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金華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
2019年我國國務院發布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了體育強國發展戰略,提出了以體育為核心的強國發展道路,正式開啟了我國體育事業的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出要擴大體育消費,支持各地創新體育消費引導機制,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現代體育產業體系,而體育旅游產業就屬于其中重要的新興產業,體育旅游產業中包涵了體育場館、體育賽事、體育表演、體育用品以及旅游相關的多種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綜合型產業。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暫時還處在發展中階段,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這就需要對各地的體育旅游發展、規劃進行研究與分析,提供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發展策略。
廣西在地理位置上有著十分突出的優勢,是我國西部唯一擁有濱海資源的省份,也是我國唯一同時臨海、臨邊的省份,省內山、水、海、林資源豐富,并且聚集了以壯族為主的13個特色民族,一度成為了我國體育活動的和賽事的廣泛舉辦地。近些年全國各地體育旅游發展的提出助推了廣西省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富含本地特色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也進入了廣西省的規劃之中。
在2017年我國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96個試點中,廣西省的防城港市防城區“皇帝嶺-歡樂海”濱海體育小鎮、北海市銀海區 “海上新絲路”體育小鎮成功入選,成為了廣西體育旅游——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典型示范區,為廣西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全域化發展打開了空間。
運動休閑小鎮的建設首先強調的是體育旅游的產業特色,以某一類或者幾類體育項目或體育活動為產業核心,帶動其他體育相關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共同發展,以特色產業提高發展效率;其次是運動休閑小鎮的功能特色,運動休閑小鎮的運動鍛煉、康養、旅游、休閑等功能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主要體現,而經濟回流和促進其他產業發展體現在地區的經濟與產業領域上,最重要的則是體育與旅游的功能在融合中的共同發揮。在形態特色上,運動休閑小鎮注重的是小規模的“精英化”發展,小規模的發展更可控,靈活性也更高,在初步發展階段更有利于產業發展中的不斷調整。
2018年廣西省發布了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桂政辦發〔2018〕5號),《實施意見》成為了今年來廣西省體育旅游及運動休閑小鎮發展與規劃的綱領性文件,圍繞此內容提出了“一個目標、四項原則、六大行動、八項保障措施”的發展部署。規劃到2025年,全省建成至少15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打造我國沿海岸線、邊境線的健身休閑旅游精品路線和具有本地特色的體育運動品牌,體育運動休閑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m2以上,固定體育參與人數達到2200萬人以上,達成全民健身發展目標。
2019年底,廣西體育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了廣西體育旅游發展的核心——“依托山水資源,穩步推進戶外體育旅游產業;傳承壯鄉文化,弘揚發展民俗體育旅游產業;加強開放合作,合力構建東盟體育旅游產業;促進體養融合,創新發展健康旅游體育產業;做大賽事策劃,激活引爆競技體育旅游產業”。將體育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并且要加強體育旅游產業的人才培養,尤其是高校人才,將體育與旅游兩個獨立的專業領域相融合形成新的專業知識體系,打造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新興產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
廣西的旅游資源豐富,統計至2021年底,共有A級景區至少550個,包括7個5A級景區、247個4A級景區和290個3A級景區。包涵了山地、森林、濕地、河流、洞穴、海岸等多樣化的景區地貌,桂林、北海、防城港等地都已成為了我國知名的旅游勝地。眾多的旅游資源還可以分類出地質旅游資源——被譽為“丹霞之魂”的桂林國家地質公園,紅色旅游資源——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湘江戰役遺址、百色起義紀念館等,康養旅游資源——巴馬“世界長壽之鄉”以及其余20多個全國長壽之鄉。這些旅游資源都可以作為體育旅游產業及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發展基礎之一。
近年來在廣西舉辦的體育賽事越來越多,目前共舉辦了300項以上省級和省級以上的賽事,其中國際級賽事和國家級賽事共有120項左右。其中有部分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項目賽事,如“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柳州公開賽、沙灘排球世界巡回賽、“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等,為廣西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到訪,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已經成為了廣西最受關注并且國外參賽選手最多的大型賽事,廣西的馬拉松賽事成為了國內參與城市最多的本地體育賽事,這兩個賽事都有希望成為打造廣西特色賽事品牌的體育項目之一。與東盟聯合舉辦的一系列賽事則發揮出了廣西沿邊的良好地理優勢,建立了東盟國家體育交流的良好氛圍。
由于廣西的環境、地貌多樣,氣候良好,有大量的體育項目在廣西都能夠有良好的發展空間,目前廣西具備了體育項目多樣化發展的良好局勢。除了常規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常規項目,也有登山戶外、定向越野、攀巖、山地自行車等山地項目,游泳、垂釣、皮劃艇、摩托艇、漂流、潛水、帆船等水上項目,跳傘、低空飛行、熱氣球、無人機等空中項目,還有沙灘摩托車、沙灘排球等沙灘項目。以圍繞這些頗具特色的體育項目為核心都能夠打造獨特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并且可以形成相應的體育項目基地。
廣西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設,是通過體育、旅游、休閑等發明的多元化構建,提高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內涵與價值,是現代社會發展與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時代需求。其價值首先是響應我國體育強國戰略的時代號召,打造廣西體育旅游的熱潮,助推全面健身的發展完善,提高我國國民的體育素養,對體育形成充分的認知;
其次是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在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中,海南的濱海體育旅游、黑龍江的冰雪體育旅游以及內蒙古的草原體育旅游都已經成為了優秀的成功案例,直接帶動了當地的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雖然廣西濱海旅游業發展迅速,以北海、潿洲島、防城港、桂林為主的旅游業發展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規模,但是體育產業的發展沒有跟上旅游業的腳步,暫時還處在落后的位置。而廣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來自海南、山東、廣東等沿海地區的競爭壓力,而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提出為廣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夠利用好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在休閑體育和旅游的特色為其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形成產業融合與聚集效應,釋放消費需求,引導產業結構合理、科學行進,形成新常態的區域經濟增長點;
最后是推動廣西旅游地區的城鎮化發展,城鎮化的發展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雖然廣西屬于沿海城市,但經濟發展并不像廣東一樣高度發達。在未來,形成眾多的城鎮化區域對于廣西破解城鄉二元顯著差異、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設與我國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展戰略也有高度的重合。運動休閑的發展方向也能夠不斷優化當地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推進小鎮城鎮化建設,也一定程度上紓解了周邊城市在土地、房價、環境等面向上的過渡附載。
我國首批的96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中就有廣西防城港體育小鎮(原名防城區“皇帝嶺-歡樂海”濱海體育小鎮),防城港體育小鎮以體育賽事為核心載體,融入了醫療健康、文化創意、體育賽事、濱海運動等內容,是較為典型的濱海體育運動休閑特色小鎮。
發展至今,已經開發出了中國·防城港體育小鎮、馬山縣古零鎮攀巖特色體育小鎮、河池南丹縣歌婭思谷休閑體育特色小鎮、美麗南方騎行體育特色小鎮、桂林資源縣車田鄉體育特色小鎮、柳州市鹿寨縣中渡十里洛江體育特色小鎮、貴港桂平西山泉體育特色小鎮、河池德勝拉浪生態休閑體育特色小鎮共8個獨立的具有代表性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這8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可以分為自然型運動特色小鎮、民族型運動特色小鎮、休閑型運動特色小鎮3種類別。
馬山縣古零鎮攀巖三甲屯體育特色小鎮、桂林市資源縣車田鄉體育特色小鎮、河池市德勝拉浪生態休閑體育特色小鎮是自然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其發展優勢就是當地的自然資源,包括空氣、氣候、山水環境等,徒步、自行車、攀巖等戶外拓展運動項目是核心的產業項目。
河池南丹歌雅思谷體育特色小鎮、柳州市鹿寨縣中渡十里洛江體育特色小鎮是典型的民族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依靠當地獨特的民族風俗(民族文化、民族歷史、建筑風格等)和民族體育項目來吸引游客。河池南丹歌婭思谷體育特色小鎮周邊以白褲瑤民族為主共11個少數民族,有上刀山、舞龍、踩高蹺、過火海、打腰鼓、跳板鞋舞、斗雞等民族競技體育活動,小鎮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達到50萬人次,小鎮內有健身步道、養生館、攀巖場、皮劃艇競技場、生態迷宮、網球場、羽毛球場等現代體育場地設施,也有民族體育競技場、斗牛場、射箭場、陀螺場、繡球場等傳統體育場地設施。柳州市鹿寨縣中渡鎮十里洛江體育特色小鎮的主要特色是小鎮本身是有1700多年的文化古鎮,在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成后,先后成功舉辦了環廣西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半程馬拉松賽、國際越野賽跑嘉年華等大型體育賽事和活動,并且小鎮內的體育競賽氛圍越來越濃烈。民族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是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棲息地,是我國傳統體育發展、交流的重要根據地。
貴港市桂平西山泉體育特色小鎮、中國防城港體育特色小鎮、美麗南方騎行體育特色小鎮則是廣西的休閑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其表現形式更現代化,在體育項目的融入中也有現代休閑、旅游的特色。貴港市桂平西山泉體育特色小鎮還未建設完善,但是已經舉辦了少數民族運動匯、西山浴佛文化旅游節等文體活動,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中國·防城港體育特色小鎮則是廣西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發展與建設中的重點工程,是我國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培育項目,也是典型的濱海體育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防城港體育小鎮舉辦的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國際越野挑戰賽、國際帆船賽等大型品牌賽事,吸引眾多國內外、東盟多國家體育愛好者的前來打造出的體育+賽事+產業融合發展機制,構建了以特色小鎮為平臺載體的“產業生態系統”,成為了廣西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的示范區。美麗南方騎行體育特色小鎮內建設了太陽谷體育園、和美航空飛行基地、胤龍馬術俱樂部、水上摩托汽艇訓練基地、萬駿城卡丁車俱樂部等運動休閑項目,并且被評為了廣西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具有較強的現代體育風格。
雖然廣西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初具規模,但是后期的發展速度和趨勢還暫不明朗,根據國內外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成功發展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發展策略以供參考。
現代互聯網對人們的影響十分巨大,大多數人在選擇去何地旅游時,都會在網上先進行查閱,這時候會體現出互聯網在體育旅游產業發展上的優勢,在網絡化、信息化的手段下對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進行包裝、宣傳,甚至是在小鎮建成之前進行大規模的預告,都能夠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小鎮的宣傳與推廣中,要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積極創新,尤其抓住青年一代的審美品味,能夠在宣傳中產生巨大的反響。
廣西擁有眾多的體育與環境資源,在當前的發展中,仍有較多項目和地區還未開發。尤其是在沿海地帶,擁有良好的水上項目和沙灘項目的開展條件,可以完全圍繞水上項目和沙灘項目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以沙灘排球、沙灘摩托車、游泳、沖浪、水球等作為核心運動項目。但是在建設前必須對當地的水資源和沙灘資源進行整頓,確保環境優美,適宜人們的休閑、度假,打造良好的運動休閑小鎮口碑。
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是廣西體育旅游產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建設與發展中加強各小鎮之間的聯系,打造廣西本地的體育旅游品牌無疑是提高全域化發展的重要手段。以品牌內容的多樣性和品牌的高質量來加強游客的消費黏性,這將會有效提高廣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幫助廣西省內各區域快速完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設。打造本地特色的體育旅游品牌不只體現在旅游上,還可以延伸到其他體育產業上,例如,體育用品、體育服裝、體育賽事、體育培訓等,都能夠在品牌效應下被帶動,形成產業鏈的良好發展。
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完善的運行機制和高質量的服務能夠保證產業的長效化發展,這需要在建設與運行中有大量的專業人才參與,現階段廣西乃至全國的體育旅游產業都大量缺乏專業人才,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中,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為產業長期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在人才培養上,高校是重要的人才輸送渠道,企業能夠提供大量的交流與實踐機會,相關研究機構則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加強各方的聯系,共同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廣西高校要以培育復合型、全能型的體育旅游人才為目標,提高人才輸送效率,為體育旅游產業的長效化發展做好支撐。
在體育強國戰略的推動發展下,廣西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與充足的發展空間,在長期的發展中需要提高運動休閑小鎮的建設速度與發展深度。以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為發展新思路,利用好廣西的多種資源,打造出具有廣西特色的體育旅游品牌,完善體育旅游人才培養機制,創建廣西體育旅游發展新模式,完善體育強國的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