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上饒中學,江西 上饒 334099)
互聯網技術正在影響著各行各業。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不斷應用實踐,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作為“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一種新型的視頻教學技術,在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年教師大都剛從學校畢業或在教師崗位上任教時間不長,他們對課程理念、教學方法的認知還大多停留在知識層面,缺乏對教材體系、課堂管理、學情資源等方面的認知。因此,以學習促成長成為青年教師的當務之急。聽課不僅是教師重要而常規的工作,還是青年教師學習借鑒他人課堂教學優點、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水平、促進自身專業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聽課不僅要聽本校優秀教師的課,還要主動尋找大量其他學校、區域,甚至是外省名校優秀教師的精品課程。
開展聽評課活動,是實現課堂教學改進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對青年教師而言,有效聽課、評課活動的開展,是促進其專業成長的必要條件。磨課能夠優化細節處理,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學情,塑造個性風格,最終打造高效課堂。評課是對課堂教學得失及其原因的分析和評價。青年教師授課結束后,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評課環節。首先是青年教師的自我評價,每一次評課活動后青年教師的自我評價,可以促使他們對自己備課、磨課、上課的整個過程進行系統梳理,并且以一定的邏輯方式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全面的自我反思過程,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接下來是聽課教師的指導和點評,在青年教師反思的基礎上,指出授課教師存在的優缺點,幫助他們總結經驗、發現不足,明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校本教研是以學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具有時空靈活、形式多樣的特點。它可以縮短教師專業成長的周期,使教師的專業成長由自發轉向自覺,由個別轉向群體。這種模式具有針對性,結合校情,落腳點在具體教育實踐上,跨越了理論與實踐的鴻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學研究讓教師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校本教研能促進教師成長是不用爭辯的事實。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可促進青年教師教育理論、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提高。
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是一套集常態化錄制、遠程直播、在線點播、在線教研、專家評價、數據分析、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數據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系統。該系統在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大優勢。
云錄播系統使教研活動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區域內的骨干教師和優秀教師集中到平臺內,在共同搭建的區域內靈活多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成長。專家使用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遠程評課,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改變了傳統評課模式,拓寬了教研活動的時空,提高了教研活動開展的效率,對于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科素養、學科教學能力及教育品行的自然顯現,高效的課堂教學大數據分析能夠幫助師生完成學習行為的高效記錄和智能分析。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能針對教師的授課過程自動、智能地提供客觀的課堂教學評價數據,使得課堂評議有了證據支撐,課堂評價更及時、更科學,從而更有效地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云錄播系統匯聚了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錄,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優秀教師的精品課程學習資源,讓教師“足不出戶”就能坐擁名校名師的優質教育資源,方便迅捷地觀看名師課堂實錄,感受名師課堂的魅力,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助力區域內建立精品課程資源庫?;谙到y,可以開展賽課、公開課、視頻課展示等活動,利用云錄播系統中的資源管理平臺將全市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匯聚、整合、共享,為青年教師提供免費、優質的學習資源,提高教師備課、上課的效率和質量,對于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助力學校有效開展“每周一研”常態化教研活動。聽評課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學校傳統教研活動一般安排在每周固定時間(一般是2個課時)進行,每次教研活動安排一位老師被聽評課,青年教師被聽評課的頻率相對較低。但有了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后,可以安排每位青年教師每周在錄播教室上一節公開課,聽課教師可以自主選擇地點、時間在系統內聽評課,或在固定的教研活動上集中對本周上公開課的所有老師進行評課,這樣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師被聽評課的頻率。同時,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自身具備的相對客觀的“指標”“量表”等數據,提高了課堂觀察的便捷性、紀實性,能給聽課教師提供課堂評議的證據支撐。青年教師只有在頻繁被聽評課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完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才能更有效、更快速地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助力開展區域網絡教研活動,構建區域教研共同體,通過“示范引領—區域互動—整體推進”的區域教研活動,探索區域教育教學研究新模式、新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研管理部門基于云錄播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可以真正突破地域和時空限制,有效便捷地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區域教研活動,如專題研討、同課異構等。每次區域教研活動,只需組織管理人員在系統內創建活動,安排好參與人員和時間,便可以為所有教研人員開辟參與活動的通道。相較于傳統教研方式費工費時、消耗組織者和教師很大精力及教研活動資源不便保存、共享等缺點,基于云錄播系統的區域網絡教研方式真正實現了超越時空的個人反思和團隊交流,能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