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育才中學 鄭 重
(宋行軍)
隨著近年來我國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的快速發展,信息網絡技術體育教學逐步融入我國中學教學,促進了我國中學信息網絡技術教學的健康發展。隨著我國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為了有效幫助我國中學生不斷提高信息科學技術應用能力,我國逐步將微課教學模式完全融入學校信息科學技術課程教學,對提高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網絡教育的范圍不斷擴大,教學方法日趨多樣化。微課教學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學愈發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課堂教學可以緊緊圍繞核心素養培育開展。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氛圍,將教材中一些難懂的知識點以更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對增強課堂教學質量作用顯著。從當前初中課堂運用信息技術的情況來看,多媒體的運用是最為常見的,可以開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堂教學,非常值得推廣應用。在開展教學活動方面,優化課堂教學資源和轉變教學活動形式,確保課堂教學的活動靈活性、效率和教學有效性。本文主要是對我國初中信息技術微課課程教學模式合理有效運用的分析。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通過將微課資源合理運用其中,可以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相應內容。該技術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途徑,能有效增加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班級氛圍中學習相應內容,屬于翻轉課堂的范疇。本文將圍繞以下方面對微課資源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的運用進行論述。
微課視頻教學主要是以微課教學過程設計中的概念論作為理論基礎,利用各種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幾分鐘內對所學知識要點進行各種音頻或視頻的講解。微課課堂教學無疑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效技術補充和新形式。微課適用于當前信息時代的知識信息傳播,同時適用于移動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化的移動學習方式需求。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必須合理運用微課教學,處理好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的關系等問題,確保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教學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會有較多的抽象知識點,學生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無法深層次地理解知識,制約著學生信息思維和模型思想的發展。對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學習抽象知識,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功能、語音功能、文字能力、圖片能力等多角度展示抽象知識點,將以往的“靜態演示”轉變為基于信息技術的“動態演示”,知識點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幫助學生強化感知能力,抽象知識可以被學生更好地理解,構建智慧課堂和高效課堂。由此可以說,在抽象知識點的教學中,微課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均是十分凸顯的。
初中的學生在心理發展方面比較不成熟,他們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普通中學應用信息教育技術課堂教學中,通過充分運用微型化的課堂教學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提高課堂教學工作效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掌握上課學習到的知識,并將其內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只需引導學生,開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微課課堂教學中,通常以視頻短片的教學形式,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視覺立體化,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動興趣和好奇心,增強中學信息技術課的吸引力。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給學生做出示范,學生觀看并且聽講解,這種單一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集體學習活動興趣,使許多學生在學習課堂上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精力,注意力不完全集中,學生往往抓不住教學重點,并且對知識的掌握也不是很熟練。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提升教學的某種活動形式,使信息科學技術的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具教學靈活性和教學吸引力,吸引初中學生更多地關注課堂,促進微課教學活動的正常順利開展,提高我國初中生信息科學技術課堂教學的學習效果。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教學模式和師生學習活動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在中學信息電子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大量使用微課課程進行教學,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不斷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某種學習的能力,通過對這種有效的引導作用,提升他們對知識的一些了解。學生對網絡的應用水平有所不同,可能有些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計算機比較頻繁,有些學生壓根就不理解,所以基礎不太一樣。例如,在討論文本編輯的時候他們可能不知道,甚至有的同學不知道怎么編輯,或者說他們很難從中學到東西。在微課教學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知識提煉成知識點,并在微課教學中引入一些小的知識點。根據學生所學基礎專業知識點和理論基礎,學生完全可以自由選擇多媒體視頻課程學習。
通過提前預習,能對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不至于在上課時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在預習的時候應該所采用的方式是通過互聯網,跟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不一樣,一定要讓他們做到會預習,這樣的話聽課才會帶著問題去聽,學到的知識也會跟之前不一樣。此外,教師在上課時也應講述一些不同的知識,這樣也能提高他們的興趣。
在中學信息網絡技術教育課中,該課程由理論講解和學生自我操作兩部分組成。在課堂理論學習教學中,由于教育經費和學校基礎教育設施的限制,很多教師都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操作,如果只依靠傳統的教學理論的話,那種課堂氣氛確實沒有辦法調動,難以充分地提升他們學習的實際效果,有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學習理論上的一些知識,如果可以利用或課堂中的視頻技術輔助進行教學內容演示,以教學視頻或動畫片的形式通過講解教學內容、表現形式、抽象地轉化為具體、復雜化為簡單。
中學生老是容易“忘記知識”。因此,課后復習很重要。但課后復習時,學生往往因為記憶不深,導致其不懂如何復習。教師可以制作3~5 分鐘的短片,介紹每節信息技術課的要點和難點內容,讓學生通過電腦、智能手機等學習課文。如果學生不知道,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可以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通過網絡交流平臺與學生分享微課視頻后,學生可以利用課后微課視頻復習,避免盲目復習,降低復習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任課教師可以依據教學任務細分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并依據教學內容制作針對性微課視頻供學生課前預習,學生在微課資源的引導下自主完成預習活動,此舉符合教學目標,還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確保知識內容設計的針對性。為保障學生利用微課預習的效果,教師必須基于知識點開展針對性設計。由于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注意力集中情況,初中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涉及多個知識點的短視頻上存在一定難度,不能準確理解視頻中的學習內容,學生如果能準確理解相應知識點有助于后續學習。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微課設計時,需將關注點放在如何有效準確地講解重點知識。例如,任課教師在針對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這部分內容制作微課預習視頻時,需把握住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以此為基礎開展微課視頻制作,由于涉及的知識點相對較多,需要提前做好知識點分類工作,利用3D 圖形的方式將相應知識展示出來,從而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相應知識點,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具有清晰認知。
第二,注意提高微課視頻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素。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建立良好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不能將微課作為單調的課本知識重復,而是合理利用趣味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中。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學生對微課視頻感興趣,則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能讓課前預習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為后續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反之則難以達到相應目標。在設計有關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微課時,教師可以利用趣味生動的故事給學生講解相應內容,以計算機系統為工廠,儲存器、CPU 等作為工廠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在完成一項工程時各管理人員在其中肩負的職能。通過提高微課視頻的趣味性,有助于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給學生布置合理的引導性練習。學生通過學習微課視頻的內容,對知識點有一定掌握,但可能導致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為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相應知識,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設計微課內容時,可以設置簡單的引導問題,而不是將全部知識直接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課堂全部內容,但這種方法可能導致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上存在不足。針對以上問題,任課教師可能針對微課視頻中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探究總結,輔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脈絡。
小組協作學習是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針對發現的問題集思廣益,在小組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癥結并有效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小組中,學生可以依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分配,通過查詢資源、交流互動,共同研究問題的原因,并協力解決問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肩負著組織課堂教學的職能,可以通過科學展示學生在課前預習活動中的表現及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此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滿足度,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學習。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制作漸變字的學習任務,并從學生提交的作業中選擇優秀作品在上課時展示,并引導學生開展探索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有助于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在信息基礎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開展引導性教學活動。在帶領學生學習有關Photoshop 的相關工具運用時,教師可以針對工具和工具欄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講解,并給學生展示如何制作漸變字,讓學生明確在開展此項步驟時涉及哪些工具,通過在課前預習階段讓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讓學生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對相應工具的運用有一定了解,在課堂上可以再利用小組討論活動,加深學生對相應操作的了解,讓學生認識先要利用文字工具將所需文字輸入進去,接下來利用鋼筆工具選擇文字區域,最后在選區中開展工作路徑確立工作。通過科學利用小組學習方式,有助于增加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起到集思廣益、查缺補漏的效果,對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對學習內容和操作要求具有一定了解,此時需要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加深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為鍛煉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在給學生展示實踐操作流程及經典案例,讓學生結合操作案例運用自己掌握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此外,任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表現和教學情況進行總結性評價,將課堂知識有效串聯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相應內容。
微課的教學對初中生信息科學技術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它直接影響初中信息科學技術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和綜合學習效果。在新時期,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微課課程教學的教學特點,結合微課課程教學在信息教育技術教學中廣泛應用的新方法,實現微課教學與信息教育技術教學課程的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學到更多東西,從中也能獲得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