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許雅健
美國課程專家蘭姆伯特指出課程領導有四種特征:一是組織性,課程領導是一個團體,而不是具體的個人領導,在這個團體組織內,每一個成員都能成為領導者,都具有這方面的潛力;二是學習性,課程領導需要這個團體組織內所有成員一起學習,合作建構知識和意義;三是反思性,每一個成員既是獨立的個體,具有各自的價值觀、意念,又在團體中產生共同的信念,并共同反思,促進合作;四是共享性,領導不是獨裁,而是共同學習分享。
課程領導力就是在課程這一特有的情境下,在內外部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激發和影響追隨者為實現目標產生的一種整體影響力。課程領導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建立在團體成員現場學習力基礎之上的。只有團體成員(校長、教師)具備一定的現場學習力,能引領課程的創新改造,才能促進團體的內涵式發展;只有團體成員(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現場學習力,對課程內容提出更高要求,才能進一步推動課程的迭代升級。因此,現場學習力是課程領導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現場學習力助力課程領導力的形成、發展,課程領導力反作用于現場學習力,引領團體成員專業成長、能力提升,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生活和發展需求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踐基地的場景開放、資源整合、實踐自主等活動特性,以及體驗式、沉浸式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教師和管理者的共生、創生能力。
實踐基地課程領導力是通過課程關聯校長、教師、學生、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團體組織等各方力量,并基于實踐基地校長、教師、學生現場學習力的不斷提升和發展,形成整體影響力,從而推動實踐基地發展。實踐基地課程領導力代表著實踐基地在課程建設方面獨特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帶動甚至引領了實踐基地的建設和發展。這種影響力包含內在的影響力和外在的影響力,簡稱“內力”和“外力”。“內力”是基地校長課程領導力、基地教師課程領導力;“外力”是教育行政部門課程領導力、社會團體組織課程領導力。
基地校長課程領導力包括觀念塑造和管理能力兩個層次,具體來說,課程觀念塑造代表了基地領導對課程建設的重視程度,即是否將課程放在基地建設和發展的核心、統領地位;課程管理力是基地領導利用各方力量,通過增能賦權,讓各方力量找到自己的課程權力并發揮效能。基地校長課程領導力決定了課程能否真正在基地建設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并通過制度建設、組織建設,保障課程的領導效能和影響力。
基地教師課程領導力包括課程開發力和課程建設力。具體來說,課程開發力是教師對課程價值的預估和判斷的能力、課程的設計和研究能力;課程建設力針對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以及對學生學習行為展開針對、有效的引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教育行政部門課程領導力是從實踐基地建設和發展的外在因素角度,突出教育行政部門在實踐基地建設和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實踐基地課程可以打破地域局限,從某一基地發展到片區,乃至全市、全省,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領導力。這種課程影響力將推動實踐基地走上科學、規范、全面發展的快車道,形成普遍而又強大的力量。社會團體組織課程領導力包括課程整合力和課程協作力,通過建立一種專業的協作組織和合作研究機制,提升整個大區域內的課程領導力。這種課程領導力可以形成行政人員、理論工作者和一線教師分工合作的“實踐共同體”協同攻關范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學習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從關系的角度指出,場域是一個現實的關系網絡存在。因此,學習力的產生并不是被動的“刺激一反應”,而是在一定的場景或者經驗背景中,將外在資源轉化為內在資本的能力。學習力的產生離不開學習現場。
華東師范大學李政濤教授提出的“現場學習力”概念,打開了教師專業成長研究新視野,強調了“在現場中學習,回到現場的學習”。當大家把研究的視角轉向“現場”,尤其是在某個特定的教育場域,現場學習力就不僅僅指向教師,也可以指向學生。“現場”,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可以在課堂內,也可以在課堂外。實踐基地作為一種“現場”,是一個管理者、教師、學生共同學習的“現場”。對于學生來說,可以在實踐中將學習能力轉化成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實踐基地就是指導現場、研修現場,雖然教育對象是學生,但自己在實踐教育中也成了教育對象,通過觀察學生的現場學習,將教學能力轉化為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江蘇省張家港市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經歷了“實踐—發展—再實踐—再發展”的課程發展歷程,從建設之初的以通用課程、手工課程為主的六大系列課程,到重新構建“主題教育、生存體驗、科技活動、素質拓展”四大領域課程,目前正在著力打造“紅色教育”“勞動教育”“生命安全”三大特色課程,基地特色在不斷彰顯,課程在不斷豐富。基地基于學生現場學習力的提升和發展,凸顯課程領導力,特別是在基地校長課程領導力和基地教師課程領導力方面,走出一條互為互補、相互促進、持續發展的特色之路。在課程引領下,基地領導、基地教師學習意識不斷強化,組織管理和實踐教學持續賦能,而學生學習力的提升又進一步激發了基地教師的實踐探索熱情,帶動了基地品牌課程建設,推動了基地的特色發展。
實踐證明,基地管理者的課程觀念力和管理力直接決定了基地課程建設的高度和廣度,增強學習力是為課程領導力賦能加權,能夠有力推動課程領導力發展,而基地課程領導力又將反作用于學習力,不斷推動提升學習力,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