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烺
公共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養等的基本途徑,對于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2020年,教育部陸續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英語、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物理、化學10門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完善了職業教育國家標準體系,為深化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改革、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堅持立德樹人,提煉學科核心素養,明確質量標準,發揮育人優勢,彰顯職教特色,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與新時代特征。新課標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和學生實際,確定了可測量、可檢查的學業質量標準,以質量標準引導職業學校、授課教師向課堂要質量,保證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與原有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教學大綱強調知識技能的掌握、注重教師的傳授不同,新課標更加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新課標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應該具備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軸,立足中等職業學校實際及培養國家未來合格公民的現實需要,以標準規范引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材、教法改革。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對公共基礎課程實施與評價提出了明確要求,學校應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依據方案和新課標,統籌專業教學標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貫徹執行,開齊國家規定的公共基礎課程,開足規定學時。為使新課標更快、更有效地落地,首先要面向公共基礎課教師開展新課標培訓,圍繞新課標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推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其次,要進一步加強中職學?;A能力建設,更好地滿足公共基礎課程教學需求,建設智能化教學支持環境,創新服務供給模式,服務學生終身學習。最后,要對接新課標中明確的學業質量要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豐富評價形式,精心組織基于標準的學業水平測試。
江蘇省基于新課標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組織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指導方案,為開展新課標培訓、加強公共基礎課程教研、依據新課標做好考核評價提供了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的指導。指導方案的推廣與應用,有利于增強廣大中職學校教師的標準意識,有利于引領職業院校打造關注質量、注重素養、促進學生發展的專業教學新生態,有利于共同探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助推職業教育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