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子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日趨成熟,使學校方面對初中學生體育耐力訓練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標準。與此同時,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影響,學生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使初中階段學生肥胖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目前已成為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的難點問題及熱點問題。并且,從初中階段肥胖學生角度來看,其自身機體素質狀況不僅會直接影響體育耐力訓練質量,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升學選擇及錄取結果,甚至阻礙學生個體長遠發展。由此可見,無論立足于體育教學角度,還是學生自身發展角度,均需要強化肥胖學生耐力素質方面的訓練力度。鑒于此,本文針對“初中肥胖學生耐力的體育訓練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耐久素質是衡量人類機體素質的一大重要指標,往往被稱為“耐久力量”或“支持力量”,是個人體育運動過程中開展持久性訓練所體現的自身耐力水平,而經常性參加耐力素質訓練,不僅能有效鍛煉個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及呼吸系統,而且還能大幅度提升個人抗疲勞能力,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群體來說,高度重視體育教學中耐力素質訓練,能大大增強機體素質及抵抗力,有助于培養其吃苦耐勞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及品格。結合初中階段學生機體素質抽查結果可發現,班級肥胖率高達33.51%,側面證明初中階段學生機體素質呈現出直線下降的狀態。
同時,從目前我國初中階段體育教學情況來看,普遍存在各個項目學生運動水平一般的問題,包括立定跳遠、1000m跑步、男生引體向上及女生仰臥起坐等,說明初中階段學生耐力素質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對學生個體長遠發展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由此可見,結合初中階段學生年齡的特殊性及對體育教學質量的影響,適當強化肥胖學生群體耐力素質方面的訓練力度,側重于糾正其原本對耐力素質訓練的錯誤認知,培養其正確的鍛煉習慣,幫助學生切身感受體育鍛煉所產生的樂趣,樹立其體育鍛煉的信心,進一步深化耐力訓練方法的研究進程,使耐力素質訓練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為促進初中肥胖學生耐力素質水平提升提供有效幫助。
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初中階段學生普遍為獨生子女,且獨生子女占據的比例相對較高。換而言之,父母對初中階段學生的期望值較大,過于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對學生機體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特別是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于作息習慣及生活節奏呈現出不規律的狀態。再者絕大多數家庭無法合理協調睡眠、飲食及運動三者間的關系,不僅會導致學生機體內脂肪大量沉積,而且還會加重學生呼吸系統及血液循環系統的負荷,甚至存在引發各種疾病的可能,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機體素質。
從初中階段肥胖學生角度來看,大多數學生對于自身機體狀況的認知相對模糊,無法從根源上認識到廣泛參與體育耐力訓練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難以厘清自身機體臟器負荷過重與體育耐力訓練接受程度過低間的關系,直接影響體育耐力訓練的成效。同時,肥胖程度越嚴重的學生對于自身機體耐力值的期待及自信心越低,極易對體育耐力訓練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及畏難情緒,再者部分肥胖學生即便廣泛參與體育耐力訓練,但是具體活動期間過于看重個人興趣愛好,以至于所選擇的體育項目過于單一,難以達到均衡發展機體素質的目標,甚至會打消肥胖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及熱情,從而難以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耐力素質水平。
應試教育理念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影響較為深遠,即學校內所有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均與學習成績間相互掛鉤,如果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間出現時間安排的沖突及矛盾,則極易產生無形之中剝奪體育鍛煉時間的問題。由此可見,初中階段所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相對不足,呈現出持續被“壓縮”的狀態,是導致體育耐力訓練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時,部分肥胖學生對于體育耐力訓練的了解程度相對有限,例如,對于耐力素質提升的途徑了解不充分,甚至科學鍛煉方法的掌握程度遠遠不足,不止直接影響體育鍛煉成效,更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無法培養其體育鍛煉習慣。
如前所述,初中肥胖學生體育耐力訓練現狀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便需優化初中肥胖學生體育耐力訓練的方式方法。總結起來,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肥胖學生群體自身機體素質較差,說明體育鍛煉對于其而言,是一項相對艱巨的挑戰,如果學生自身鍛煉信心及興趣不足,則難以保證其機體素質的鍛煉效果。因此,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相關初中體育教師高度重視耐力訓練環節,主動與學生及其家長溝通交流,了解其基本情況,給予其情感層面的支持及鼓勵,善于發現學生的學習優勢,及時肯定其鍛煉成果及進步,有助于樹立學生鍛煉信心。例如,多多使用“有進步”、“不錯”等鼓勵性語言,盡量規避負面消極的情緒及語言,持續豐富耐力訓練內容,尤其是室內訓練期間,利用播放教學視頻的手段,重點宣傳運動員的個人事跡,全方位展現運動員堅韌不拔的品質及精神。
同時,充分發揮運動員的引領作用,真正意義上做到感染學生及改變學生,促使其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參與各種體育鍛煉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始終遵循循序漸進的理念及原則,提升學生的耐力素質,盡量為學生創設充分自由的鍛煉時間及空間,不得脫離體育鍛煉的要求及標準,結合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體育鍛煉方案,盡量豐富現有的體育鍛煉形式,例如,興趣小組或俱樂部等。此外,日常教學期間,側重于糾正及改變學生原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培養其健康的生活作息,進一步協調睡眠、飲食及運動三者間的聯系,有利于激發其訓練潛能。
舒適和諧的教學環境,能有效緩解學生訓練期間產生的畏難情緒及心理壓力,極大程度上減輕肥胖學生群體對耐力素質訓練的恐懼感,促使其學習壓力向鍛煉動力轉變。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相關初中體育教師注重利用周圍校園環境,側重于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以跑步訓練為例,通過豐富跑步訓練內容的方法,即改變原有的跑步路線,例如,將原有的跑步路線改為各種圖形路線,大大增加跑步訓練的趣味性。同時,定向越野跑步項目不同于普通跑步項目,具有趣味性、知識性、競技性及健身性等鮮明特點,是深受學生群體喜愛的跑步項目,而將其與體育耐力訓練相結合,能充分發揮其應用優勢。
當下我國初中體育耐力素質訓練普遍存在過程枯燥及形式單調等問題亟待解決,不止無法調動學生廣泛參與課堂活動及課外鍛煉的熱情及積極性,更存在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問題的可能性。為了達到預期的耐力訓練效果,相關體育教師勢必需要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內體育器材及設備為前提條件,有選擇性及有目的性開設一系列輔助性運動項目,并且所有運動項目注重兼顧趣味性、豐富性及多樣性,強調突出其娛樂性質,有助于形成適合學生個體長遠發展的耐力素質訓練模式,不僅能保證耐力素質訓練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機體素質。
以跳繩運動為例,屬于常見的運動項目,對于學生機體損傷程度較為輕微且兼顧娛樂性及趣味性,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協調性,而且還能有效放松其肌肉,并大大提升學生的耐力素質水平。而在具體教學期間,教師定期組織跳繩運動訓練,利用兼顧娛樂性及競賽性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耐力素質。同時,結合學生個人興趣愛好,選擇無氧或有氧的跳繩方法,鼓勵其自主發揮,以保證其個人舒適度為前提,選擇適宜的跳繩形式完成鍛煉,能極大程度上緩解其運動壓力,真正意義上做到全面放松身心。此外,嚴格規定跳繩運動的時間,明確要求學生盡量于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訓練量。
受初中階段學生機體素質自身差異性的影響,客觀上要求相關初中體育教師立足于學生機體素質的實際情況,始終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理念,大力推行分層教學模式,并且以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為前提,積極組織基礎性訓練,向學生提供相應的練習指導,盡量于獨立發展空間內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做好教學成果的檢查工作,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確保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初中階段肥胖學生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機體素質,甚至會累及學生的升學選擇及后期錄取,阻礙學生個體長遠發展。因此,相關初中體育教師需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全面分析肥胖學生耐力訓練的現存問題,豐富耐力訓練的形式,包括無氧運動及有氧運動,側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心態及運動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堅持不懈及吃苦耐勞的個人品質,并鍛煉學生的個人意志力,進一步消除肥胖學生對耐力訓練的恐懼感,使肥胖學生身心素質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