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翔
廣東乾敬律師事務所,廣東 廣州 510623
從依法治國角度分析,強調企業的刑事合規體系構建,對其法律風險防范層面上意義重大。如今,諸如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均構建了刑事合規制度。在中興案、華為案等事件發生后,我國也加快了此合規體系建設步伐。對民營企業而言,通過構建刑事合規體系,能夠對其經營環境加以優化,還能推動犯罪治理現代化,彰顯法律謙抑理念。但從實際情況上看,在如今民營企業的刑事合規體系構建中,還存在許多待完善的問題,為此須及時優化,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合規(Compliance),即遵守法律規定規則,企業合規是對可能出現的違法行為采取的補救措施;而刑事合規則是在此基礎上的升級,是從刑事法律的角度上展開工作,通過制定合規制度,旨在幫助企業減少風險,且換取刑事案件從寬處理。通過實施刑事合規,能鼓勵企業盡早發現并上報存在的犯罪違法風險,讓企業參與到犯罪預防中來。刑事合規體系,是企業合規和刑事法律間的融合體現,也是在新時代我國刑法參與到企業治理的表現。如今,刑事合規,不但是國家治理犯罪企業的新措施,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追溯刑事合規的發展歷史,20世紀60年代美國便開始嘗試合規管理制度,并于90年代將其廣泛推行。21世紀時諸如法國、英國等國家,為推動企業發展,開始借鑒美國發展的優秀經驗,將合規管理運用到各個企業中[1]。在2018年時中興被罰款事件的出現,成為我國思考刑事合規的起點。近年來,我國便逐步開展了刑事合規實踐工作。從2020年3月起,進行了多家企業合規監管試點,且2021年4月又啟動了第二期的監管改革試點工作,不但實現了優化,也為民營企業刑事合規體系構建奠定了基礎。
關于民營企業刑事合規體系化構建所面臨困境,主要可總結出以下三點:
第一,立法滯后性。正如上文所述,企業合規的發展最早是源于美國,在美國具有較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雖然近年來我國不斷下發了有關文件及政策,如《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關于建立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但起步較晚,許多層面上仍有待完善之處。例如,在制度方面仍有亟需優化的地方;另外,從立法層面上分析,尤其是刑法部分條款的規定不夠明確,有滯后性,都影響到了刑事合規體系有效構建。
第二,司法實踐待完善。我國于2020年3月進行企業合規改革試點,且2021年4月開展了二期試點,試點的范圍不斷擴張,涉及了北京、浙江等十個多地區。但是從司法實踐的角度來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刑事合規計劃有效性待提升。另外,從我國不同省市發展情況分析,當前的司法實踐工作呈現出多樣化態勢,并未制定統一標準,均需盡早加以完善[2]。
第三,企業合規意識差。由于經濟深化改革,我國部分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內部權責等方面不完善。加之許多企業都將追求經濟效益當做發展的重點。因此,忽略了經營活動中可能暗藏的風險。總之,正由于其合規意識差,才導致其刑事合規體系化構建面臨重重阻礙。
第一,發揮法律教育職能,引導企業消除犯罪隱患。例如,在部分民營企業中。仍然存在著拖欠、克扣員工工資的不良現象,若要規避“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風險,便可借助于刑事合規體系。合規便會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將可能觸犯的刑事風險告知企業負責人員,促使企業及時進行整改,為員工發放工資,避免“經政府部門責令支付后仍不支付”情況,降低了刑事風險。民營企業通過建立刑事合規的體系,用更形象的話來說,是為企業構建了一項“體檢”制度,能夠幫助企業篩查可能存在的刑事風險,及時對其“治療”(即消除風險),以免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發展[3]。然而如今許多民營企業中,雖設置了相關法務部門,或是招聘了對應的法律務工人員,但其工作主要是負責外向型事務。例如,合作合同審查、糾紛訴訟處理,卻常常忽視了企業內部的法律風險篩查,尤其是刑事風險部分。因此,在許多民營企業中,當前的刑事合規工作仍然處于初步階段。通過構建刑事合規體系化之后,能夠彌補此項空白,引導更多的民營企業發現可能殘留的犯罪隱患,從根本上減少犯罪,體現出刑事法律的教育職能。
第二,有效節約國家司法資源。犯罪的調查、處理一直都是司法領域面臨的難題。在各大企業內部發展中,由于其結構多樣化,和經營的活動復雜化,因此會提高企業刑事犯罪事件調查的難度。加之當司法機關在進行企業犯罪情況調查時,往往會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社會資源。長此以往,有限的司法資源難以有效滿足企業犯罪控制要求。鼓舞民營企業建立起刑事合規計劃,從本質上分析,是將國家司法部門的監管和調查職責,劃分一部分到企業內部,以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由于不同民營企業之間,其結構和經營活動都存在較大差異。部分企業日常經營管理較為松散,員工大多關系密切,在司法配合上意識較差,企業中的犯罪行為也很難獲得相關證據[4]。當建立起刑事合規體系后,能夠通過內部檢舉等相關程序形成監管,提升了企業調查透明性,減少了犯罪概率,還能為司法部門的證據獲取提供了便利。另外,在刑事激勵機制下,民營企業也會更積極配合司法工作,解決犯罪問題。如此,也是節約國家司法資源的一大體現。
第三,兼顧懲罰犯罪和保障民營企業生存。針對各種刑事案件進行處罰的最終目的,其實在于懲罰和預防犯罪行為。針對民營企業的犯罪案件,如何把握其懲罰力度,是處理的難度所在。通過構建刑事合規體系,其目的并非是將所有涉嫌犯罪的企業全部“一網打盡”,而是盡可能地避免給社會公共利益和經濟發展帶來負面效應。基于企業合規刑事激勵制度下,能為司法部門提供考量憑據。針對可能涉嫌犯罪的民營企業,能夠為其提供量刑從輕、協議出罪等機會,并綜合考慮該企業所犯刑事案件主觀惡性、對社會影響范圍、企業的配合程度等等方面,從而在考量后審慎定罪,能夠讓更多的民營企業感受到法律寬容,主動提高其遵紀守法意識。總之,在如此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下,有利于同時實現懲罰犯罪、保障民營企業的發展,盡可能保障兩者兼顧。
作為民營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下,更應當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從而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增強企業內在的活力和創造力,為企業未來久遠發展奠定基礎[5]。如今,在“互聯網+”的視角下。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范和控制更應當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和經營需求,從而詳細分析所涉及到經營數據,提高刑事合規防控水平。企業要全面參與依法治國,堅持黨的領導方針,制定戰略規劃體系。此外,需完善刑事法律風險防控機制,認真做好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后經濟三個方面,將其貫穿其中,從而塑造企業良好的聲譽和形象。當然,也要將風險防范的理念滲透到員工心中,以此來保證刑事合規達到最佳狀態。最后在防范過程中,還要定期開展內部合規宣講活動,對員工開展多元化的刑事法律風險、合規制度等內容的培訓,提高員工在刑事法律等多個方面的認知水平,積極參與到刑事風險防范中,全面提升風險防控的效率,以推動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企業的刑事合規體系構建,本質上屬于一項復雜化、系統化工程,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多方合作和長期堅持。通過構建此體系,能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生態結構、經營發展[6]。因此,必須要建立起企業主體協同支持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從企業本身、員工、經營發展多方面管控。一方面,將責任明確落實到個人,按相關刑事法律條例及刑事案件預防章程等內容,對相關經營數據按照類別有效劃分,例如其中所涉及到的人員個人信息、商業機密等。為此,要提前明確刑企業刑事的主體職責,同步優化企業當前的經營和發展策略,進一步評估可能存在的刑事風險,做好初步控制,最終實現風險預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分析企業的經營需求后,同樣要對企業的員工行為加以管控。除了上述內容中提出的刑事風險宣教工作外,還要重視分析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所涉及數據,結合更多新興的先進科技,例如身份識別、病毒查殺等等,也能有效提高風險管控的水平。企業在構建刑事合規體系過程中,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從法治思維上深化對企業內部的改革。除普通員工外,還需要重點對企業高級管理人才、股東的行為進行合規管控,同時還定期對企業項目的資質進行審查,不斷提升企業刑事風險的預防能力,減少企業刑事犯罪行為。
在強化對企業犯罪預防中,需針對刑事案件“可罰性”“風險”等方面綜合考量。因此,要在構建刑事合規管理的前提上,完善企業當前各項內部規章制度,且企業也要以“協同治理”的思維參與其中,旨在提升風險預防水平[7]。同時,要聽從刑事法律專家意見,對企業刑事合規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糾正,實現刑事預防的最大價值產出。總之,民營企業應從刑事合規、內部協調、外部合作、戰略管理多個方面優化,更有效地實現刑事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在風險分析過程中,民營企業要轉變觀念,從以往的被動處理轉變成主動預防,有任何不解的疑問及時咨詢相關法律從業人員,分析企業是否存在刑事責任風險,且應當如何解決。最后在合法的狀態下。根據企業現有的經營情況和員工的發展訴求等因素,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取得刑事預防和風險控制最佳效果,避免影響到企業未來發展。
為引導民營企業能夠誠信經營,并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抵抗外界法律風險,提升抵御能力,有關政府部門可加以協助,促使企業組建專業法律專家團隊,營造出良好法治氛圍。首先,要吸納更多有豐富法律服務經驗,且擅長《刑法》《公司法》等相關法律的優秀律師,邀請其積極加入到企業隊伍中,從而組建一支高素質專家隊伍,為民營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及服務,專業律師能基于工作經驗,及時評估企業面臨的刑事風險,及時采取措施,有效促進企業刑事合規服務常態化、信息化發展[8]。其次,企業內部要劃分職責,保障法律專家團隊分工明確。專家團隊可在企業內部,每1個月進行2~3次法律講座或主題宣講活動,幫助企業內部人員提升法律意識,從而提升企業防控經營風險的能力。
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構建刑事合規體系,是其未來發展及治理過程中的必要途徑。從湖南建工、中興、華為等諸多事件中所得出經驗,在全球化發展背景下,也出現了“風險全球化”。企業必須要重視刑事合規風險規避,才能逐步走向成熟。通過本文研究可知,在新時代背景下,民營企業構建起刑事合規的體系意義重大。例如,能夠發揮出法律的教育職能,還能節約國家司法資源,從長遠視野上看,還能同時懲治犯罪且保障企業生存。因此,民營企業可從以下幾點構建合規體系:強化企業能動意識、構建多主體協同機制、完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積極組建法律專家團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