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純
(龍巖開放大學,福建 龍巖 364000)
在當今社會,大眾傳媒不但扮演著快速傳遞信息和提供各種文化服務的重要角色,還擔負著傳播社會價值觀念和建設社會道德規范的重要使命。大眾傳媒環境對社會、經濟、生活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相對于大學生學習而言,大眾傳媒的引導和預警作用至關重要,大眾傳媒越來越密切地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深刻的經濟方式轉變和社會結構調整,使大學生的學習結構、學習領域和學習層次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在大眾傳媒的影響下趨于兩極化發展。想要發揮大眾傳媒對大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使大學生順利實現學習理想,迅速走上工作崗位,必須重視大眾傳媒環境對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和作用。深入分析和研究大學生思政教育在大眾傳媒環境影響下的發展趨勢,積極、主動地采取應對措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做好大學生的教育工作。
近幾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都在擴大招生的規模,所以高校畢業生的人數不斷增加,導致一些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一些高校畢業生在面對就業壓力的時候,經常會以逃避的方式來應對,而不能積極地去參與競爭,有時為了轉移就業壓力,大學生會選擇考研。他們雖然都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對于自己能否融入社會缺乏足夠的信心,一些大學生不能正確面對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壓力,普遍缺乏競爭意識,缺乏堅韌的品質和面對挫折的勇氣。另外,一些高校在教育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教學模式,所以在面對職場的種種技能時就顯得力不從心,長期以來,大學生一直以否定的心態定位自己的職業生涯,這些都不利于他們的順利學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發展日益先進,大眾傳媒環境日新月異。大眾傳媒將各種社會現象和主導價值觀念呈現在大學生面前,有效刺激了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開闊了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從不同角度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價值觀。所以說大眾傳媒必須切實肩負起自身的職責,促使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系統的職業規劃,正確處理其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引導其正確選擇自己的職業。
我國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的社會轉型期,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學習造成了較大壓力,大學生通過大眾傳媒了解了這一社會現狀,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學習形勢,從而對自己的學習前景做出了更加理性的規劃,適當降低了個人的學習期望值。在當代傳媒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不再一味堅持自己所學的專業,愿意服從用人單位按需分配的派遣原則,到社會和用人單位需要的崗位上去工作。隨著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日趨成熟,一些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更加理智,將積累社會經驗和學習知識技能作為學習前期的主要目標,從而為自身事業的后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學生不再抱有不切實際的高收入期望,認為學習初始階段過高的薪酬要求不符合自身事業的發展規律,以普通人群的收入水平作為自己剛剛參加工作時的工資基準,摒棄了“一畢業就拿高薪”的想法,降低了對工作單位的薪資要求。隨著大學生學習觀念的不斷轉變,大學生對學習區域的選擇也趨于多元化。雖然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地區對大學生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仍然是大部分大學生的理想所在,但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將小城市和不發達地區作為自己的就業選擇,認為這對自己的專業特長發揮和未來事業發展更加有利。因此,很多大學生選擇從基層做起,到更加鍛煉自己并有助于培養自身責任感和自信心的崗位上工作。
大眾傳媒環境在對大學生學習起到良好導向作用的同時,也驅使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趨于兩極化發展。對于具有良好社會關系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來說,還是將工作單位的地理位置、工作環境和薪資報酬作為學習選擇的首要因素。相比而言,那些不具備良好的社會關系和家庭背景一般的大學生,學習期望值較低,乃至學習信心不足,在學習競爭中存在一定的弱勢心理,這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兩極化趨勢的具體表現。雖然當代傳媒環境對學習平等的信息廣為提倡和傳遞,對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大肆宣傳,但是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受到現實社會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大,因此,一些大學生在學習競爭中的弱勢心理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大眾傳媒具有極為廣泛的影響力,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在大眾傳媒的作用下,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各種技術的日趨成熟,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發展和學習選擇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當代傳媒環境的影響。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的影響范圍極為廣泛,通過書籍、報紙、雜志、電視和互聯網等傳播媒介,使大學生對社會新聞事件和國家學習政策有了具體的認知和深入的了解。因此,大眾傳媒的權威性使其成為大學生信賴的資訊來源,并對大學生的學習觀念和職業標準起到了直接的導向作用。通過大眾傳媒,可以使一些大學生由旁觀者的心態逐漸向求職者轉化,將別人的面試當作是自己的一次實踐,能夠分析求職者在面對主考官時的心理狀態,并將正確答案與自己給出的答案進行比對,這樣不僅在無形中使大學生掌握了求職的技巧,鍛煉了求職的能力,還可以使大學生站在專業人士的角度分析和思考問題,總結出求職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使求職者能夠根據求職單位的需求,進行準確的自身定位,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及時找出自己在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收看大眾傳媒類節目,可以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表達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心態,不斷提高其能力。不僅如此,還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求職的困難,培養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不至于因為某一次的失敗就一蹶不振,同時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提高自己求職的成功率。由此可見,當代傳媒環境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傳統的觀念中,人際信任是大學生認知社會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周圍人的觀點對大學生的學習選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調查數據可知,對大學生的學習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的首先是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其次才是大眾傳媒。由此可見,相對于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對大學生學習觀念產生的影響,大眾傳媒的作用稍顯遜色。而學校因素是影響來自普通家庭的大學生學習選擇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應該承擔起大學生學習教育的主要責任,發揮出疏導大學生思政教育壓力的巨大作用。但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大眾傳媒的信息渠道之廣、信息量之大,是傳統的信息方式所無法比擬的,所以應該引導大學生積極地從大眾傳媒中捕獲稍縱即逝的信息,拓寬求職的渠道,確保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
首先,一些大眾傳媒爭相報道大學生從事“掏糞工”“地攤工作”以及“破爛王”等成功學習事例,以大學生降低學習期望值為出發點大肆宣傳報道,將大學生惡劣的學習環境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過度渲染,而忽視了對大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專業特長、學以致用、創新發展的事跡的報道,對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艱苦奮斗、拼搏向上、勇于發揮聰明才智等積極向上的思想品德疏于宣傳,從而導致大學生在學習選擇中放低姿態,滋生出委曲求全的思政教育,對大學生斗志高昂、奮發圖強等積極思政教育的形成產生了不利影響。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不斷變革,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國家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作為國家倡導的全新學習形勢,被大眾傳媒廣為宣傳,予以好評,但是在創業方式方法、創新信息提供和決策參謀等方面,大眾傳媒卻少有提及。由此可見,大眾傳媒僅注重了對大學生創業理念的宣傳,卻忽視了指導大學生創業方法的報道,使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產生了空中樓閣、高不可攀的感覺,對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自信心產生了不利影響。由此可見,大眾傳媒可以增加這方面的報道,為大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大學生正確應對求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真正發揮出大眾傳媒應有的作用,為大學生自主擇業提供技術和理念上的指導。
通過分析和討論大眾傳媒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產生的影響,我們應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健康發展。
雖然大眾傳媒在轉變大學生學習觀念、合理樹立大學生學習期望值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成績顯著,但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兩極化的現象依然較嚴重。在選擇學習的過程中,一部分大學生的學習期望值較高,對工作環境及薪資報酬等方面極為挑剔,而另一部分大學生的學習期望值較低,缺乏學習信心。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學習期望值的合理建立,是當代大眾傳媒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所以,當前大眾傳媒的首要任務:使大學生了解當前的社會環境,通過對行業發展和學習市場的分析與研究,對當前的學習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使大學生正視學習競爭中產生的心理壓力,對自身的學習價值做出合理的定位;使大學生思政教育健康發展等。
由于一些大學生對于當前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形勢沒有足夠的了解,在學習選擇的過程中處于迷惘的狀態,對于學習選擇中可能遇到的挫折毫無心理準備,一旦學習失利就會產生莫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大眾傳媒應該發揮對大學生的學習預警作用,幫助大學生認清學習現狀,通過分析當前的學習形勢,得出市場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結構,從而引導學生根據市場的發展進行自我的完善和提升,確保自己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引導大學生做好心理防御準備,并為大學生提供準確、充足的學習環境信息,讓大學生對當前的學習形勢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對學習選擇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從而減小或避免學習失敗給大學生帶來的心理傷害。由此可見,為了提高大學生在學習選擇中的心理防御能力,增強自身對學習挫折的抵抗能力,大眾傳媒擔負著引導大學生學習教育的重要使命。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結構的調整,使大學生的學習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眾傳媒應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國家政策、行業需求和人才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使大學生深刻了解不同行業的發展態勢和人才需求特點,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學習選擇提供相關信息,從而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合理定位學習期望值,準確評估自身社會價值,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這一過程的順利實施,需要大眾傳媒將經過調查研究所獲得的信息進行重新梳理,并以大學生自身為切入點,對大學生的學習教育起到宣傳引導的作用。
大眾傳媒在大學生的生活中起著傳播信息的重要作用,這種作用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大眾傳媒作為大學生獲取學習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不但對大學生的學習導向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且促使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趨于兩極化發展。大眾傳媒與傳統的信息傳播渠道相比,稍顯遜色。從某種意義上說,大眾傳媒對促進大學生的順利學習起到相反的作用,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應當增強大眾傳媒的導向性和預警性,創造有利于大學生學習的和諧社會環境,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健康發展,實現大學生學習、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經濟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帶來了大學生在學習結構、學習領域、學習層次等方面的不平衡,要促進大學生實現理想,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就必須重視大眾傳媒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影響,對這一課題的深入挖掘和探索,為我國大學生的學習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