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主持人: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許幫正
·主持人語·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與發展性等特點。課程內容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從物理內容、實驗探究、跨學科實踐三個方面設計學習主題,旨在引導學生格物致理、知行合一,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優化教學方式,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開展研究性、項目化、合作式學習。新時代的育人要求需要廣大物理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探究教學、項目學習的實踐,依據素養目標指向,重視實驗探究,挖掘實驗的育人功能,厘清物理概念建構的層級,以序列化的實驗探究項目為載體,以“探究行為”為核心學習行為,格物致“理”,“知”“行”合一。
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許幫正老師帶領團隊歷時5 年實踐推廣,構建了“單元設計視域下初中物理探究教學實踐模型”,提出了“單元設計為路徑,項目設計為任務載體”的實踐觀。本專題結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案例,闡述基于課標、教材和生活的實驗項目設計途徑,總結基于學科關鍵知識和能力、利用實驗探究和模型建構完成實驗項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