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平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廣東 廣州 510623
實踐中,一人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1897年英國薩洛蒙訴薩洛蒙有限公司案中,認為公司一經注冊就具有區別于股東的獨立法人人格,即使薩洛蒙掌握著公司的全部股權,只要公司的設立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股東就可以免于對公司債務的連帶責任。學術上一般認為這是實質上一人公司最早獲得承認的判例。[1]此后,一人公司在各國得到發展,各國開始以成文法或者判例的形式承認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
2005年之前,雖然我國相關法律文件未見一人公司字樣,也未規定一人公司制度。但是在商業實踐中,為了規避法律對設立一人公司的限制,“掛名”股東廣泛出現,目的是達到公司設立的股東人數要求,也就是說實際的一人公司在現實中大量存在。[2]
一人公司制度,最早于2005年修正的《公司法》中進行規定。之后,公司法又經歷了2013年、2018年兩次修正。2005年《公司法》修正后,專門設立了一節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特別約定,在法條體系中位于第二章“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中,從第五十八條至第六十四條共7條專門對一人公司制度做了規定。2013年《公司法》修正后,為適應公司認繳制的需要,刪除了對一人公司注冊資本限額的規定,改變了條文順序,關于一人公司的規定位于2013年《公司法》的第五十七條至第六十三條,共計7條。2018年《公司法》修訂時,并未對一人公司的相關條款進行修改。
第一,一人公司是特殊的有限責任公司。依據《公司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一人公司不同于獨資企業,也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和一般的有限責任公司,是一種特殊的有限責任公司。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法律法規的特別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規定適用于一人公司,因此,一人公司股東以其出資為限,對外也能享受到有限責任的好處。
第二,禁止濫設一人公司。《公司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規定是為了防止自然人濫設一人公司,濫用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來規避法律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也就是說,法律上不允許一個自然人擁有兩個以上一人公司的股權,也不能間接控制多個一人公司,但是對法人股東(該法人股東不能是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的一人公司)投資設立多個一人公司沒有限制性規定。
第三,一人公司的工商登記存在特別要求。依據《公司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一人公司的工商登記和公司營業執照中要注明是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除此之外,一人公司的工商登記和公司營業執照同樣需要適用一般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規定,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等事項。
第四,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認制度與一般公司不同。一般情況下,《公司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該有限責任不超過出資份額。但是,股東無視公司獨立的法人地位,將公司財產隨意用于個人開支,認為公司是自己的私有財產,甚至將公司財產掏空轉移到股東個人賬戶,以股東個人賬戶進行生產經營,這類的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這種股東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使用的情況,會造成公司名下財產大幅度減少,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經常受到侵害。[3]為了維護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司獨立法人的法律地位,“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應運而生,突破了公司股東有限責任的限制。[4]《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公司股東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否則,公司的對外債務,不僅公司需要承擔責任,公司股東也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這種嚴格主要表現為存在舉證責任倒置的特點,需要有一人公司股東證明其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是獨立的,否則直接推定一人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5]
《公司法》第二十條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以及《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特殊的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在司法實踐中成為一人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一人公司股東作為舉證義務人,想證明其財產與公司財產是獨立的,其舉證需要達到怎樣的標準呢?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的通知》第十點的規定,主要有五種情形會被認定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存在混同:1.股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或者財產,不作財務記載的;2.股東用公司的資金償還股東的債務,或者將公司的資金供關聯公司無償使用,不作財務記載的;3.公司賬簿與股東賬簿不分,致使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的;4.股東自身收益與公司盈利不加區分,致使雙方利益不清的;5.公司的財產記載于股東名下,由股東占有、使用的。
因此,一人公司股東面對訴訟時,應當積極舉證,并且在舉證時,應達到證明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存在以上情形的標準。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申5508號民事裁定書》中認為:簽訂《何某某資金往來明細對賬單(截止2015.12.31)》時,胡某某系誠建公司的唯一股東,且從《何某某資金往來明細對賬單(截止2015.12.31)》看,存在胡某某代誠建公司收款、誠建公司代胡某某還款情況。在不能明確區分《何某某資金往來明細對賬單(截止2015.12.31)》記載的欠付何某某款項是胡某某個人借款還是誠建公司借款、且胡某某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個人財產獨立于公司財產的情況下,原審法院認定胡某某應當與誠建公司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6年公布的典型案例(2014)一中民終字第5382號民事判決書中認為:甲公司擁有獨立的賬戶,侯某提供了自其成為股東以來的全部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及每年的審計報告,從形式上已經能夠證明其個人資產與公司資產相互獨立。甲公司賬目存在的瑕疵屬于公司賬目是否規范的問題,尚未達到公司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的程度,故不能據此認定甲公司與侯某的財產構成混同。
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民申1537號民事裁定書》中認為:某置業公司原審提交了記賬憑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年報審計報告,以證明其與某某公司的財產相互獨立。但上述證據中,記賬憑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系單方制作,無法核實真實性。年報審計報告則是在本案訴訟期間形成,并非某置業公司在運營過程中依《公司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進行的正常年度審計,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無法證明某置業公司與某某公司的財產相互獨立。原判決依據《公司法》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認定某置業公司未盡到舉證證明責任,應當對某某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適用法律并無不當。[6]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21)《京02民終8562號民事判決書》中認為:石某在成為某公司股東后,某公司并未逐年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故一審法院在認定石某未提交有效證據證明某公司財產獨立于其個人財產的情況下,判決石某對某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并無不當。
例如,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贛民終401號民事判決書》中認為:寶某某公司夫妻股東實際控制的情況下,難以避免公司財產與夫妻其他共同財產的混同。在此情況下,有必要參照公司法“一人公司”舉證責任倒置規則,將公司財產獨立于夫妻股東自身財產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夫妻股東。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2020)《粵0114民初5144號民事判決書》認為:XX公司的股東為黃某某、劉某某,案涉合同履行期間系黃某某、劉某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張某某主張XX公司實為一人公司,應參照《公司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本院對此予以采信,黃某某、劉某某應當對XX公司的案涉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申7075號民事裁定書》中認為:關于張某是否應當追加為本案被告以及應否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依據生效判決可以認定,XX公司收取拍賣價款、簽訂《競買協議》等案涉事實均發生于XX公司股東變更之前,張某此時為該公司的唯一股東。2013年5月31日XX公司將1426萬元從XX公司賬戶轉至張某中國農業銀行(尾號為0168)的個人賬戶中,張某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張某個人賬戶的款項均系公司使用,即不能證明XX公司的財產獨立于張某的財產,故張某應為本案適格被告,對其作為一人公司股東期間公司產生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張某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
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粵04民終2166號民事判決書》中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在于余某某應否對XX公司的案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案涉合同簽訂及基本履行行為發生于XX公司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期間,雖然質保金給付屆滿時XX公司的股東已由余某某一人變更為余某某、崔某某兩人,但考慮到合同的質保金是XX公司案涉合同整體給付義務的一部分,加之,余某某認可其與崔某某二人為夫妻關系,余某某將部分股權以零元轉讓與其丈夫,并使得公司股東由一人變為二人的行為有規避一人公司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舉證責任之嫌。綜上情形,一審法院認定案涉XX公司債務是發生在余某某作為唯一股東期間,并無不當。且鑒于余某某未能就其財產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的主張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財務賬冊、審計報告等證據,一審法院依照《公司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判定余某某就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合法合理,本院予以維持。
第一,自然人非因特殊且不可避免的原因,盡量避免成為一人公司的股東。如果已經成為一人公司股東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增加股東,變更公司組織形式為一般有限責任公司。在變更公司組織形式后,也要對一人公司期間的公司財務資料和審計報告等妥善保管。盡可能與公司債權人達成結算協議,明確一人公司期間的債權債務由一般有限責任公司承繼,與一人公司股東無關。
第二,妥善保管公司經營過程中的各項通知、決議、會議紀要、合同、單據等,確保公司經營決策的完整性和業務的獨立性。運營一人公司期間,避免公司賬戶與股東賬戶等私人賬戶混用的情況,股東與公司之間避免過多資金往來,如果需要有資金往來,需要走正規的手續,明確每筆資金的用途。
第三,配備專門的財務會計人員,建立嚴格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公司的會計憑證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便于后續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的真實出具。
第四,及時按照法律規定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提交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并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就公司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的獨立性(是否混同)發表意見,必要時及時委托審計機構進行專項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