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教師/朱青松(湖北省黃石市第二中學)
事件速遞

“今天的你過得好嗎?無論今天開心過或是難受過,堅持過或是遺憾過,愿你始終有著擁抱生活的勇氣,開啟嶄新的明天。晚安,明天見。”當你搭乘地鐵末班車,如此甜美的晚安與祝福是否會溫柔你夜歸的心?
據《錢江晚報》報道,杭州地鐵開啟晚安計劃,搭乘杭州地鐵6 號或16 號線末班車的乘客,都能在走出車廂時,聽見一句來自地鐵的晚安與祝福。
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人們去哪里尋找歸屬感?杭州地鐵的“晚安計劃”提供了新思路。當你搭乘地鐵末班車時,這句簡單的“晚安,明天見”仿佛是家中客廳里亮著的一盞燈、廚房里冒著熱氣的飯菜,溫暖回家的你。在地鐵這種特定環境中,人們在職業人和家人之間進行角色轉換,在奮斗的激情和相濡以沫的溫情之間進行心態變化。井然有序、整潔安靜、服務周到的地鐵環境,讓人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其實,能帶來歸屬感的公共環境不只有地鐵,它散落于城市的每個角落:24 小時燈火通明、供市民閱讀的圖書館;護士陪同病人檢查并隨時提供暖心幫助的醫院;安裝了健身器材和座椅的休閑公園;提供免費茶水、免費wifi、免費充電等服務的城市驛站……因為有溫度的公共空間,城市也溫暖起來。
杭州地鐵的“晚安計劃”柔軟且有力量,可撫慰心靈、慰藉精神、支撐情感。城市改進公共服務,不一定得花費多大代價,有時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起到明顯作用:江蘇省鹽城市交警“小蘆”溫柔勸導違章車主,讓車主心悅誠服地領罰;為了方便8 歲的軒軒乘車上學,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東江街道附近新增了臨時公交站牌……人性化的細節,具體而微小的舉措,讓普通人感受到城市的善意和溫暖。
城市既聚集著機會和資源,也充滿著激烈的競爭和生存壓力。杭州地鐵的“晚安計劃”成本并不高,但卻能溫暖、凝聚人心,讓城市鍍上一層溫柔的底色。它傳遞出的溫暖和尊重會被城市里忙碌的身影記住。它尊重了城市里的每一位普通勞動者——那些看似平凡的身影,同樣值得被關注及用心呵護。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渴望被世界溫柔相待。一座城市的溫柔推動著人與社會更高程度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