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雨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智能制造與控制工程學院,上海 201209)
當前,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而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都發生著巨大變化。國際上形勢復雜,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新時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因此其能否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直接影響著我國能否實現“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育人目標。由此可見,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2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過程中凝練生成的精神財富,其所蘊含的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是新時代大學生所迫切需要的,能夠幫助大學生抵御不良思想,堅定理想信念,爭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紅色基因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過程中凝練生成的精神財富,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為人民服務、為革命勝利所凝練生成的心血、結晶,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文化積淀,其價值目標是艱苦奮戰、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等。隨著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紅色基因也將與時俱進,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然而,無論在什么時期,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核主要包含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艱苦奮斗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首創精神等。對于大學生而言,紅色基因是一種不朽的榜樣精神,是一種優良的革命傳統,更是一種信仰和追求,值得大學生去學習和感悟。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育人工作。紅色基因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對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塑造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紅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豐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幫助新時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新時代大學生從出生到步入大學,一直都生活在和平年代,從未經歷過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時期,也基本沒有經歷過缺衣少食的生活。這導致新時代大學生缺乏生活的磨煉,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關注自身而忽視集體利益。新時代下互聯網高速發展,在帶來信息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信息爆炸。但是,由于大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不強,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不良思想極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代代相傳的崇高價值追求,其精神內核中包含愛國主義精神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發展的任一時期都有體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無產階級革命者不怕艱難、不畏犧牲,為保衛國家而戰,為人民的安穩生活而戰;在改革開放時期和新時代,共產黨人團結一致,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為祖國效力,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騰飛而戰。其次,堅定的理想信念也一直長存于共產黨人心中,在革命時期,紅軍長征的勝利就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定理想信念;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科學家在艱苦的條件下,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克服重重困難,研制出“兩彈一星”。因此,把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之情、堅定新時代大學生的報國之志,更能夠在社會思潮沖擊下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新時代下,部分大學生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和無意義感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精神動力。在紅色基因的形成過程中,無數共產黨人以其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樹立起一座座榜樣的豐碑。因此,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為新時代大學生提供精神食糧,給予大學生精神激勵。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天辟地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改天換地,從苦干實干的縣委書記焦裕祿到被譽為“活雷鋒”的水電維修工徐虎,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助其成就了一番事業。同時,我黨從生產出第一架飛機到研制出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培育出雜交水稻到合成人工牛胰島素,都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潛心研究、不斷克服困難,在理論、制度、文化等各個方面實現的偉大成就。因此,蘊含著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精神的紅色基因,是一種不朽的榜樣精神,把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讓大學生在面對理想時點燃奮斗激情,并促使大學生自覺肩負起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新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外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思想暫未成熟的大學生造成影響,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對黨的信仰不夠堅定。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核中包含首創精神,首創精神具體表現在,面對未知的事情,中國共產黨敢為人先。中國共產黨首創精神的開端是我黨將馬克思主義應用于中國革命,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之路。這群新青年就是老一輩共產黨人,他們在首創精神的引領下,一輩子敢為人先,一輩子對黨忠誠。以史為鑒、以史為師。根植于共產黨員血脈之中的紅色基因就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形象寫照,他們無論身處何種時期、何種環境,都不忘對黨的信仰。因此,蘊含首創精神的紅色基因,是一種優良的革命傳統,把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讓大學生用歷史的思維看待問題,使大學生增強對中國共產黨革命奮斗歷史的認同,進而堅定對黨的信仰。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代代相傳的崇高價值追求,把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和教學形式。首先,紅色基因能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在紅色基因的形成過程中,無數共產黨人用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樹立起一座座豐碑。新時代,紅色基因繼續傳承革命精神,孕育了抗洪搶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形成了不朽的榜樣精神。榜樣的先進事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非常寶貴的教育資源,能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動的教育內容。其次,紅色基因的承載形式具有多樣性,能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形式。在紅色基因的承載形式中,既有口口相傳的紅色故事,又有生動形象的紅色影視作品,還有真實存在的紅色文物和遺址。高校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高校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紅色基因的理論知識之后,除了可以給學生講述紅色故事、播放紅色影視外,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紅色遺址,將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以此加深學生對紅色基因的感悟。
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紅色基因在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境,主要體現在課堂中教師對紅色基因的應用不深,校園文化中高校對紅色基因的運用不足,社會環境中紅色基因的傳承受阻。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高校教師對紅色基因的應用不夠深入,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體現在紅色基因的融入形式較為單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高校教師對紅色基因的教學主要采用教師講授的方式,使大學生被動地接受紅色基因的知識。這種以教師講授為主導的融入形式,在短期內確實可以達到快速完成紅色基因教學的目標,但從長期來看不利于大學生將紅色基因的知識內化于心。第二,體現在紅色基因的融入內容不豐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高校教師缺乏對紅色基因內涵的深度挖掘,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將紅色基因簡單定義為老一輩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和寶貴精神等,而沒有與時俱進地將紅色基因的教學內容與時代特征、時代任務相結合,造成在課堂上對紅色基因的應用不深,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效果不強。第三,體現在紅色基因的實踐內容缺乏。高校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缺乏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入實踐。由于大學生對紅色基因相關知識的學習只停留在學習抽象的理論方面,未能將所學的紅色基因知識外化于行,導致大學生對紅色基因價值內涵的感悟不深。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活動、秩序和環境的集中體現。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助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精神狀態。但是,高校在校園文化中對紅色基因的運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體現在高校校園里缺乏對紅色基因教育的宣傳。在高校校園中,雖然已經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但是與紅色基因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并不常見,除了紅歌會之外,其他與紅色基因相關的活動較少,導致校園中對紅色基因的教育宣傳不足。缺乏對紅色基因的教育宣傳會造成紅色校園氛圍的缺失,將導致大學生無法借助校園紅色氛圍的力量去感悟紅色基因的精髓意義。第二,體現在校園社團文化中缺少與紅色基因相關的學生社團。校園中,學生社團是大學生交流交往的重要場所,也是同輩影響力發揮的重要場所。若校園里缺少與紅色基因相關的學生社團,將導致大學生在培養興趣愛好、日常人際交往中缺少對紅色基因的探討,不利于大學生深入理解紅色基因。
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目前在社會環境中紅色基因的傳承受到一定阻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體現在現實社會環境中,如今大眾的物質生活逐漸豐富,但精神生活沒有完全普及,使得部分大學生忽視了紅色基因所承載的寶貴文化和精神財富。第二,體現在網絡社會環境中,由于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增多,故其容易受到部分不良思想和負面價值觀的影響,造成部分大學生在接受與紅色基因相關的思想教育時產生懷疑。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學校課堂外,社會大課堂也起著至關重要的教育作用。
當前,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是黨的未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在“兩個一百年”背景下,青年大學生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好紅色基因對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作用,使紅色基因更深入地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陣地,承載著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目標,肩負著“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大育人任務。因此,高校教師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創新上下功夫,以此增強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價值引領作用。首先,高校教師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入講述紅色基因的歷史發展脈絡,通過聆聽紅色革命故事,將有利于新時代大學生穿過歷史迷霧,堅定對黨的信仰;更有利于新時代大學生對我黨的革命奮斗史產生濃厚興趣,使其領悟是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和艱苦付出才換來了現在幸福的生活,這能使大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認可紅色基因的內涵。其次,高校教師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建立互動式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僅有利于激發大學生主動學習紅色基因的興趣,而且有利于產生教學共振。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能及時向教師反饋與紅色基因相關的問題、困惑及學習進度,這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糾正。新時代是一個網絡信息極度發達的時代,在獲得信息便利的同時,也會接收到部分負面信息和不當的價值觀,這些都容易對大學生產生影響。因此,通過課堂互動式教學,教師能及時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大學生明辨是非,從而順利發揮紅色基因的價值引領作用。最后,高校教師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開拓思政課的實踐性,將課堂延伸至校外,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高校教師應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到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活動中,如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因紀念館、參與紅色基因的志愿者服務等。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感知體驗中感悟紅色基因的價值內涵,加深對紅色基因的理解,從而發揮紅色基因的育人價值。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園文化是主要陣地,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助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精神狀態。因此,要在建設校園文化上下功夫,以此增強紅色基因在校園文化氛圍中的影響力。首先,高校要積極開展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學術文娛活動。在“紅色基因”學術活動方面,通過開展與紅色基因相關的學術講座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討會等,為大學生提供課堂之外學習紅色基因的校內平臺;在“紅色基因”文娛活動方面,通過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文藝匯演、攝影展、書畫展、微視頻創作比賽等,加強校園內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其次,高校要積極創建與紅色基因相關的學生社團。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里發揮同輩影響力的重要場所,在參加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大學生通過交流合作、互相影響,能夠加深對紅色基因內涵的認同感,有利于大學生將紅色基因內化于心。除此之外,社團成員還能帶動校內其他同學積極參與到社團活動中,擴大主動學習紅色基因的大學生群體,從而順利發揮紅色基因在校園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最后,高校要積極優化校園宣傳環境,如建立與紅色基因相關的宣傳欄和校園電臺等,將紅色基因引入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環境是重要陣地,社會由無數個體匯聚而成,個體與個體間、個體與環境間無時無刻不在相互影響,良好的社會環境能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礎,因此要在建設社會環境上下功夫,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
在現實社會環境中,政府應推動建設“紅色基因”實踐活動基地,通過與企業合作,開發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革命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等實踐活動基地,為大學生開展紅色基因教育活動提供豐富平臺,使不能直接被感覺到的紅色基因的信仰、價值和精神品質變得可見、可聽、可觸摸,以此發揮社會大課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同時,政府要加強社會面的“紅色基因”宣傳,通過打造適合本土發展的“紅色基因”文化產業,創作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紀錄片、廣播節目、文字故事等宣傳作品,并開發本地紅色旅游資源,以此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使紅色基因扎根在大眾心中,為紅色基因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網絡社會環境中,政府要重視打造和監督“紅色基因”新媒體平臺,以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塑造出優質的網絡社會環境。當今,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云社交”在大學生社交方式中占比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新時代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瀏覽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應大力打造出宣傳紅色基因的“雙微”平臺,通過在平臺上發布宣傳紅色基因的文章和短視頻,使紅色基因教育走進大學生的日常社交網絡中,以此增加新時代大學生日常學習紅色基因的機會。同時,政府也要對新媒體平臺進行監督,塑造優質的網絡傳播環境,在凈化網絡輿論環境的同時,努力營造濃郁的紅色思政氛圍,深化思政教育成效。
政府通過對現實社會環境和網絡社會環境的雙重優化,能夠為紅色基因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此實現紅色基因與新時代大學生的血液和靈魂緊密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