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 江蘇 揚州 225000)
在小學數學的眾多題型當中,應用題的類型和題材是最為豐富的,也是難度最大的題目類型.作為小學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能力,不僅代表了小學生的整體數學知識水平,還是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直接展現。所以,在對小學數學科目進行學科改革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的教學就變得十分重要。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學科知識進行教學,還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點在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進行培養,而達到上述目標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引導學生適應自主探索數學的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畫畫吸引學生興趣,從而給學生視覺上的印象,使學生們在生活場景中愉快的參與學習活動,甚至可以將游戲的方式用到教學過程中。對課本知識進行整理,依據知識點理解難度,銜接班級教學學習的節奏,激發學生思考探索,更加透徹的消化知識內容。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通過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特別是低年級數學課堂上,采取多媒體授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把知識點化抽象為具體,推動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變化授課效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許多小學教師中都配備了較為完善的多媒體設備。教師也需要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思維進行激發培養。例如小學階段的大多數應用題和圖畫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將應用題轉化為具體的圖像,例如引導學生根據題目大意,完成相應的圖畫繪制,加深學生對于應用題內涵的理解,準確把握問題的本質,從而調動相應的知識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教學效率更高,且關于應用題的呈現更加直觀,降低了學生在應用題部分的學習難度。
我們在教學工作開展前期,制定好完備嚴謹的教學規劃和內容,對于課堂教授進度以及課堂氛圍及時的跟進和監督,同時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師也要建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方式去對待和處理問題,遇到困難時由教師引導和輔助以解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面對數學應用題時,能夠不斷的在思考和解答中拓展自己的邏輯思維與數學能力。通過不斷加強這種開放性思維的科學培養,我們要讓學生們在數學課程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不僅僅是數字的學問,不僅只有枯燥的幾何計算內容,還有著數學所包含的人文意義和進步史觀。我們要讓學生們達到表述出來的正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時自己的思考足夠嚴謹和全面,讓他們通過文字和語言方面都能夠表述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論是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全面激活,還是數學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拓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應用問題教育僅限于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因此小學生實際上無法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對基礎知識有扎實的理解,但遇到詞匯問題時仍然不知道如何開始。因此,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并達到教授的真正教學目的,教師必須認識到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問題的重要性,以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現實問題并將其抽象為數學。突破原先數學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融入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借助自身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的內在需求,還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用有效的方法描述和解決問題。
以應用題“圖形運動”的教學為例。圖形的轉換是一個抽象的過程。學生需要了解圖形更改的過程才能解決正確的答案,通常會在更改之前給出有關此內容的應用問題。提供圖形,變化的條件,以便學生可以獲取變換后的圖形。學生需要想象變化的整個過程,并且由于小學生對空間想象力的高要求,面對這些問題時,小學生通常不知道如何進行。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示例,例如逆時針或順時針旋轉三角形以獲取相應的圖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記住時鐘和秒表的旋轉。使學生能夠體驗旋轉角度并生動地抽象化過程,從而使學生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想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在生活中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的進步。提高了課程的教育質量。
應用題是培養學生審題和解題技能的重要陣地,需要教師引起充分重視,通過大量練習,傳遞學生有效的審題解題技巧,有效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在解數學應用題審題過程中最怕的就是遺漏重要信息,一般而言,小學階段應用題中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但是在遇到超過6個以上的數字信息時,學生就很容易感到棘手,久而久之就對這類數字多,題目長的應用題會嘗試一定的恐懼感,為了消除學生的恐懼,老師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提取有用的數字信息,確保不遺漏,并將重點信息“劃出來”,確定解題思路。比如,在這道例題中,春節快到了,小雪要做一個2月的家庭收支計劃。爸媽工資收入為5200元,春節補貼2000元。春節給爺爺、外婆各1000元,給小雪100元,交上月的水電等費用400元,購買800元食品,3口人買新衣服需要1000元,出去旅游需要2000元。請根據以上信息算出這個月的余額。遇到這類題目較長,且數字信息較多的題目對小學生的審題能力是一種挑戰,學生可能會感到恐懼而難以入手,因為題目信息較多且有支出也有收入,所以很難完整地歸納數字信息,很容易發生遺漏,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中的重點信息“勾劃”出來,避免學生遺漏信息,再通過畫表格來引導學生慢慢地歸納題目數字信息進行解題。引導學生先將有用的信息圈出來,然后分條填在表格里,然后就會發現這個題目看似很長,但是考得知識點比較簡單,是一道典型的和差問題,只是數字比較多計算時要當心計算問題。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及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當下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認知程度不夠深,也不注重鍛煉學生的分析研究能力,這樣不僅會阻礙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順利開展,也不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講解數學應用題時,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確保表達語言的合理組織以及準確輸出,深化學生對題目含義的理解,讓學生抓住解題的核心所在,了解出題的意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有目的、有意識的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與同行保持密切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學習同行的優秀做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保障自身能夠擁有良好的教育教學經驗以及扎實的教育功底,讓學生在分析題目關鍵信息的基礎上實現準確識別和高效作答。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分數除法內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抓住題干之中的變量,在準確識別的同時,盡量避免各種干擾條件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掌握答題的基礎及技巧。通過設置生活情境來體現數學解題的直觀性以及生動性,為學生的自主理解提供更多便利及指導,逐步重拾數學應用題學習以及解答的能動性以及自信心,意識到數學應用題學習的重要作用以及樂趣,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自主解答、自主分析。這一點符合新課本的實質要求,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社會實踐有非常關鍵的輔助作用,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產生更多的學習動機。
未能找出問題含義的學生可能不會立即找到正確的方法。在這一點上,教師應從較淺到較深處提出逐步的問題,以便學生逐步思考問題的答案,直到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止。例如:構建學校校園項目時,團隊B可以在10天內完成項目,而團隊A在15天內完成,現在兩個團隊已經合作了7天,其他項目將僅由B團隊負責,B團隊還需要幾天可以完成?這個問題的文字描述似乎并不廣泛,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總工作量被認為是1個單位,但是要快速列出計算公式并不容易。現在有必要確定問題1:A和B合作的日常工作的有效性是什么。問題2:每天A的作用是什么?問題3:B的日常影響是什么?問題4:兩個團隊在7天內做了多少工作?問題5:單獨由B完成的剩余工作量應如何在包含x的公式中表示?學生逐一回答問題,逐步闡明解決問題的思路,遵循問題滲透和分析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大膽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題難的關鍵原因在于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不深。通常來講,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敘述大多以書面語言呈現出來,這也加大了小學生的理解難度。所以,要想更好地做好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讓學生具備審題意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性質時,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準確地分析出所選條件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何種聯系以及哪些是最基本、最有效解決措施;另外還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內容:第一,了解學生的數學應用題的背景及意義所在,并以此為依據設計教學方案以使其具有針對性;第二,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以此來提高數學應用題的有效性;第三,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好小學階段的基礎理論和相關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以實現課堂效率。在小學數學中,應用題的內容較為復雜,學生需要掌握不同類型和層次的知識點。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問題進行分析、理解題目所包含的條件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通過深入研究可以發現:首先是問題本身是否具有明確性;其次就是學生能否正確地將抽象化轉化為形象具體實際生活當中去運用到解決問題上;再次就是應用題與現實生活之間如何結合,從而達到應用題的有效性;最后就是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不是單純的應用題,而是通過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從而達到解決問題。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中,為確保培養的高效化以及確保高質量教學目標的實現,現階段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還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小學生“一題多解”思維,通過“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在保證每位學生能理解題目內容的前提下強化自身的解題能力。從某方面來講由于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存在,在應用題解題時若教師采取一種解題思路,對于某些學生而言在理解時往往存在一定難度,在導致抵觸情緒產生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目前來講為改善當前教育教學現狀,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教師可采取“順逆說”的方式,即引導學生從兩個角度說出解題思路和計劃,之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交流中加深對題目理解度的同時找到最佳的解題方式,提高他們對于應用題教學的探究興趣。
數形結合是一種教學思想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被廣泛的運用在數學的教學當中,能夠有效地額拓展數學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杰達數學的題目,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和解題水平。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往往需要的是很具體的形象才能夠深刻的理解,應用題當中的抽象思維并不利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很好的理解題目,抽象復雜的應用題往往加大了學生的解題速度,學生很難獲得有效的解題靈感,時間久了,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就會消耗學習數學的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的成績下降,影響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的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很好額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的應用運算能力和解題的技巧,將學生難以理解的邏輯問題和語言問題轉換成形象具體的數學符號和圖形,方便學生直接觀察的圖形,更好的分析題目內容,老師還要幫助學生理清楚數形關系,讓復雜的題目簡單化,將抽象的內容分析,讓學生能夠便捷的利用圖形獲取好學生的數學向量的實際問題。降低解題難度,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獲取更多的解題能力,這種小學方法符合小學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幫相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培養的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確定解題思路之后,在具體的解答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詳細準確的解題步驟才能夠完成整個應用題的解答,所以教師要分別總幾個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的深層次訓練。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學會歸納并使用一般應用題的解題步驟,大部分應用題在解答的過程中都會從審題、數量關系的研究和計算三部分完成。審題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題目最終需要解答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或者帶領學生摘錄關鍵詞、畫出線段圖等方式提煉應用題目的要點。數量關系研究的目的是確定題目給出的題干內容相關條件的具體數量關系,之后按照題目中所敘述的問題內容作出解答計劃。最后的計算步驟是讓學生按照自己預先對題目分析所確定的數量關系來作出計算,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互相討論題目內容,彼此提出針對同一題目的不同解答步驟,經過彼此的研究和計算最終確定適合的計算步驟,以此強化其對題目的理解,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題目的結構和特點,確定出有針對性的解題步驟。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為個體理解能力相對有限,對于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應用題目理解起來相對吃力。作為創新型應用題解題方式的一種,畫圖法是小學師生比較喜歡的一種解題模式,運用形象的畫圖法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題目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更為全面的應用題題干。例如在進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相關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后結合知識內容出一道應用題讓學生解答:假如你和娜娜一起去超市購物,你買了3袋薯片,娜娜買了2袋薯片,你們一共買了幾袋?教師要從題目入手帶領學生掌握題目中不同主體和題目數量之間的關系圖,在讀到自己買了3袋薯片時,讓學生畫出代表自己買了三袋薯片的內容,之后讀到娜娜買了2袋薯片時,讓學生用另外一種畫法表達出來。之后結合所畫的題目內容理解題目,并列出算式:3+2=5.同時數一數自己剛才畫的數目和計算的結果是否對應,確定應用題的答案是5。教師按照這種題目理解、分析和計算的方法帶領學生更為深入的展開題目的研究和解答。
在學習的過程中,反思是對于最終結論的進一步升華和一種鍛煉,也是創造性學習和主動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由于難度較大,經常會存在一些認知的偏差,這就會阻礙學生數學能力進一步地發展,如何更好地克服認知偏差,也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反思,教師必須巧妙地設置一些陷阱,因為成功的體驗會經常被淡忘,而出現一些錯誤的時候,就會讓學生難以忘記,尤其是學生常出現的錯誤,在老師的反復強調和講解后還無法改正時,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陷阱的設置,讓學生進入到錯誤的境地,然后反思、吸取錯誤的經驗和教訓,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知識,加強知識的鞏固。除此之外,學生進行質疑問難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質疑,讓學生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地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勇氣和精神。
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是測試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同時也測試教師的綜合數學教學能力。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水平的差異,提供適合不同學生實際情況的多種解釋。課堂教學可以提供更好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同時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因材施教,靈活應對各種情況。同時改善教學技能,提高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