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中心小學 顏清地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以“說理”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是非常必要的,深度學習課堂不僅能夠有效增強課堂的效果,其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小學生受到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他們難以對問題進行全面、深度的思考,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緊貼小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的對學生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消化,最終將教學內容轉變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為了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對學生的說理能力進行培養,通過“說”來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鞏固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效果。說理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但就目前來看,在培養學生說理能力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必須明確這些問題,并構建一個有效的說理能力培養教育體系,通過說理來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教育。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的學習難度相對較高,尤其是對一些數學知識點,學生難以背誦,更難以掌握,在作業、考試中也頻繁出錯,屬于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無法形成對數學思維的清晰理解,導致小學生無法表達清晰的思維邏輯和思考過程,因此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數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周圍的數學問題,而說理能力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是簡潔、快速但相對混亂的,如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單純讓學生進行思考,那將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則能讓學生在頭腦中進一步重復、過濾和分析,能加深學生的思維印象,增強學生的思考效果,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有利于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發展。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復雜的思維習慣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語言來進行表述,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效率。教師要重視學生說理能力的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也對數學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小學數學學習主要是思維的活動,而說理是思維的基礎,是學生思維的展示方式,是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
說理能力對數學思維的培養主要體現在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兩個方面,從抽象思維的角度來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是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生如果能夠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表達出來,就說明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通過說理能力的培養,學生既能夠把握解決問題的過程,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是對抽象思維的有效培養。從邏輯思維的角度來看,說理就是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通過自己的方式清晰的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解題邏輯和表達邏輯進行思考,對于培養邏輯思維有著顯著的效果。在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對知識點的講解,并讓學生用自己的思路來解答問題,就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印象,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除了思維能力的培養之外,說理能力對于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顯而易見的,數學實質上也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需要通過科學、簡潔、邏輯的語言將數學知識表達出來。在培養說理能力時,教師需要給學生表達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教學觀念主要是指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思維,其對于教師深度課堂的構建是非常有幫助的,不過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對于教師教學模式的選擇也會產生一定的約束。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成為我國教育工作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教師需要更新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提高自身素養,以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從實際情況看,一些數學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卻不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往往只是單純的將知識單方面的教給學生,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失去了中心地位,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深入,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大多數小學生都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為上課專心聽課就足夠了,影響了對說理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對于他們來說,生動的課堂氛圍能激起孩子學習的動力,而沉悶的課堂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數學課程來說尤為明顯。數學課程更為注重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無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維邏輯體系,而沉悶的課堂使得學生難以跟教師進行溝通,思維也會受到限制。小學生的內心情感較為豐富,情緒較為敏感,沉悶的課堂氛圍會使得學生在想要發言時會因為課堂氛圍而產生顧慮,害怕出現錯誤而不敢表達。
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角度來看,一堂四十分鐘的數學課,學生很難做到全部時間都集中精力聽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當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的增加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都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在上課時間更多的是通過教材和板書進行授課,即使應用了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工具,也只是將教材中的內容原原本本的搬到PPT當中,對教學工具的使用流于表面,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此外,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是相對較弱的,因此學生的說理能力自然不高,對于一些思維和想法無法全面、順暢的表達出來,這個時期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不通過多種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那么對學生說理能力的培養難度只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高。
為了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教師可以找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題意。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去閱讀和思考題目當中的要點,以確保學生明確題目的要求,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題目進行討論,利用集體的力量去解決相應的問題。
在小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對于學生思維邏輯的引導和訓練,通過有效的策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為他們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確保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設計出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特點的問題。在學生思考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發言,將自己的解題思路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從說理能力這個角度來看,學生在進行思考時,思維深度越廣,對于說理能力的培養效果也就越強。因此,教師在講解完一道題目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發散自身的思維。此外,教師在講解完問題后,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原題對題目進行改變,促使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并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強化鞏固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在強化鞏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說理訓練,對這節課所學到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且能夠與之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串聯。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專業的知識結構來幫助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分類,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建立專業的數學知識架構,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理解。
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需求,信息技術成為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而大數據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教師要將教學課堂與信息數據相結合,構建數學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將大數據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材料和資源,拓展數學教材的內涵,幫助學生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在應用信息技術時,教師不能生硬的將教材知識照搬到其中,而是要充分界定數學課程的特征,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是抽象性的,受年齡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學生的接受程度較低,所以在學習的早期階段很難理解數學知識,長期下去,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教師將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融入到課堂當中能夠利用更直觀有趣的知識來調動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提高課堂效果的同時還能讓課堂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在運用信息技術的時候,要充分結合數學課程特點,把抽象的知識內容轉化為更加直觀的形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以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為例,教師在教授“測量”這一章節時,學生需要學習常用的長度單位,如果以抽象的方式呈現,將很難記住和理解。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常用的長度單位,這些長度單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例如厘米、米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基本單位。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長度單位和學生生活中的東西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便于理解和思考,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并不是平等的,這一現象在小學尤為明顯,教師往往以上級的角度來看待學生,這對學生說理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因此,教師需要調整自身定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動力。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放在中心地位,通過多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尊重學生,與學生和睦相處,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說話,不管答案是對是錯,都要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并找出學生的不足來指導,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另外,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變化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教學、游戲等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不僅能夠使其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能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此,學生在表達時,就會對自己的思維進行二次過濾,對表達能力和說理能力的培養都有顯著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準備圖形,讓學生利用量角器上臺進行測量,并在測量過程中將自己的測量思路表達出來,給學生表達的空間,激發學生的“說理”積極性。
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鞏固自己的知識,并且在思維交流碰撞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說理能力進行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小組之間的平衡性,確保小組之間的能力相差不大。分組結束后,教師就可以通過一定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展開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隨意出一道題目,以“15×16”為例,可以直接運算得出結果240,也可以將“16÷2”,再通過“15×2×8”得出結果。同一道題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因此教師就可以讓小組之間討論題目的不同解法,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于兩位數之間的乘法掌握的將會越加牢固,而通過不同解題思路的探討,學生能夠開闊自己的思維,構建出一個更為全面的數學思維體系,從而提升自身的說理能力。
近幾年隨著小學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需求,對于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而說理能力也逐漸成為了小學數學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當前的小學生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不是特別強,因此,要想促進其進步就必須重視小學數學說理教學。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說理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要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說理能力培養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