的面包進行感官評分,評分標準見表2[8]。

表2 評價標準表
由圖1可知,即食燕麥片添加量為15 g時,面包的感官評分值最高,此時面包外觀及品質均達到最佳;當即食燕麥片添加量>15 g時,面包的感官評分隨著即食燕麥片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即時燕麥片最適宜添加量為15 g。
由圖2可知,當酵母添加量為1.0 g時,面包的感官評分值達到最高,此時面包口味、色澤均達到最佳。當酵母添加量>1.0 g時,隨著酵母添加量的增多,面包感官評分呈下降趨勢。過量添加酵母會導致面團發酵過頭,產生過量的乳酸,導致面包產生不良的風味,進而影響面包的品質。因此,酵母最佳添加量為1.0 g。
由圖3可知,當添加10 g白砂糖時,面包感官評分值最高。當白砂糖添加量>10 g時,隨著添加量增加感官評分逐漸降低。白砂糖具有抑制酵母活性的作用,含量超過6%時會導致酵母吸水減少,進而影響酵母增殖。適量的白砂糖有益于面包發酵,過量的白砂糖則會抑制面包的發酵。因此,選擇白砂糖最宜添加量為10 g。
正交試驗結果見表3。極差分析可知,影響面包品質的主次因素為A(即食燕麥片)>C(白砂糖)>B(酵母)。K值分析可知,面包的最佳配方為A1B2C1(以100 g計),即食燕麥片15 g、酵母1.0 g、白砂糖10 g。該組合下,面包產品外形完整、無破損,色澤金黃均勻無焦點,表皮平整、光滑,內部組織細膩、富有彈性,燕麥雜糧味香醇適宜。

表3 正交試驗結果表
依據正交試驗結果,重復6次,此時面包的感官評分為91分,高于正交試驗組中得分最高的組合。因此,正交試驗得到的最佳配方結果值準確,可以滿足試驗要求。
本研究通過對影響即食燕麥營養面包品質的不同因素的優化,確定最佳配方(以高筋小麥粉100 g計)為即食燕麥15 g、酵母1.0 g、白砂糖10 g。在此配方下制作出的面包口感松軟,外形好看且伴有香醇的燕麥香味,面包組織細膩平滑,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