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紅樹林幼兒園 林美欽
(左毓紅)
幼兒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幼兒教育在我國整體教育體系中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幼兒可以無限創想,可以自由探索,可以擁有大無畏的夢想,因此,我們借助一定的戶外活動來挖掘幼兒的潛能,鼓勵幼兒自主發展。在本文中,我們結合戶外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的內涵,并分析當下培養幼兒自主性遇到的困境,提出幾項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戶外活動的教育效果,進一步推動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
戶外活動是幼兒教育中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相比于室內活動,戶外活動更加突出幼兒的自主性,能有效地樹立幼兒自信,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在戶外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的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在自主性、個體自主性以及主動自主性。其中,內在自主性是指幼兒從思想出發,就對某些事物有天生的興趣,由內在的愿望促使其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激發其思想和行為的轉變;個體自主性是表示不同的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由于個人興趣、智力、性格等不同,對不同事物的參與積極性也不同,因此在活動中的自主性也不同,這屬于幼兒的個體特征;主動自主性,是指幼兒在興趣的支配下,能自覺參與到戶外活動中,并且在活動中能有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或者按照流程積極地學習活動知識,并且與他人共同完成活動步驟,最終實現良好的活動效果,這便是主動自主性發揮著作用。
在現有的幼兒戶外活動中,形式比較多樣化,既有對教學目標的嚴格實施,同時也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一定的延伸,但是我們發現,有的教師過多的重視活動的功能性體現,將目光過多地放在了教學效果上,而忽略了幼兒自主性的發揮。例如,在一些小車運輸貨物的戶外活動中,教師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準確判斷障礙物,是否能準時準確地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是否可以自由控制速度、保持身體的平衡,而不在乎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是否自主性地參與活動。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成任務,但是在有些活動環節,并不是所有幼兒都想參與,積極性不高,因此自主發揮的空間就受到了限制。所以,過度強調活動的功能性、過度地強調幼兒完成活動任務是目前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遇到的首要問題。
在大多數的戶外活動中,活動的規則都是教師指定的,基本就是“教師怎么說,幼兒怎么做”,所以在其中,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幼兒只能聽從,不具任何的自我發揮和創造的機會。雖然我們要承認規則設立的必需性,但如果我們過多地將死板的規則灌輸給幼兒,就容易降低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幼兒會依賴于規則的建立,在活動中完全按照規則完成任務,幼兒的自主性成長會受到影響。例如,在一些球類戶外運動中,如果我們將專業的球類運動規則教給幼兒,反而引起他們的疑惑和不解,在活動中也比較迷茫,逐漸失去對球類的興趣,如果我們規定一些趣味性的規則,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則會實現良好的活動效果。
在幼兒戶外活動中,教師的加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環節,教師都要加入進去。經過我們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明白“適可而止、點到即止”的道理,有的教師全程參與幼兒的活動,手把手帶領幼兒學習,完成活動任務,而有的教師與之相反,只充當活動的旁觀者,讓幼兒自己發揮,對幼兒的表現也置之不理。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對幼兒戶外活動效果來講都是不利的,過度參與干預會降低幼兒的體驗感,自主性也會隨著教師的加入逐漸降低,久而久之,幼兒就依賴于教師的教學和管理,一旦有所忽略則容易讓幼兒無所適從,造成非良性的發展,甚至在幼兒活動中出現沖突、矛盾等情況,不僅實現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給幼兒帶來困擾,破壞了活動的趣味性,最終影響到幼兒自主性的提升。
在戶外活動中,為了能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教師首先要引導幼兒學會自主思考,要讓幼兒有自我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想要的是自己解決,而不是依賴教師的力量。在大多數幼兒戶外活動中,常見的問題就是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很難組織幼兒,有的幼兒不愿意配合教師的指揮,喜歡獨具一格,難以融入活動中,因此組織幼兒開始活動,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幼兒的自主性更難以實現。所以,我們需要從幼兒出發,考慮其性格特點以及心理需求,探索其學習興趣,構建一定的活動情境,營造輕松快樂的活動氛圍,從而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并在情境中提出相關的問題,很好地引導幼兒自主思考,進一步推進幼兒自主性的提升。
例如,在“親近大自然”的戶外活動中,我們組織幼兒開展自然界動植物的研究活動,為了能讓幼兒對所研究的事物感興趣,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構建了如下情境:小朋友們,今天老師來認識一下自然界的植物,大家首先想一想,在我們家里,有沒有養什么植物呢?教師從生活出發,吸引幼兒自主地思考問題,紛紛提出了自己家里養了什么花,隨后教師繼續情境的構建:“大家回答得都很精彩,在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認識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和不常見的植物,老師要給大家分配一個任務,就是每個人在參觀過后,都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植物。”隨后,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植物參觀區,通過任務的下達,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活動目標,在后期的活動中也隨機地提醒幼兒要抓緊選出自己喜歡的植物。通過活動前情境的創設,實現了“提一個問題、布置一項任務”的目標,借助這兩個目標吸引幼兒對活動的關注,同時鼓勵幼兒在活動前就對活動展開自己的想象,提高幼兒的期待值,進一步推動幼兒自主思考,從而實現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自主探究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養,主要表現在幼兒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認知產生自發地思考欲望,并且能進行自主探索和學習,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素養也是提升幼兒自主性的重要方式,對現在大多數的幼兒來講,面對新奇的事物,雖然會存在一定的好奇心,但是缺乏實踐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幼兒的潛能并不能得到充分挖掘。所以,在戶外活動中,建議教師應該學會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幼兒,營造寬松舒適的活動氛圍,并且與幼兒一起活動,一起成長,多和他們互動,發現每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然后由此出發,引導幼兒進行自我優勢的發揮。為此,教師可以在活動中發布恰當的任務,讓幼兒在任務的驅使下,一步步地完成探究的過程。另外,教師要銘記,發布的任務一定要有反饋,要督促幼兒給出結果,不能盲目發任務,也不能發了任務后就置之不理,只有教師自身上心,才能讓幼兒跟著上心,從而實現幼兒自主性的有效培養。
例如,在體驗貨物運輸的戶外活動中,我們重點培養幼兒在整體活動中的配合以及交流能力,同時,為了實現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我們鼓勵幼兒自主結組、自主選擇貨物的類型等,給幼兒充分的選擇權。在幼兒分好隊伍后,我們為幼兒講解了本次戶外活動的重點任務,就是將眼前的貨物采用一些運輸工具,運輸到對應的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自發地選擇交通工具,也可以自己分配組內的角色任務,最終可以小組完成運輸任務的時間作為評判的依據。在任務發布后,可發現他們很自覺地開始組內的討論,分別制定各自的運輸路線以及小組內的分工。在各小組準備好后,教師可按照貨物運輸的過程再次為幼兒制定不同的任務,如“孩子們,你們現在是消防隊員,要趕緊到現場救火,該怎么辦呢?”,通過任務的布置,讓幼兒在活動中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會盲目錯亂地運輸。雖然幼兒在活動中會有一些碰撞,但卻玩得不亦樂乎,并且根據不同的角色能制定出自己的合作策略。可見,教師在活動中實時地布置一些活動任務,可以有效激勵幼兒的探究欲望,并且自發地組隊完成任務,這是在幼兒戶外活動中非常良好的開端,也是促進幼兒自主性提升的有效策略。
按照幼兒自主性的特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培養幼兒的自主性,還需要從其認知出發,從思想上鼓勵幼兒自主行動、自發學習、自主創造,才能巧妙地挖掘其潛能,讓幼兒保持對活動的興趣。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在戶外活動中投放適宜的材料,激勵幼兒在戶外活動中不斷地探索和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材料的投放也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可以結合活動內容和材料特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對材料進行組合、排列、堆疊等,給幼兒提供了非常寬闊的成長空間,這非常有利于幼兒自主創造能力的培養,也是實現對幼兒自主性培養的有效途徑。另外,教師應該保持材料的豐富性和層次性,根據不同的活動類型和目標,在活動中及時地投放材料,豐富幼兒的活動體驗,同時也按照一定的層次和邏輯投放材料,一步步地推動幼兒自主性的提升。
例如,在“一日生活”戶外活動中,我們組織幼兒展開戶外生活的體驗,重點是培養幼兒的生活技能,讓其在體驗的同時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讓幼兒教育和生活有一定的連接,促進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實現。在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材料供幼兒選擇,同時在玩伴的選擇、體驗項目的選擇上都鼓勵幼兒自主發揮、自主創造。在該過程中,教師首先用“生活中常見的故事、情景等”作為活動的情境,吸引幼兒關注活動內容,隨后組織幼兒自主結組,按照活動流程體驗不同的生活場景,如一日生活中的做飯時刻、家務時刻、運動時刻等。在這些活動項目中,我們給幼兒投放了足量的材料,并且在適當的時間投放不同的材料,不斷地刺激幼兒的興趣,同時,在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增加了不同的活動目標,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獲得新鮮感和成就感,因此推進幼兒自主創造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實現幼兒自主性的提升。
幼兒戶外活動的過程也是引導幼兒學習的過程,因此在活動中,啟發幼兒自主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戶外活動結束后,教師應該組織幼兒進行活動的總結,并針對幼兒的表現展開合理的評價。在其中,教師要首先強調集體評價,針對不同小組在活動中的表現情況進行分析,對于表現良好的幼兒,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而對于性格內向,參與活動積極性比較低的幼兒要適當地予以鼓勵,提出客觀性的意見,促進幼兒整體的進步。其次,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幼兒展開個體評價,結合活動內容,讓幼兒自己發表意見,說出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和活動中最好玩的地方,充分地給幼兒表達的機會,從而將戶外活動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評價形式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體現。例如,一些戶外創造類活動,首先從評價形式上,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活動作品,并且為大家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想法,還可以讓其他幼兒上臺體驗自己創造的作品,營造積極活躍的活動氣氛,從而讓幼兒實現自主反思。此外,教師也要做好觀察和記錄,對幼兒提出的有亮點的想法,予以積極地引導,讓幼兒發現彼此的優點,同時也能讓幼兒在互相溝通的過程中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創意,促進幼兒自主反思素養的培養。其次,在評價內容上,我們應該結合具體的活動項目,設定一定級別的獎勵,如根據幼兒完成的作品進行評價,根據幼兒活動的表現進行評價,設立“智慧之星”“活躍之星”“智慧少年”等此類稱呼,從而進一步實現幼兒自主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戶外活動的有效開展對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當下社會中,很多幼兒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目前戶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過度強調活動的功能、設立死板的活動規則、干預不適時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戶外活動的效果。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應該及時關注幼兒的活動狀態,構建恰當的活動情境,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參與活動;發布趣味性的活動任務,一步步地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充分挖掘幼兒身上的潛能;并且投放科學的區域材料,鼓勵幼兒自主探究;展開對幼兒活動表現的評價,從而全面提升幼兒的自主性,進一步推動戶外活動實現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