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關小學 毛慧
英語是小學時期的重點學科之一,教育新形勢下教師必須在轉換自身傳統思想,對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的優化與創新,科學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他們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探索知識的內涵,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設備,將遠程網絡教育資源有效整合,豐富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教學均衡化目標,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信息技術最大的特點是能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前提下傳遞信息、組織活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使用信息技術展開遠程網絡教育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學生能在優質資源引導下產生對英語知識內涵的探究興趣,在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同時遠程網絡教育真正做到了將學生視為主體。使用線上線下交錯的互聯網平臺拓展教學,教師實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累積更多知識,深化英語意識,提高英語核心素養。此外遠程網絡教學還能將抽象知識生動化,展示豐富的圖片、視頻,維持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熱情,在最大程度上深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教師借此機會也能實現自我提升,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僅強化了英語素養,還能掌握正確且高效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技巧,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由于中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大部分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都倍感吃力。不僅如此,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環節常以自我為中心,長期占據著課堂的主導位置,長此以往,處于被動學習地位的學生也逐漸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在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夠,聽得多、說得少、看得多、做得少,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下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也遲遲無法提升。仍有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仍舊以分數為定論,忽略了其全面發展趨勢。同時,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并未及時掌握所學知識,在課后也沒有相關渠道幫助其進行鞏固復習,久而久之形成死循環,影響其知識的累積。基于以上幾種情況,小學英語課堂質量無法提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阻礙其全面發展進程。因此,采用整合網絡教育資源的方式,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迫在眉睫。
為強化整體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師首先需進行自我反思,轉換傳統教育觀念,注重推陳出新,充分利用好現有信息設備的教育功能,豐富課上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興趣的基礎上自主探究知識,師生、師生之間通過有效互動共同構建高效課堂。此外為適應教學模式深度優化改革的需要,教師還可以使用網絡資源強化師資力量,在網絡平臺上尋找更多與教學主題相關的音樂、影視資料,還可以打破時間、空間束縛進行直播授課,既能保證教學有效性,又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展示自我,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受不可抗力影響的前提下,教師可以使用高清會議系統構建課堂,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之感,并設計一些線上的互動小游戲,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強化整體教育效果。教師對網絡資源的靈活運用從全方位優化了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既做到了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保證了課堂互動的有效性,展現英語教學的價值,讓學生在樂學狀態下得到綜合素質的發展。
小學是英語教學的啟蒙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的教學目的不應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用法,而是讓他們在產生英語意識的前提下明確知識內涵,并能將所學運用于不同的情境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綜合素質的發展。傳統英語教學忽視了學科的交際性特點,教師習慣性地照本宣科,教學形式化嚴重,學生在課上缺少思考和交流的空間,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明顯降低,影響整體學習效果。教師在課程改革期間首先需深度分析課程內容,明確知識重難點,在此基礎上合理利用線上網絡資源制作微課視頻、趣味PPT 等,并利用線上互動軟件設計多元化的互動游戲、競賽,讓學生能在理解所學知識內涵的基礎上靈活掌握其應用技巧,并在多元資源的引領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習效率。此間教師可以合理使用CAI 課件,將文本、圖像、動畫、音頻等同步展現,在師生之間構建起思想溝通的橋梁,也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新課程改革期間,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良好習慣,在自主探索、自我展示的過程中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即使所處空間不同,教師也應利用線上交際軟件鼓勵學生使用微博、微信等線上交際軟件,讓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將自己接觸的英語知識、看到或聽到的信息以Vlog 等形式上傳交流平臺,由此將個體的學習與集體交流完美結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結構的認知能力,同時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量。在此期間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的自我展示內容,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社會實踐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遠程的形成式評估,在正式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些指向性的引導,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In a nature park”單元,教師在對課內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后,為學生布置課后實踐探索任務,要求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地自然公園參觀,并將參觀心得以圖片、文字、視頻結合的形式展示在公共社交平臺上。學生通過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技術完成自我監控、自我展示學習工作,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深化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增強環保意識、做好自我反思工作,還能從更深層次理解課內所學知識的內涵,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 grass、flower、lake、sky、cloud、mountain 等自然景物,在自我展示的過程中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同時學生在欣賞其他同學所分享的內容時會積極思考問題,進一步提高知識理解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用習慣,讓他們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將英語交流常態化,無論是面對面對話,還是互聯網互動,都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平臺。比如,組織線上遠程交際活動,讓學生線上自由分享心得感悟,讓他們能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在激烈的辯論中與其他同學產生思想的碰撞,同時能生成對知識深入探索的欲望,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學習英語知識、應用英語語言,由于是線上互動,學生心態會更加放松,他們能針對某一觀點提出自己最真實的看法,并在尊重他人觀點的前提下參與多元討論,分享自己的思想。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微博等社交軟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線上組建虛擬團隊,遠程互動溝通,各抒己見地討論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搜索相關素材,開闊眼界,最終在信息素養提升的前提下提高團隊寫作效率,實現思維品質與交際能力的同時發展。
英語是一門世界通用語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講解教材內的固定知識,還應在樹立現代化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將課程教育與國際網絡接軌,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平臺,深化他們的英語意識、跨文化思想,從而在自主探索、交流互動中自然理解知識內涵,透過文字看透語言知識的本質,提高整體英語水平,為后續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利用國外學習網站,利用實時互動、線上教學的方式完成課堂的構建,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平臺、自然創造英語學習環境,從而保證他們學習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在遠程互動中始終保持積極交際、勇于探索的學習狀態,及時獲取相關信息,熟練掌握基礎語用技巧,同時能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深入理解知識內涵,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學習水平,最終在遠程線上互動中養成良好語用習慣,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例如,教授人教版六年級上冊“My weekend plan”一單元時,教師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交流習慣,增強他們的語感,可以將教學平臺無限擴大,授課期間與英國學生進行線上互動,讓本班學生向對方分享自己對周末生活的安排,在最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在此期間能熟練掌握重要短語see a film、take a trip、go to the supermarket、visit my friend等,也能分析對方的語調、語音,從而提高對語用技巧的掌握能力,最終在自然交際的過程中得到核心素養的發展。
小學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應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能學有所得,在掌握課程基礎內容的前提下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其間教師應靈活使用信息技術完成課堂構建,將英語教學與信息操作完美融合,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為他們設置多元化的互動游戲,將枯燥英語教學生動化、立體化,在此期間學生真正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能在自我監督的前提下參與游戲活動,師生、生生之間自然形成多向互動,同時無論是性格內向還是日常表現活躍的學生都能放松身心,保證他們在興趣的基礎上完成知識探究任務,實現個性化發展。將英語知識與互聯網技術巧妙結合后,教師可組織線上接龍、分組任務、動畫模仿等任務,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不斷實現自我提升,得到思維創新、語言交際、文化素養的同時發展。
教師為強化整體教學效果還可以合理使用有線電視網絡、互聯網技術在線搭建云課堂,為學生居家學習提供便利,對教學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提升教學效果。在此期間教師可采取遠程視頻會議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其畫面直接傳播功能優化課堂,將多元知識點以更加清晰、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教師能更好地監督學生,及時掌握他們的聽課狀態,師生之間自然進行友好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遠程教學有效性。除此之外遠程視頻會議還呈現不限制人數、共享主持人屏幕、錄制視頻等優勢,適合在全班范圍內進行研討式教學。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他們能在教師引導下對所學內容產生深度探究欲望,主動與教師、同學建立合作關系,及時交流學習感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汲取他人的學習經驗,最終在自主學習狀態下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處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以加強詞匯記憶為主,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時常以抄錄單詞—默寫單詞—默寫句子的形式開展,這樣的作業布置形式較為單一,機械化的積累模式也不利于學生英語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及時完善教學理念,將英語知識與互聯網技術進行巧妙融合,豐富拓展作業組織形式,使學生通過多樣化的英語作業得到訓練,使其不再懼怕英語學習,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以英語作業布置為例,教師可整合網絡資源,為學生構建單詞闖關的作業任務訓練。教師將每單元所學詞匯進行總結,設置不同任務模塊。例如,針對第一單元的單詞,教師可設定為“單詞考考考”板塊,給定出漢語意思,讓學生填寫英文。在第二單元單詞練習時,教師適當轉換形式,設定“障礙跳躍”,將單詞中重點字母抹去,當學生在填寫正確字母后即刻前進。通過這樣富有趣味性的作業模式,學生能充分激發自身學習熱情,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不僅如此,在學期結束放假階段,教師可利用遠程網絡的便利為學生創設“英語練練練”軟件,當學生在完成課內英語作業后,可前來軟件中進行闖關打卡,通過完成不同關卡的學習任務積累分數值,利用分數值收獲不同獎品。通過遠程網絡教育資源的便利,豐富多彩趣味十足的作業形式也能使學生重燃英語學習的斗志,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后續開展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方式也在進行創新變革,教師合理使用遠程網絡教學模式完成課堂的構建,徹底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靈活應用教學資源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最優質教學服務,以小學英語學科為例,教師在深入分析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精心選取線上資源、組織互動游戲、構建優質教學平臺,從而強化教學效果。學生在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的過程中能養成良好習慣,從而強化英語核心素養,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