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玲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融媒體中心,廣東 惠州 516000)
1.信息容量大,隨時隨地可獲取新聞資訊
對于新媒體而言,其發展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的,并且新媒體還運用了先進科學技術[1]。所以對于順應互聯網時代而產生的新媒體而言,其中收納了大量的新聞信息,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獲取各行業、各領域的新聞資訊,并且還可以對自己喜歡的信息進行搜索,隨時可以了解和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有效地提升信息的深度和廣度。
2.多樣化的形式增強互動性
對于新媒體而言,這種形式和思維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固定單一的傳播方式打破了,并且還實現了信息的多渠道傳播,這樣受眾就可以隨時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與此同時,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新媒體發表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這樣受眾就不再是接受新聞的人,同樣受眾也變成了傳播新聞的人。此外,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的內容也不再單一化,而是將視頻、聲音還有圖片等都融入其中,使新聞內容的多樣性得到增強。
3.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
在傳統媒體當中,人們若是想要獲取新聞信息,就只能通過廣播、電視或者是報紙等方式。而新媒體的存在就可以使得信息傳播的途徑更加多樣化,人們就可以運用各種電子設備來了解新聞信息[2]。而且對于新媒體而言,因為其運用了互聯網技術,所以使得信息傳播的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新聞的內容及形式也變得比較簡單,在發布的時候排版也更加便捷,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更加快捷、高效。
對于新媒體而言,雖然現階段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愛和歡迎,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新媒體還未形成自身統一的特色。并且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有些新媒體平臺的內容缺少創新,大多數還沿用著傳統媒體的模式。對于新媒體來說,雖然其具備快捷方便的優勢,使得傳播率和收視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因為新媒體的新聞內容缺少創新,所以時間一長就會造成觀眾流失,出現受眾不穩定的尷尬現象。同時,新媒體還缺少新聞的公信力以及權威性[3]。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和接受者,這樣就會造成部分新聞信息出現虛假的問題,并且還會不斷地出現負面新聞或者是謠言,這樣不但會對受眾的價值觀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對社會的安全穩定造成威脅。
1.具有豐富的媒體資源
就傳統媒體而言,在經過了歷史文化的沉淀以及長期發展,在行業中具有著絕對的優勢,并且也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愛和青睞[4]。同時,傳統媒體的人才隊伍是龐大的,并且采編人員的能力水平也比較高,所以呈現出的新聞質量也都是比較高的,新聞的內容也可以將社會的現象真實地反映出來。除此以外,傳統媒體在歷史的沉淀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可有效保障新聞的多元化以及新聞內容的質量。
2.具有龐大的受眾群
在傳統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固定的受眾群體,并且這個群體不但龐大,而且還有著非常高的忠實度。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因為其是主導政府輿論的傳播媒體,所以其權威性和公信力都比較高。,比如,央視的《今日說法》《新聞1+1》等節目,至今仍是無可取代的。
3.具有專業化的新聞傳播理念
為了可以將新聞專業化的理念和原則有效地貫徹落實,傳統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運作機制,例如,行為準則、新聞評議制度等[5]。與此同時,傳統媒體還具有專業化的優勢。因為對于傳統媒體而言,聚集了許多優秀的專業化的新聞傳播工作者,這些工作人員不但接受過專業的新聞傳播培訓,而且還接受過職業道德以及規范的專業化教育,使得新聞傳播的專業性得到有效的保證。
1.傳播方式固定單一
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電視、報紙或者是廣播等媒介來實現,這樣的傳播方式就會造成受眾者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單一,渠道狹窄。
2.技術發展更新緩慢
就傳統媒體而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屬于自己的發展優勢,然而在面對新媒體沖擊之后,傳統媒體也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尤其是傳統媒體一直沿用著以往傳統的運行模式,并且技術方面的發展更新速度也比較緩慢,所以就造成傳統媒體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不足。
在傳統媒體中融合運用新媒體思維時,首先就需要建設新平臺或者是利用有關的平臺來實現[6]。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擴大傳統媒體的傳播范圍,并且進一步增加傳統媒體的功能,進而更好地得到更多的受眾認可。如,基于現階段比較常用的平臺有“兩微一端”和視頻號等,對這些平臺的瀏覽量以及關注度進行充分利用就可以將交互性實現,進而獲得受眾更多的認可,并接受傳統媒體的變化,并且還可以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所以傳統媒體在轉型升級中,可開設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手機客戶端以及視頻號。
對于新聞信息傳播的效果而言,其發布渠道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豐富性都會對其造成直接的影響。就傳統媒體而言,在發布信息的時候,其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電視、廣播或者是雜志、報紙等,所以在其傳播的過程中存在著顯著的局限性。而對于新媒體而言,傳播途徑主要有微信、網絡電視、短視頻、手機客戶端還有微博等多個平臺,這樣受眾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新聞的豐富信息[7]。就我國現階段而言,傳播最便捷的渠道就是手機短視頻。現階段,微視、抖音還有快手等短視頻APP已經越來越發達,這些APP的存在使得人們信息的傳遞變得越來越便捷,并且這已經成為了我國現階段最方便、最經濟的傳播方式。將新媒體思維在傳統媒體轉型升級中進行融合運用,不但可以使得發展的空間得到有效拓展,還可以將更多的新聞信息提供給受眾,以此形成信息發布的多元化渠道,進而將新的媒體格局創造出來。例如,在傳統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可以對新媒體的優勢進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可以開通自己的微博平臺或者是建立微信公眾號,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運營管理,同時加強與受眾之間的溝通互動,以此實現新聞傳播渠道的有效地擴展,進而使得我國新聞傳播的速度加快。
不管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其核心的部分都是內容。就傳統媒體而言,其在內容生產上所具備的優勢就是內容的嚴謹性、專業性、權威性以及公信力,為了使品牌價值得到有效提高,并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在內容生產的過程中就可以對新媒體技術所具備的良好優勢進行有效利用,以此創新傳統媒體產品的形態。比如,現階段我國很多的雜志都與網絡平臺合作,將雜志的內容做成動漫、有聲讀物和直播課件等。例如,前兩年發生日食現象時,北京時間APP就以直播的方式來對日食的過程進行傳播,短短幾十秒就吸引千萬人的在線觀看,并且還為平臺吸引了大批的新用戶,這也將網絡直播的張力充分地展現了出來[8]。另外,可充分利用近兩年新興起的微信“慢直播”平臺,實時展現一個地區的美麗風光,喚醒家鄉情結,引起受眾共鳴,吸引更多的本土新用戶。現階段,我國已經有許多的傳統媒體開始對內容生產進行創新,并且對于新媒體所具備的互動性、多樣性及傳播廣泛等優勢進行了積極的融合運用,以此來對傳統端進行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內容生產方面的融合運用,這樣就可以將傳統媒體的內容做成新的產品提供給受眾。
包容、交互,且有個性等是互聯網邏輯的特征。而若是想使傳統媒體傳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對于易用好用、交互性和個性化等方面就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新媒體思維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并沒有固定的融合模式,在進行融合運用的時候,完全可以按照自身品牌特性來進行自主創新。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信息閱讀的習慣逐漸發生變化,更加重視輕松的閱讀方式。所以在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很多的傳統媒體對人們的需求越來越重視,在對受眾的態度和需求進行考慮的時候,也在參照新媒體對于受眾的態度[9]。而且在了解受眾需求的時候,也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來進行分析,更加重視受眾的信息反饋,不斷開發升級操作手段。例如,一些主流媒體,除了自己開發相應的新聞APP之外,對于微信、抖音、愛奇藝、小紅書和快手等流量平臺也進行了充分利用,以此建立新的傳播矩陣,對于互聯網邏輯進行充分的運用,將受眾作為客戶,對于客戶的體驗更加重視,進而客戶的需求也得到了有效滿足。
新媒體思維在傳統媒體進行融合運用的過程中,對于人才隊伍建設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對于人力資源的配置要不斷地進行優化,以此來促進傳統媒體的發展,確保技術人員、內容生產人員以及運營人員之間的協作。就廣播隊伍當中的記者編輯而言,要求其不但要具備傳統的播、采及編能力,同時對于新媒體系統的操作也應該熟練掌握,而且不僅要完成現場的采訪任務,還應該要第一時間通過新媒體平臺把現場的情況發布出去,既需要具備引導輿論的能力,又要求其確保信息內容的趣味性以及新鮮性。因而,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新型專業的新聞人才隊伍十分重要。對于傳統媒體而言,還可以通過媒體明星打造的方式來使得新聞的熱度和流量增加[10]。比如,一些縣級傳統媒體,在轉型升級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后,側重把一些電視新聞記者、電臺主持人培養打造為當地的明星記者、明星出鏡主持。主持人明星化管理、藝人化包裝實現了人才隊伍的有效建設,促進了品牌的發展以及影響力。
將新媒體思維融合運用到傳統媒體中,需要逐一將內容和資源、傳播與渠道、觀念與態度、團隊及人才、產品和形態等實現融媒化。就我國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而言,就已經在融合的過程中實現了業務融合、媒介融合以及云網融合等。其中融合的亮點就是央視頻,央視頻依靠自身技術實力,在冬奧會開幕、云南大象回家等大型事件中實現實時直播,備受全國各地觀眾的青睞。在傳統媒體運營的過程中,將新媒體思維融合運用其中,以此來對融媒的管理模式、組織構建以及溝通體制進行創建和完善,這樣才可以確保融合有效開展。
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出現對其造成嚴重的沖擊,但是憑借自身沉淀的經驗,新媒體并不能取代傳統媒體的地位。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有其優勢和缺陷,若是想要確保媒體行業的長遠發展,那么二者的融合發展是必經之路。將新媒體思維融合運用到傳統媒體中時,不能夠過度地依賴傳統的手段,而是應該加強新技術的運用,這樣才可以使得傳統媒體的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對于先進技術進行運用的過程中,為了確保運用的效果,還應招聘引進一批新型專業技術人才,這樣才可以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進而使得媒體行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思維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現階段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所以就傳統媒體的工作人員而言,在傳統媒體中新媒體思維的融合運用已經成為了現階段的第一任務。傳統媒體在融合實踐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新型平臺,有效拓展信息發布的渠道,對于市場和內容的結合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使媒體行業發展的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