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娟
國家制度,是定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歷史長河摸索前進,經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統一戰爭等歷史進程,建立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發展的趨勢,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戰中,全國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全局,始終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及時果斷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成功復工復產,取得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局面[1]。中國是全世界最早發現新冠病毒的國家,是最早防控疫情最成功國家之一,也是全球疫情以來經濟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中國防疫過程和結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效率和中國力量,讓中國人民享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帶來的福祉。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布爾什維克的槍聲不僅締造了蘇維埃社會主義,還響徹中國大地,將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陳獨秀、李大釗等一大批文人志士受此洗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凝結了中國的希望和未來。從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高政治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大優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2]。回顧歷史,對比國內外狀況,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擺脫屈辱,頂天立地地站起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發家致富,安康幸福;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讓中國崛起富強。因此,第十九屆四中全會黨代會將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立為第一位顯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黨的百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在未來的征途上,我們要百分之百地堅持黨對建設發展國家的全面領導,不斷改善黨的領導,不斷使黨更加科學、更加民主,提高依法執政的水平,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協調各方[3]。
這場新冠疫情防控戰,從頭至尾都是在黨的領導下統一部署,有序進行,主要表現為:一是在疫情發生之際,我國正值春運,人口流動性激增,各大交通樞紐城市中轉人口流量達到上千萬。我黨在知悉了疫情傳染帶來的嚴重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基層黨組織在第一時間及時采取封城之策,遏制疫情的傳播途徑,將疫情牢牢控制在小范圍之內,為救治患者和研制藥物研發疫苗爭取了有利的時間[4]。二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基層黨組織積極發揮戰斗堡壘的作用,認真執行中央的決策,本著對每一個人民負責的態度,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將疫情防護事項宣傳到每一個公民,并積極動員群眾,凝聚發揮群眾的力量鑄成嚴密的防控墻,做好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三是在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防控戰期間,廣大共產黨員積極自告奮勇前往疫情一線與重疫區,沖鋒在前,哪里有新冠疫情,哪里就有心系人民無所畏懼的中國共產黨員,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擔當與責任,在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大大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領導的信心[5]。
馬克思主義是世界上首次創立的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體系,歸根到底是為全人類求解放的理論。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是創造和書寫歷史的主體,是真正的英雄[6]。用歷史唯物主義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史,就會得出積厚流光的中國發展史是由每一位偉大的中國人民共同書寫的,中國真正的英雄必然是中國人民的正確結論。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在探索中國革命的基礎上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思想;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建設和改革的基礎上形成了“共同富裕”的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共產黨人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是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共產黨人提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更堅定地肯定了人民的主導地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原則,要做到一切發展為了人民,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進人民福祉和發展人民民主,一切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與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的講話主題緊緊圍繞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國家的力量和未來依托于人民的信心,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為中國的發展,世界的發展以及整個人類的文明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大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便以為中華民族謀幸福和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真正的難題,使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7]。
在這場新冠疫情防控戰中,中國共產黨用實際行動再一次夯實了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始終堅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盡最大能力防止更多的人民感染病毒,使更多的人民得到及時充分有效地救治,新冠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必須要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打贏甚至打得漂亮[8]。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及各地方政府迅速建立疫情防控網絡,各級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充分調動群眾,最大可能地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建起堅實的疫情防控墻;面對疫情蔓延,黨中央以雷霆之勢火速建立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最大限度收治感染者,并從全國調集醫務人員救治患者;武漢物質資源不夠用,全國各地向武漢運來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和大米、蔬菜等生活物資,全國各界人士包括海外人士紛紛為武漢捐款捐物,全國黨員為武漢捐款。在疫情防控期間,黨時刻以人民的利益出發,設身處地地為人民著想,建立起疫情實時進展網絡,通過各種方式及時高效地與人民共享疫情實時進展信息,共享防疫知識。面對群眾利益,中央政府實行財政兜底,全額承擔所有新冠患者的治療費用;對所有疑似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真正做到了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對人民負責到底,發展成果由人民盡享[9]。
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黨和人民多年探索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產物,立足于中國國情,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服務于人民利益,與時俱進。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自黨的十五大確立,并經黨的十六大的升華和四中全會的完善,逐漸成為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體系[1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習,要在堅持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經濟的具體情況,形成新的理論和方法,更好地指導中國經濟發展。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國有和私營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存,國有經濟占主導地位確保了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推動了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經濟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是疫情期間社會維穩的基本保障;私有經濟是國有經濟的補充,彌補了國有經濟在發展中的短板,激發了市場活力,使市場更健康的發展。在此次新冠疫情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戰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向世界展現出了我國經濟制度的巨大優勢[11]。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首先,國有企業等公有制經濟體在提供全國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和物質保障方面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爆發的關鍵時期,正值中國傳統春節,我國多數企業職工放假回家團圓,處在半停工停產狀態。即使在這樣極端困難之下,依然保證了全國人民居家隔離時用水用電用煤的正常供應,保證了糧油等生活物資價格穩定的供求。疫情期間,國有企業等率先復工復產,有效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形成了公有制經濟體沖鋒在前,非公有制經濟體積極配合、迎難而上的壯觀局面。此外,在疫情防控的緊急時刻,大量民營企業向疫情嚴重地區捐助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物資。五菱、格力等企業更是打出“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的口號,迅速建立起口罩生產線。同時,疫情期間促使電商模式迅速崛起,網絡購物蔚然成風,成為疫情期間主要經濟增長點。接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堅持按勞分配,注重效率,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模式得到充分體現。初次分配環節,人民政府對一線醫務人員和防控工作者進行臨時性工作補助,并對在重癥病區工作的醫務人員工資按照實際工作天數的1.5倍發放。這種根據工作人員特殊貢獻分配的方式不僅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同時增加了工作人員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在分配環節上,一是政府通過調整醫療保險政策等措施,不讓群眾有后顧之憂;二是通過減免中小企業的養老等保險的繳納,對大型企業階段性減半征收,并返還失業保險費,為企業復工復產緩解資金壓力,為經濟平穩發展釋放資金。第三次再分配是通過民間在道德、文化、大義的影響下自發自愿進行捐款捐物,不僅促進了社會公平,也推動了道德文化等社會倫理沁潤人心[12]。
一個民族能在歷史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勇往直前,且能書寫創造出精彩的文化和歷史,那一定是這個民族有崇高的精神,只有精神是整個民族得以永久存續的靈魂。中國精神貫穿于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積蘊于現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中,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象征,是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的精神支撐,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3]。“中華民族”是分散在各地的民族單位經過幾千年的交往交融分裂和消亡的過程中形成的各民族命運與共具有相似價值體系的精神共同體[14]。近代中國在風雨中飄搖,經歷艱難困苦。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無數有志之士站起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拋頭顱灑熱血,在屢次失敗中凝聚了中國人勇敢抵抗、頑強拼搏、視死如歸的精神。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創寫了中國新篇章,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繼續艱苦奮斗,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繁榮的新中國。中國精神貫穿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照耀中國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凝聚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成功抗擊疫情,向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在崛起,中國精神在發揚[15]。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14億中華兒女上下同心堅決擁護配合黨封城的政策,在家做好個人防護,保證自己的個人安全和身體健康,非必要不外出不聚會,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春節的拜年習俗也暫時為疫情防控讓路,這是中國人的大局意識精神;疫情的蔓延和重災區的武漢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無數醫務工作者和志愿者主動報名前往支援武漢,無數企業和個人慷慨捐贈急需物品,無數平凡人默默相助等數不完的事跡,全民動員包括海外人士也積極投入抗疫戰中,這是作為中華兒女守望相助,團結友善共克時艱的中國精神;新冠疫情不僅是一場要堅決打贏的戰爭,而且是要和時間賽跑,更要打得漂亮的戰爭。全國上下硬核防疫,科研人員積極攻克新冠病毒,加緊研發疫苗,最終中國成為首個疫苗研制成功的國家,為全球抗疫貢獻出中國智慧,這是中國人不畏困難勇敢直上的創新創造精神;同時中國成為第一個疫苗銷往世界的國家,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走向實踐,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新理念,體現了大國擔當精神[16]。
在此百年唯有之變局的歷史關鍵時刻,通過疫情,中國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符合中國發展道路的,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精神是獨一無二的。中國逐漸登上世界舞臺的中心,給所有國家提供優秀的借鑒。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富強,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穩定的制度體系作支撐。世界上其它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要認識到社會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理論,要立足于自己國家的具體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與時俱進地創建自己國家的特色社會主義,在不停的實踐中摸索完善。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要看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獨特優勢的現實,努力學習接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補齊資本主義制度的短板,共同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事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