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琳琳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鶴壁 458030
高職學生在畢業求職時經常采用頂崗實習的形式,作為一種不同于一般實習模式的頂崗實習,保護高職學生的基本權益成為題中應有之義。然而,由于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出現了不規范、缺乏有效監管、學生依法維權意識不足等原因,在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的情況并不鮮見,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2021年5月在安徽合肥便發生了一起類似案例。高職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后,向實習單位索要實習報酬時,發生了無法及時支付實習報酬的情況。與實習單位產生矛盾,無法通過協商解決,向相關部門進行反映之后,部門監管時該學生并未與實習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報酬支付存在法律風險。類似案例在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中較為常見,除了實習期間勞動報酬難以得到切實保障之外,部分頂崗實習的勞動時間較長、勞動強度較大,甚至存在侵害頂崗實習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1]由此可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權益保護問題成為一項亟待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有必要分析頂崗實習期間權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現、背后的原因,采取相應對策建立健全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權益的法律保護機制。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屬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部分,是學生在畢業之前必須完成的一類實習任務。頂崗實習作為實習的一種方式,主要是要求高職學生在特定的實習崗位上,能夠履行自身職責,深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高職學生獨立能力和工作能力。高職學生在校學習了相關基礎技術和課程之后,需要將所學知識與業務實踐相結合,通過到相關單位進行頂崗實習,進一步檢驗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和處理問題的綜合素養。[2]在某種意義上,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對學生是一種頗具挑戰性與積極意義的學習鍛煉機會。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到“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中提到“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一半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8年相繼出臺了兩批《職業學校專業頂崗實習標準》,通過頂崗實習提升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作為一項卓有成效的高職教育發展戰略,顯然是以我國《職業教育法》《勞動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規范為基礎的。推進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必須要依法行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不同于一般畢業實習,出現了兩項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對于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權益保護應予以加強。高職學生的培養方式決定了其在校時間短、實踐經驗缺乏,在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如何因地制宜地保護其合法權益值得關注。二是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部分,應該如何兼顧頂崗實習與合法權益受損之間的沖突和張力。有必要分析我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權益受侵害的表現及其原因。
高職學生通過頂崗實習鍛煉自身,夯實工作技能和綜合能力。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對頂崗實習的期待較高,期待通過頂崗實習獲得肯定性評價,在就業時獲得更多機會。加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往往是高職院校統一安排,高職學生的自由選擇的空間被壓縮,使得高職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往往缺乏足夠的自我意識,大多根據實習單位要求開展工作。部分實習單位要求頂崗實習高職學生加班加點工作,背離我國《勞動法》中有關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范圍。在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中,有時出現擴大頂崗實習時間、不予以調休,給高職學生的休息權帶來侵害。
根據我國《勞動法》相關規定,各地應結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出臺最低工資標準。此外,勞動法中還規定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相對應的勞動費用。作為勞動法規范范圍的頂崗實習,在一定程度上是屬于實習工作期間,其勞動報酬應該依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予以支付。保護頂崗實習期間高職學生獲取勞動報酬的權益,是我國《民法典》《勞動法》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現實中,部分高職學生的報酬較低,沒有與付出的勞動之間形成對應關系,處于不平等不平衡的狀態。甚至還存在部分高職學生的勞動所得沒有得到保障,出現了人走樓空、無人負責、層層克扣的情況,嚴重侵犯了其基本權益。
高職學生的專業性較強,部分專業具有較強的工業化與操作性。例如,車間流程工序、數控機床操作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在一些涉及食品藥品制作和生產過程中,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也會面臨來自食品藥品生產與檢驗環節的熱力、物力和化合作用,給身體健康、人身安全帶來風險。部分高職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由于對專業實操的掌握程度存在不足,或者是來自實習單位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到位,使得高職學生出現了燙傷、機械傷等,危害了高職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出現類似情況時,部分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并沒有得到來自實習單位、所在院校的充分關心和照顧,甚至出現了大事化小,對學生的小傷不予關注,大傷不予治療,缺乏相應的人身傷害補償機制。[3]
我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基本方式,是符合職業教育基本特點和規律的。之所以出現高職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首要原因并非否定這一實習模式,而是需要思考參與頂崗實習鍛煉中的各方主體責任。其中,高職學生作為頂崗實習的第一主體,是落實和從事實習的核心。此外,高職院校和實習單位也是兩項重要主體。在此過程中,相關主體都需關注權益保護問題,才能形成合力,不斷推進該問題的解決。目前,規范權益保護的最有效方式是法律規范。我國《憲法》《民法典》《勞動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規范,雖然有涉及學生實習中的權益保護,但是現有規范較為籠統、抽象,并沒有專門的具有針對性的維權法律體系和程序。因此,在發生了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權益受損的情況后,高職學生和各方主體沒有直接的法律規范作為基礎,導致權益無法保護,相關主體不加重視。
在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發生了高職學生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時,實習單位存在較大責任。為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除了在日常管理中加強自身建設,還需要嚴格的外力監督。在出現惡意侵害頂崗高職學生合法權益,違背《勞動法》《民法典》基本要求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有權力對實習單位進行監管和處理。但是,現實中的監管權力和責任并不明確,監管部門存在交叉和模糊不清的情況。除了勞動保障部門之外,市場監管部門、應急安全管理部門等部門都可能涉及頂崗實習權益受損情況,但哪一主體承擔主要調查和維權責任尚不明確。
高職學生是頂崗實習期間的核心主體,也是權益可能受到侵害的法律主體。作為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出于學校要求或者自身學習進步的需要,進入實習單位進行鍛煉提升,往往帶有較強的服從意識。[4]當自身權益受損時,缺乏主動維護權益的基本動機和意識,甚至在發生合法權益受損的情況時,高職學生并沒有獲得及時準確的認識和定位。此外,高職學生聚焦于專業教育,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和培養上存在缺陷。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不足,使得其在頂崗實習期間權益受到損害之時,缺乏足夠的能力和本領進行固定證據、付諸法律途徑、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也缺乏足夠的專門性維權知識的學習,使其在出現需要依法維護權益之時面臨諸多困境。
目前,有關學生基本權益保護的內容,除了《教育法》《職業教育法》之外,《民法典》《勞動法》等法律也有一定涉及,但是針對頂崗實習的問題缺乏專門規定。頂崗實習在法律上缺乏明確規定,其與一般意義上的實習是否存在區別,以及如何更好地保護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權益問題,都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規范,出臺具有明確性、可操作性的權益保護體系。一方面,應完善實體法規范,結合現有法律規范要求,出臺專門針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問題的法律法規,對實習單位、實習內容、實習強度、實習報酬、權益保護等問題進行規定。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監管機制、責任追究機制、依法維權機制等,為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提供維權的法律途徑和程序規定,擴展監管力度和依法維權途徑。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權益保護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切實承擔監管責任。保護處于人生發展階段的高職學生,使其更好的融入社會,切實發揮頂崗實習的積極作用,需要相關責任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解決頂崗實習期間高職學生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問題。例如,教育主管部門應結合高職院校中開展頂崗實習的情況,對頂崗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問題落實到高職院校和實習單位,對于實習單位不重視或者惡意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情況,應及時同其他部門進行反映和處理。市場監管部門,對于相關的實習單位的資質和生產經營的規范化進行監督,避免由于市場監管不力、忽視安全生產隱患等給在此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帶來危害。勞動保障部門應及時掌握本地區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定時前往實習單位了解情況,關注頂崗實習高職學生的權益保護狀況。[5]
為有效減少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權益受侵害的情況,讓頂崗實習更加規范有效,需要從高職學生的依法維權意識與能力入手,培養其法律知識和運用法律維護權益的綜合素養。首先,在高職院校的日常教學之外,應加入法律知識和意識的培養,提升高職學生的法律素質。其次,在高職學生即將進入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之時,應通過開設講座、發放宣傳單、座談會等方式,防患于未然,提升高職學生實習過程中的權益保護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簽訂實習協議時,關注是否存在損害權益的條款,將不合理的協議內容排除在頂崗實習合同之外。最后,在頂崗實習中,若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應及時采取相應法律措施,推動頂崗實習中的權益得到依法保護。包括依法協商處理、向監管部門反映、依法提起訴訟等方式,切實提升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依法維權能力和水平。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是培養綜合能力、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為了減少侵犯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合法權益的現象,應認真分析背后原因,通過建立健全法律規范體系,發揮監管部門協同合力,有效提升高職學生法律意識與依法維權能力,才能進一步推動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規范性,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伴隨我國高職教育不斷發展,頂崗實習中的問題也會不斷凸顯,有必要切實維護高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的規范性與合法性。在我國高職教育法律規范與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將頂崗實習納入法治軌道,通過法律的強制力、規范性確保實習內容、實習強度、實習報酬,以及頂崗實習中的安全保障問題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將進一步推動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