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艷(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五人民醫院)
精神疾病的發生與腦部神經異常有關,在治療方面難度較大。但是對于一些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做好術后護理也能對病情康復起到很大幫助。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對于精神病患者術后護理,主要圍繞早期和晚期兩個階段進行。如何實施你知道嗎?
精神病患者的術后護理,不但可以促進臨床療效,也能有效減少疾病的復發,對于患者病情的康復非常重要。在精神病患者的護理中,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人的關懷和溫暖,可以促使患者盡快恢復社會功能,有利于早日回歸社會。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護理過程,需要家庭成員付出大量時間和心力,也需要社會提供有效的支持。
(1)術后早期護理內容包括:手術結束后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動態監測并做好記錄,將床頭適當抬高,這樣能夠有效預防腦水腫。對患者口腔及上呼吸道的分泌物需要及時清除,確保呼吸通暢,可以給予其持續低流量氧氣吸入,并對其呼吸的幅度和頻率進行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患者由于手術原因,精神狀態不佳,情緒低落,所以在術后普遍反應力較差,加之鎮定劑的使用,術后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清醒。對于這類情況,在護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其生命體征、瞳孔、意識狀態、神經系統檢測等來進行判斷,分析出現原因。對于清醒后又出現意識障礙的患者,如果存在瞳孔異常情況,很可能存在顱內繼發性出血問題,應當及時進行檢查和處理。
術后也需要觀察是否出現滲血或滲液,保持敷料干燥,并確保皮下沒有積血積液。對于引流管也需要加強觀察,做好固定措施,避免出現脫落、扭曲等不良情況,確保引流管通暢。同時要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確保各項指標保持在正常范圍。
(2)術后晚期護理內容包括:精神病患者容易興奮,體力消耗較大,所以要確保其飲食營養充足,飲水量充足,在術后1 天~2 天可以讓患者喝小米粥等,待體征等恢復正常后,可以給予正常的飲食,以不斷增強體質。對于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需要嚴格遵照醫囑,對于比較興奮躁動的患者,需要結合生命體征等情況,給予其合適的藥物,避免濫用鎮靜劑來掩蓋病情。患者所在的病房環境需要保持安靜,室內衛生要保持清潔,光線要柔和,護理人員實施護理在固定的時間里集中操作,避免長時間打擾患者休息。在護理過程中動作應當輕柔,避免對其造成刺激,盡可能提升其身心舒適度,使其獲得安全感,從而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促使其更配合護理人員。
在精神病患者的術后護理中,要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平時多與患者說話,給予其關心和陪伴。家屬也需要不斷對其情緒進行安撫,日常對其生活技能進行鍛煉,這樣有利于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可以幫助患者早日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