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源

2022-11-21 13:11:55
南都學壇 2022年4期
關鍵詞:自然界馬克思歷史

方 以 啟

(華東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237)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是馬克思新唯物主義世界觀與唯心主義以及一切舊唯物主義哲學不僅在自然觀、認識論,而且在歷史觀領域的思想分野。歷史唯物主義肇始于《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系統闡述于《德意志意識形態》,并在之后的著作中得到深入貫徹。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促使人們開始用全新的視野審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正如恩格斯所言,它“不僅對于經濟學,而且對于一切歷史科學都是一個具有革命意義的發現”[1]8。

一、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推廣應用論”

所謂“推廣應用論”,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史上一種傳統觀點,這種觀點認為:馬克思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一般原則與從黑格爾思辨哲學中吸收的辯證法相結合,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則,并且將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則首先在自然觀領域進行解釋,然后推廣、應用到歷史觀領域,從而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恩格斯是最早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作辯證唯物主義理解的人。恩格斯認為,“一旦了解到以往的德國唯心主義是完全荒謬的,那就必然導致唯物主義,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導致18世紀的純粹形而上學的、完全機械的唯物主義”,而是導致現代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本質上都是辯證的”[2]400。在恩格斯看來,因為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的理解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所以它是辯證唯物主義。恩格斯談到歷史唯物主義誕生時指出:“像唯心主義一樣,唯物主義也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階段。甚至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展,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而自從歷史也得到唯物主義的解釋以后,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也在這里開辟出來了。”[3]234在恩格斯那里,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不僅在自然觀領域,而且也在歷史觀領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正是“歷史也得到唯物主義的解釋”從而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自恩格斯以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解,一直是采用“推廣應用論”解釋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我們認為,“推廣應用論”不僅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事實不符,也存在自身的理論困難。

首先,“推廣應用論”蘊含了一種觀點,即從時間上看,馬克思確立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在前,形成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在后。這種說法有悖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的事實。馬克思從接受黑格爾主義起,到轉變為“費爾巴哈派”,再到清算自己曾經信奉的哲學信仰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進程中,他的哲學活動的聚焦點主要不是自然界,而是社會歷史。

在《萊茵報》工作時期,作為那個時代的“世界哲學”即黑格爾主義哲學是馬克思認識世界的主導性哲學原則。這個時期,馬克思立足于黑格爾理念論哲學原則,關注德國的歷史進程、批判德國現實社會,這主要體現于關于萊茵省議會辯論的十篇文章、《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摩塞爾記者的辯護》等一系列政治評論文章中。1843年3月,馬克思受普魯士政府當局的打壓而離開編輯部,從“社會退回書房”。1843年初,早期出自“青年黑格爾派”的費爾巴哈開始批判黑格爾主義哲學關于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錯誤,強調“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4]115,存在決定思維,恢復了唯物主義在哲學史上的權威。馬克思在《萊茵報》工作期間,遇到面對現實利益問題與其信奉的黑格爾主義理念論原則的矛盾沖突引起的思想困惑。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原則的提出,使處于思想困惑中的馬克思茅塞頓開,開始成為“費爾巴哈派”。處于“費爾巴哈派”的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表述了與黑格爾主義根本不同的觀點,諸如家庭、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思想;在《論猶太人問題》中,提出用歷史來說明迷信,把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的思想。這些思想體現了馬克思對社會歷史領域問題的關注,是其后來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因素。

在1844年夏寫作的《巴黎手稿》中,馬克思表述了自己與費爾巴哈不同的獨到的自然觀。他與自然主義者費爾巴哈不同,他不是從愛和友情方面去規定人的本質,而是把人的活動,即把人類改造自然界的勞動看作人類的本質。馬克思說,在改變客觀世界中,人才確證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5]97。通過改造自然界,一方面,人占有自然界并把它變成自己的無機的身體,實現人和自然的統一;另一方面,不同的個體相互聯系并交換他們的活動,實現個體與類的統一。這個時期馬克思的自然觀是服務于自己的人本主義歷史觀的,他的歷史觀還沒有揚棄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哲學。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形成和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筆記。這個筆記標志著馬克思在初步研究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第一次以社會存在或人的實踐為思維的出發點確立了新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馬克思在總共十一條的提綱中,立足于人的感性的物質活動(實踐)提出了自己新唯物主義的真理觀、歷史觀、宗教觀、人的本質觀,卻沒有論述其新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開始系統制定和闡發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馬克思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是現實的個人及其物質生活條件,第一次從社會關系中找到生產關系(交往關系)并將其歸結為生產力,論證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等等。馬克思在批評費爾巴哈錯誤的自然觀的同時,闡明了自己新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不知道周圍自然界并不是一直存在、永恒不變的東西,而是人類社會實踐、人化自然的結果。與費爾巴哈不同,馬克思突出強調的是與人不可分割的周圍的感性世界、人化自然的重要意義,并認為自然是歷史的自然,歷史是自然的歷史。

其次,“推廣應用說”還蘊含著另一種觀點,即認為馬克思之前的舊唯物主義因為缺少辯證法,導致舊唯物主義只能貫徹在自然觀領域,而不能推廣應用于歷史觀領域。這種觀點存在諸多的謬誤。舊唯物主義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把自然存在作為思維的對象,認為意識是自然存在的直觀反映,是一種直觀的、自然唯物主義。在舊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看來,自然界是包括人在內的,人是整個自然界的一個部分。費爾巴哈認為自然和人的關系不是對立的,“這兩種東西是屬于一體的”[4]115,并且“自然是人的根據”[4]116。費爾巴哈關于人與自然的觀點體現了唯物主義基本立場,但是由于他缺乏歷史的視野,脫離了人的實踐活動去理解這種感性自然,無法正確審視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我們認為,舊唯物主義即使把他們的唯物主義“推廣應用”到歷史領域,它仍然是一種自然唯物主義。

關于舊唯物主義缺少辯證法思想的看法也值得商榷。古希臘的樸素唯物主義者赫拉克利特是有辯證法思想的。到了近代唯物主義思想出現時期,它的總體特征是缺少辯證法思想,但在費爾巴哈這位近代唯物主義者那里卻有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例如,費爾巴哈關于事物的發展變化的觀點:“我們不能永遠說人是人生的,地球某種狀態是前期同種狀態所造成的,我們最終必然要達到一點,那里我們看到人是從自然界里產生出來的?!盵6]596還有,他關于有機界和無機界的聯系的觀點:“除了自然以外,生命不可能有別的來源。說到直接的自然科學的證明,我們雖然離達到的目標還很遠,不過比起過去的各個時代來,特別是通過最近所證明的無機現象與有機現象的同一……雖然這種起源的方式我們還是不知道,甚至還會繼續不知道。”[6]450-451關于矛盾對立面的統一,他說:“倘若沒有這個或那個惡,也就不能有這個或那個善。”[6]668雖然古希臘唯物主義者和近代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都有辯證法思想,但都沒有創立歷史唯物主義。因此,認為舊唯物主義不能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是由于他們缺乏辯證法思想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1843年后,馬克思在費爾巴哈人本學唯物主義的影響下開始對黑格爾主義哲學中的神秘主義進行批判,但肯定并繼承了他的辯證法思想。馬克思在《德法年鑒》時期的著作中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同時也運用黑格爾合理的辯證法思想闡述了哲學和無產階級、思想與利益、自然界和人的辯證關系。他也肯定了自然界的辯證法,“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須產生一樣,人也有自己的產生活動即歷史”[5]169。馬克思在“費爾巴哈派”階段還產生了其他新世界觀的因素。如,產生了唯物主義實踐觀的因素,確立了人化自然觀、確立了思維和存在相統一的原則;產生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因素,關于利益決定思想、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特質的思想。這些新世界觀種種因素表明馬克思正在超越費爾巴哈。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因素正處于量變過程中,還沒有發生質的飛躍,他在歷史觀方面根本上還是唯心主義的。

馬克思在“費爾巴哈派”思想階段,不僅確立了唯物主義世界觀,還形成了關于自然、社會的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但是卻沒有創立歷史唯物主義。那種認為必須首先實現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然后才能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推廣、應用到歷史領域并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是難以說通的。因此,探尋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源,必須突破從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外部結合關系的思維視角,必須在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內部變革中尋找答案。

二、舊唯物主義把人的感性對象理解為自然存在導致不能建立歷史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是對存在和思維關系的一種特定的理解,即認為存在決定思維,存在對于精神具有根源性,思維是對存在的反映。這種一般的唯物主義是對各種具體的、特殊的唯物主義的共性概括。在哲學史上存在的各種具體、特殊的唯物主義對存在和思維的關系有著不同的觀點。古希臘唯物主義者沒有直接提出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他們關注的重點是世界統一的本原或基礎問題。他們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水”“火”“氣”等一種或幾種具體物質形態。近代唯物主義以近代科學為基礎,把物質等同于原子,卻不能理解哲學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的物質范疇之間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在舊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那里,他把連同人在內的自然物看作世界的本原。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都認為不論是特殊的、個別自然物,還是包括人在內的整個自然界都只是一種自然存在,人的思維對象就是對自然存在的直觀反映。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實質就是自然唯物主義或直觀唯物主義。

舊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在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是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在他的影響下,馬克思也成了“費爾巴哈派”。馬克思曾經在1844年8月給費爾巴哈的信中大力稱頌費爾巴哈,指出費爾巴哈的兩部篇幅不大的著作即《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和《基督教的本質》的意義十分重大,甚至超過了當時德國的全部著作。費爾巴哈沒有在自然唯物主義的基礎上邁出關鍵一步,沒有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根本原因不在于他的哲學缺乏辯證法(事實上,他的哲學不是與辯證法相分離的),而是他的唯物主義對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的理解與以往的唯物主義基本是一致的,即對存在的理解僅限于自然存在,從自然存在出發理解自然、看待認識和把握歷史。

在自然觀上,從前的唯物主義把感性對象看作單純的自然,不能把感性自然界理解為人的感性物質活動,是一種自然唯物主義。如,費爾巴哈認為他的新哲學的研究對象不僅是人,還有人賴以產生的自然。他認為,人本學和自然學乃是普遍的科學,“觀察自然,觀察人吧!在這里你們可以看到哲學的秘密”[6]115。由于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直觀性,它不能從主體性角度、從人的社會存在出發去理解感性事物,在他看來,身邊的自然物是從來就有、一直如此的東西,而不知道它們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1]155。馬克思批評道,像櫻桃樹這樣的“最簡單的感性確定性”“只是在幾個世紀以前由于商業才移植到我們這個地區”[1]155-156。對于費爾巴哈談及自然科學的直觀,“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眼睛才能識破的秘密”[1]156-157,馬克思認為,如果沒有人們從事的工業和商業活動,連自然科學都不會誕生。

在認識論上,從前的唯物主義從自然存在出發說明認識運動,從自然存在出發來解釋認識的來源、真理與謬誤、認識的功能,等等。在認識的來源問題上,從前的唯物主義只是把自然物當作認識的來源,并沒有進一步把思維的感性對象當作感性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在認識的對錯問題上,舊唯物主義雖然承認人的認識與客觀對象的同一性、認識具有真理性,但是舊唯物主義離開實踐無法找到判斷人的認識真理性的標準。費爾巴哈也提及實踐對于認識真理性標準問題的意義,他說:“‘科學不能解決生命之謎?!退闶沁@樣,但從這里能得出什么結論呢?那么你要信神嗎?那就是甫出龍潭又入虎口。那么你要走向生活,走向實際嗎?理論所不能解決的那些疑難,實踐會給你解決。”[4]248由于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直觀性,導致他往往借助經驗而不是實踐作為判斷真理的標準。舊唯物主義離開實踐,不能說明人的理性能力是從哪里來的,只能把它們設想為一種先天具有的能力。舊唯物主義停留于感性直觀,因而不能真正駁倒不可知論。在認識的功能方面,從前的唯物主義也由于對存在的直觀性理解,使得他們把認識的功能僅僅限于闡釋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

在歷史觀上,從前的唯物主義由于從自然存在出發理解人和人類社會歷史,導致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質,不能找到社會歷史的本質和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前的哲學家們從不同的哲學觀點出發對人的本質的問題有多種不同的回答,概括地說有兩種:一是把靈魂、精神作為人的本質的唯心論觀點;二是把人的自然屬性看作人的本質的舊唯物論的觀點。持舊唯物論觀點的費爾巴哈認為自然界是唯一實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以外再沒有別的東西;人及其思維器官都是自然界的產物。費爾巴哈從自然主義出發,假定人有一種自然存在的或先天具有的使人作為人而存在的本質,人的本質被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系起來的普遍性”[1]135。他最終陷入對人的抽象的理解,把人的本質理解為理性和愛,在人的理性、愛的囈語中尋找社會發展的動力。某些舊唯物主義者也考察了社會歷史,例如,18世紀法國的孟德斯鳩認為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卻看不到人類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力量。在從前的唯物主義者視域中,歷史消融在自然之中,或排除在自然之外。馬克思說:“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盵1]158這種舊唯物主義歸根不能把實踐活動看作社會生活的本質,力圖從精神世界中尋找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因,不可避免地陷入歷史唯心主義。

三、新唯物主義把人的感性對象理解為社會存在從而創立歷史唯物主義

探尋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源,不應在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外部關系中去尋找,應該到唯物主義基本原則的內部,到對感性對象的理解方式中去尋找。

在1843—1844年間,即在馬克思脫離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而處于“費爾巴哈派”階段期間,新唯物主義的實踐觀的因素在漸漸萌發。馬克思開始特別關注現實生活,注重對人們物質生產活動的研究,產生了把感性對象當作感性活動去理解的思想。在《巴黎手稿》中,馬克思指出,黑格爾雖然認為人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異化以及這種異化被揚棄的過程,人的勞動創造人本身,但是黑格爾的勞動范疇實質是絕對精神的外化。與黑格爾不同,馬克思開始把勞動理解為現實的主體能動地改造客體的感性物質活動:“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盵5]96馬克思還提出人的生活有異于其他物種,人是社會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是對象”[5]96。

馬克思通過對異化勞動的分析,已經敏銳地發現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發展在全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往各種唯心主義總是把人類社會發展中形成的各種社會意識形態,看作人的類本質的活動形式,但是馬克思卻認為只有工業的發展及其已經形成的客觀物質世界,才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他說:“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盵5]128一方面,馬克思強調了勞動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把自由自覺的勞動(非異化的勞動)規定為人先天具有的類本質,從而使勞動具有了超歷史的、純粹思辨的性質。因此,此時的馬克思以抽象的、非現實的“人”為出發點的理論邏輯,使他不能真正立足現實的物質生活本身去考察社會經濟、政治、宗教活動。

1845年后,馬克思在以往對社會現實的研究和對黑格爾思辨哲學的批判基礎上,開始對自己曾經的哲學信仰進行清算,第一次把思維對象理解為社會存在,并從社會存在出發來把握自然、探討認識、分析歷史,這才形成了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認識論和歷史觀。

在自然觀方面,馬克思既不像唯心主義者那樣把自然看作絕對精神的外化,也不像舊唯物主義者那樣對自然作直觀的理解,而是從人的社會存在出發理解自然對于人類社會的意義,把自然理解為社會存在與發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界先于人類而存在,并不依賴人類意識而存在。原初的自然界對人類來說是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而存在,人的意識最初只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直觀反映,因而還是“動物式的意識”。隨著人類的實踐條件的不斷進步,自然事物不僅在廣度而且在深度上日益成為人類實踐的對象,成為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人化自然。無論是尚未進入人類實踐活動范圍的自在自然,還是已經被實踐打上烙印的人化自然,都具有客觀實在性。馬克思認為,即使人類停止實踐活動,消失的只是人化自然,而自然仍然存在著,那些原是人化的自然也將復歸于一般自然。馬克思說,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1]55,自然史和人類史是統一的。隨著人們改造自然界能力的不斷提高,自然從最初的盲目的力量的存在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在改造自然界的過程中也改造了人自身,使人的各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從而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在認識論方面,馬克思既不像唯心主義那樣把認識看作人主觀自生的,或上帝的啟示,或對“理念”的回憶,也不像舊唯物主義那樣以感性直觀為基礎把認識看作主體對客體消極的、被動的直觀反映,而是從社會存在出發,把人的認識看作對社會存在的能動反映。馬克思的認識論繼承了舊唯物主義的合理前提,即認識是主體對存在的反映,同時又克服了其離開實踐、離開辯證法考察認識問題的缺陷。馬克思把認識的對象理解為社會存在而不是自然存在,理解為人的客觀實踐活動。馬克思說:“意識在任何時候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盵1]152在馬克思看來,只有人們的自身物質活動才為認識提供源泉,只有實踐才能解決認識的真理性問題;離開實踐去討論認識是否正確的問題,會導致像經院哲學那樣進行無意義的爭論。離開實踐就不能有認識,人們在改變自己生活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馬克思認為,意識是人的意識,存在是人的存在,它們統一于人的活動之中。意識既反映人們的存在,又指導人們的實踐,改變人們的社會存在。

在歷史觀方面,馬克思不像唯心主義者那樣把人類歷史看作“自我意識”的對象化的產物,也不像人本唯物主義者那樣把整個歷史看成“人”的自我異化的過程,而是從人的社會存在出發說明人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1845年前,馬克思運用人道主義的歷史觀把人看作非人(失去了真正人的本質的人),把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看作人向“人”的本質的復歸。1845年后,馬克思開始著重研究經濟學,深入到社會歷史的深處,發現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矛盾之中。在馬克思看來,異化的根源不是人的本質和其自身存在的分離,而是“經驗事實”。這種異化根源在于私有制。只有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時代條件下,隨著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消滅,異化現象才將消失。馬克思反對從抽象不變的“人性”出發來理解社會,認為具體的人性隨著歷史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個人呈現怎樣的狀態,必須考察他們的物質生產活動。這種物質生產活動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他們在生產活動上的內容是什么;二是他們在什么社會狀態下從事生產活動。因而,不能把人僅僅理解為感性的自然存在,還應理解為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進行感性物質活動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7]。馬克思認為,正如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自己的意識為根據一樣,我們判斷一個社會時代也不能以這個時代的意識為根據。社會生活的本質,不能用直觀的方式去理解,也不能到人們的社會意識中去尋找,還不能到所謂抽象的、先在的人的本質中去尋找。歷史不是所謂先天具有的“類本質”的歷史,歸根到底是人們物質生產活動的歷史。

馬克思認為,作為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性存在——感性事物,其實就是人的物質活動內在要素,與人的實踐活動不可分離。關于人的精神活動同自然界的關系,根本上說,就是人的精神活動同自己的感性的物質活動的關系。人的歷史活動總的來說,內含了人的精神活動與人的物質活動兩個基本方面。因此,考察人的精神活動同自然界的關系,其實就是考察人的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之間的關系。當馬克思確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同時,其實就內含了人的實踐決定人的認識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因此,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自然觀、認識論是統一的。

總之,馬克思在對哲學基本問題即存在與思維的關系的理解中,在以往舊唯物主義一般原則的基礎上,把存在進一步理解為社會存在即人的感性物質活動,并把社會存在看作社會意識的根源,從而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

猜你喜歡
自然界馬克思歷史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自然界的一秒鐘
例說“自然界的水”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學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30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色视频久久| 高清不卡毛片|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91丝袜乱伦|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少妇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69av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在线观看无码a∨|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成人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xx|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在线| 国产99精品久久|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国产在线第二页|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第一页| 久久国产av麻豆| 蜜臀AV在线播放| 九色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网| 无码在线激情片|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资源|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成人日韩视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 玖玖精品在线|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 a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喷水|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福利国产在线|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性视频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