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朱夏小學 王 艷
學習興趣是支撐學生高質高效開展學習的基礎,尤其是小學生開展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學習,更加需要學習興趣的支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已較為注重構建興趣化數學課堂,但現實教學中,孩子們學習興趣激發與培養力度仍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需要一線教師深入把握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進而深研教學創新的策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推動其主動學習,深度掌握數學知識并靈活運用。
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小學生必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能達到深度學習狀態,這對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小學生來說較為困難。由于剛接觸數學學習不久,無法避免受手機游戲影響,面對難學的數學知識,自我控制能力又相對較弱,諸多因素導致小學生學習注意力分散、數學學習興趣不斷下降。同時,在“雙減”政策下,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仍然布置重復性、低效性的數學作業,這種情況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引發抵觸心理,影響學習效果。
教學過程是一個涉及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活動,只有“教”與“學”合力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然而,新課改的實施已經推行多年,傳統的灌輸、講述式教學模式仍然存在,雖伴有提問、引導,但縱向看整個教學過程,仍然表現為單一的說教式。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形式”的轉變還沒有達到“本質”的改變,教學方式與方法仍然相對單一、枯燥,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生依舊缺乏主動思考、探究討論的機會,這嚴重削弱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盡管新課程改革、“雙減”等基礎教育指導政策得到全面推行,但應試教育環境下,大部分家長、教師仍舊格外看重成績,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無從談起。一方面,會導致學生對于學習活動的認知產生錯誤的傾向,焦點依舊放在“分數”本身,不注重自身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淡化對數學學習興趣的關注。整個學習活動過于功利化,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產生了嚴重的偏差。另一方面,教師、家長等在學習評價中依舊把“分數”作為主要評判維度,學習興趣將被孤立于教學之外,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使得部分教師為了達到教學實效,未經精心設計,過多地創設教學情景、頻繁提問、重復講解知識點、評價隨意……結果因為情景太多,轉換太快,使得學生無法適應,重復講解知識點占用了學生練習、鞏固的時間,也未給學生預留合理的思考空白,同時不合理的評價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教學理念不能真正與時俱進是制約興趣化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構建的主要因素。傳統灌輸式數學知識講解,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以致學習興趣難以持續保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緊隨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切實把學生視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促使其興趣濃厚地參與學習。例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說教式授課模式,運用生活中的百分數來引入課程。如,在課前預習中,指導學生找到生活中見過的百分數,比如飲料瓶產品說明、衣服標簽等等,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這些百分數如何拼讀,如何書寫,分別代表什么意義。知識與生活的融合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這是激發興趣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師生應當構建和諧、友好的關系,增強學生與教師交流的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積極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信心。如,教學“數學廣角———找次品”的課程教學時,可以營造“互幫互助”的學習情境,邀請學生幫助老師在三瓶藥中找次品。學生頓時活躍起來,紛紛想辦法:“倒出來數一數、用手掂一掂、用電子秤稱一下……”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從“說教”關系轉變成“朋友”關系,讓學生放下壓力投入到主動探究中來,進而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他們憑興趣學習,只有感興趣,他們才會自主開展學習。因此,教學策略的設計制定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做到因勢利導,讓學生對某一個數學問題產生一定的好奇心,不斷激發主動探究的興趣,喚起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1)貼近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2)直觀教學,強化豐富的情感體驗。
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有限,仍舊以直觀形象為主,如果能夠融合視覺、聽覺的刺激,將更好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度,激發起強烈的探究興趣。所以,在小學數學課程的設計中,要充分融合圖片、視頻等豐富性的學習素材,為學生營造富有情趣的學習氛圍,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在課程“拼一拼,搭一搭”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深入了解不同圖形之間的特點和區別,可以將七巧板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視頻演示七巧板的多樣化玩法,通過圖片展示出豐富的拼搭成果,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七巧板現場拼搭動手操作的機會,鼓勵學生主動發揮創新思維,在不同形狀的拼搭中強化對圖形特點的認知。動態的視頻和直觀的圖片,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產生強烈的動手操作欲望,在豐富的想象和實踐中感受探究的樂趣,從而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3)問題引導,構建多樣化的探究情境。
思考是由問題所引發的思維過程,也是調動學生產生探究興趣的重要因素。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合理設計問題情境,不斷培養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課程“湊十法”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一道題目設計出組合性的問題,以此構建探究情境。如,在8+5=?的題目中可以通過“擺小棒”的方式探究出不同的計算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部分學生能夠給出8+5=8+2+3=13這種解題方式。此時,教師要趁機提問:“5為什么要分成2和3,而不分成1和4?”還有部分學生會給出8+5=10+5-2=13的解題方式,教師則繼續提問:“明明是加法,為什么要用減法來計算呢?”在組合性問題的引導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交流、探討的熱情,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不僅實現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升,學生還能感受到成功學習獲得的快樂,進而強化了自主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容易被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若適時給予新鮮有趣的刺激,就能夠提高學習的效果。游戲教學是一種極受小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也是教師構建趣味課堂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的愉悅感。例如,在“比高矮”一課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摘星星”的游戲。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高度位置不同的兩顆星星,邀請學生參與摘星游戲。首先,選擇一名身高較矮的學生上臺,他只能摘到低高度的星星。然后,引導他找一個身高更高的同學幫忙,成功摘下了另一顆位置較高的星星。此時,教師引出問題:為何第一個同學不能摘到兩顆星星?此時,學生很容易就能夠感知到“高、矮”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繼續組織學生在同桌之間玩高矮游戲,自主探索更多樣化的比較方法。還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個大組,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促使學生不斷強化對高矮的認知。在快樂的游戲氛圍中進一步強化學生探究興趣,為深度學習奠定了基礎。
新課程教學改革特別強調小學數學課堂要加強師生、生生互動教學,合作探究十分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應當重視探究活動的組織,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綜合品質,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而精彩。例如,在“讀數”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探究活動:首先,教師收集一組帶有諸多數據的文字資料,比如電視機的售價3200元、某小學有5020名學生等,引導學生在這些材料中觀察數據,復習數的組成;然后,在黑板上寫出相應的阿拉伯數字,再寫出對應的讀法,指導學生掌握讀數的順序,重點要強調零的讀法。在知識鞏固階段,還可出示生活中出現的其他萬以內的各種數據,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的讀數活動。并鼓勵學生自行創造數,能夠將“0”設計在不同的位置,不斷強化學生對讀數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信息交流的綜合能力。
評價是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師應當注重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點,及時鼓勵、贊賞,并提出恰當的要求,使學生能夠找到目標,又能具有自信,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小學生回答問題常常處在淺表化認知層次,教師要采用恰當的引導方式,促使學生數學思維向更寬更深發展。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首先引入對稱軸的概念,當學生初步理解后,運用多媒體呈現正五邊形、梯形、圓形、平行四邊形四種圖形,問:哪個圖形為軸對稱圖形?為什么?學生1、學生2給出正五邊形、圓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的答案。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判斷理由:
有些高校沒有搭建完善的預警平臺,個別部門的網站與業務系統還沒有納入學校的網站集群系統與數據中心中去。從而導致系統與網站的防護能力差,網站發布的信息容易被篡改。許多的業務系統管理人員,由于本身不是專業出身,對系統的漏洞、后門等安全威脅認識不足,往往使系統在平時的運行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生1:通過對折,證明兩邊大小相同,且能夠完全重合。
師:通過實踐來驗證,這個方法太好了,你真棒!
生2:我也是用這個方法。
師:你將梯形和平行四邊形也歸為軸對稱圖形,能具體說一說嗎?
生2:我……我感覺有的梯形和平行四邊形就可以沿對稱軸對折。
師:我理解你的想法,你是從這兩種圖形中的“特殊”情況考慮的,是嗎?比如?
生2:對,比如等腰梯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的一種,所以有的平行四邊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師:好,說得好極了。
師:這些軸對稱圖形,你們發現有不同點嗎?
生3:對稱軸的數量不同,正五邊形有5條。
生4:在圓內畫直徑會發現,每條直徑都是圓形的對稱軸,所以圓形的對稱軸有很多條。
在課程推進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思維能力表現,開展了具有啟發和引導的過程性教學評價,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調動問題探究的積極性,強化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掌握,促使有趣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構建目標順利實現。
總之,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其開展數學學習的專注時間有限,只有通過創新教學策略來側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持續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才能確保學生持續專注開展數學學習,切實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教無定法,有效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深入分析把握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進而側重從學生自主學習動機引導、游戲教學運用、科學組織開展探究活動、優化課堂評價等方面入手,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