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麗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齊齊哈爾市是一個農業大市,為齊齊哈爾市規劃和設計電子商務平臺能夠促進該市農業經濟發展,保證齊齊哈爾市農業經濟發展有助于推動黑龍江省乃至全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強化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托于“互聯網+”理念轉變農產品供給模式,最終形成“互聯網+農業”的新型格局。 結合齊齊哈爾市各個農村地區的農產品供給模式來看,多數地區都開始重視借助互聯網進行農產品的推廣和銷售,需要注意的是,在現階段缺少適合齊齊哈爾市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因此,本文立足于齊齊哈爾市規劃和設計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以期推動其經濟發展。
本文以“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依托,基于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銷售和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規劃和設計適合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銷售的電子商務平臺,致力于解決區域性農產品銷售問題,實現“興邊富民”的經濟發展目標。
《“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均要求大力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大線上線下互動,因此,規劃和設計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是大勢所趨。 通過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劃和設計,農戶可以將自家生產的農產品放到平臺上去宣傳、推廣和銷售,擴大了齊齊哈爾市農產品的銷售市場,有效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益,提高了當地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立足電商興農、服務齊齊哈爾市農業經濟發展,助力精準扶貧以振興東北農業經濟發展,基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為齊齊哈爾市農產品設計和規劃電子商務平臺,以促進齊齊哈爾市農產品的網絡推廣和在線銷售,實現“興邊富民”的經濟發展目標。 同時為黑龍江省其他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劃與設計提供借鑒參考,達到以點帶面振興東北農業經濟發展的效果。
第一步:設計調研問卷對經營主體和消費者主體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態度和意愿開展調查研究;第二步:規劃適用于齊齊哈爾市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第三步:設計適用于齊齊哈爾市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第四步:測試和優化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第五步:電子商務平臺投入使用。
3.1.1 齊齊哈爾市農產品豐富
齊齊哈爾市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鏡泊湖人參、克山馬鈴薯、克山大豆、拜泉蕓豆、訥河馬鈴薯、甘南葵花籽、依安蕓豆、富拉爾基溫水大米、甘南小米、查哈陽大米等都獲得了一致好評,為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3.1.2 國家和政府政策支持
國家和政府大力支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并頒布了一系列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和文件,如《關于開展2018 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多項文件中明確指出,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齊齊哈爾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積極籌備農村電子商務工作,從資金和技術上支持建設和完善適用于齊齊哈爾市本地農產品宣傳和推廣的農產品平臺,助力齊齊哈爾市農產品的銷售和推廣,進而穩步提升農民收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振興齊齊哈爾市經濟發展。
3.2.1 地理位置偏遠
齊齊哈爾市位于東北偏遠地區,相對比較閉塞,信息和交通不夠發達,地方特色農產品推廣范圍不夠廣,迫切需要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以及電子商務平臺將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因此基于大數據技術規劃和設計齊齊哈爾市電子商務平臺迫在眉睫。
3.2.2 農產品生產規模小,生產零碎化
齊齊哈爾市農產品種植及生產規模小,且比較零碎,農產品生產及管理標準不夠統一,進而導致農產品的質量標準不統一,有些農產品不符合平臺銷售標準,影響農戶的經濟收益。 有些農產品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容易腐爛、變質,嚴重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影響消費者對電子商務平臺的評價效果。 因此,制定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和農產品電商平臺對農產品的準入制標準至關重要。
市場潛力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更加注重健康飲食問題,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從農產品的口感、品質到包裝都是農產品銷售的核心競爭點,只有抓住市場供求變化的趨勢,意識到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才能占領更大的市場。
3.4.1 電子商務平臺監管不到位
農產品的網絡化銷售有開放性、普適性等諸多優勢,但也涉及知識產權、個人隱私等方面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部分農產品企業利用法律盲點打擦邊球,以嚴重損害消費者正當利益為代價盲目地追求經濟效益。同時,平臺支付標準不統一導致了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問題。 此問題嚴重影響了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 除此之外,平臺上一些商家為了獲得靠前的銷售排名和口碑,利用不正規的方式進行炒作,加深了消費者對電子商務平臺的懷疑。
3.4.2 農業生產者缺乏電商思維
首先,農產品的賣方大多是農民,缺乏對電子商務平臺的認識,缺乏通過互聯網銷售農產品的思維,進而導致銷售過程中的各種風險。 其次,農民對電子商務平臺缺乏了解,出現了大量的中間商,從生產-銷售環節中謀取暴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民的利潤。 最后,農業生產者的傳統理念也是需要轉變的,對于傳統營銷模式,大多數農業生產者是持否定態度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平臺的發展。
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是一個基于Web的多用戶軟件平臺,該平臺包括農產品子系統、消費者子系統、物流子系統和協會管理子系統4 個部分。 4 個部分的功能如下:
農產品子系統主要用于齊齊哈爾市特色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農民可以在此平臺上上傳農產品信息,包括圖片、文字、特色、賣點等,全國各地消費者都可以通過此平臺了解并購買齊齊哈爾市本地特色農產品,一方面打破了線下農產品交易的地理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齊齊哈爾市特色農產品的目的。
協會管理子系統以齊齊哈爾市電子商務協會為依托,重點發揮市場調控作用,一方面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有效指導農戶科學種植,避免過量、盲目種植導致供過于求而浪費資源,進而影響農民經濟收入,影響齊齊哈爾市地方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協會管理子系統中的電子商務協會會對平臺中的產品審核并實施準入制,符合要求的農產品才允許進入平臺進行銷售,為平臺的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物流子系統將第三方物流平臺引入該電子商務平臺,能夠有效減少農產品從賣家到買家的中轉時間,減少農產品物流成本,同時為買家和賣家提供便利,能夠擴大交易量和成交量。 另一方面,農產品通常容易腐爛,不適宜長期儲存,物流子系統的引入能夠有效避免該問題,減少農產品的腐爛量,提高農戶的經濟收益。
消費者子系統致力于振興齊齊哈爾市地方農業經濟的同時,實現以點帶面,將東三省有特色的農產品都吸引進來,參與進來,形成品牌戰略,達到共同富裕,從而促進東北區域地方經濟發展。
4.2.1 市場情況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網絡購物的發展和普及,電子商務平臺應用越來越廣泛。 將電子商務平臺引入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銷售和推廣勢在必行,能夠有效助推地方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益,通過實際應用發現,電子商務這一新的銷售模式為農產品的銷售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提高了農產品生產者的收入水平[3]。
4.2.2 社會效益
以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的形式,通過互聯網連接供需雙方,消除了傳統交易模式的諸多弊端,實現了信息互通、方便快捷。 齊齊哈爾市廣大農民的產品能夠適銷對路,更好更快地走出東北,銷往全國各地,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同時,依托“互聯網+”,將有助于為齊齊哈爾市地區農產品種植區帶來新的思路,轉變農產品銷售的思想觀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生產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
隨著現代化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普及,齊齊哈爾市農產品銷售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農產品銷售的方式越來越普遍,因此,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劃、設計及完善越來越重要,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需要不斷完善,進而為齊齊哈爾市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