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國
(作者單位:包頭日報社編輯部)
新媒體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出現的媒體形式,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和無線通信網等傳播信息,受眾則可以通過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設備接收新媒體所傳播的內容。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給報紙媒體帶來了空前的挑戰。作為“把關人”的新聞編輯,必須處理好媒體發展環境與自身職責的關系,既要正視報紙媒體當前面臨的問題,也要認識到其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加速自身轉型步伐,通過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來維護報紙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地位,并實現自身的良好健康發展。
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其優勢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有所減弱,轉型改革是大勢所趨[1]。在傳統的傳播模式中,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是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主流”媒體,在新聞的采集、編輯及傳輸的過程中,以傳播者為主的傳播方式讓新聞編輯無須考慮其他媒體的競爭關系,受眾也沒有其他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可供選擇,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新媒體出現以后,各類新聞傳播源可謂層出不窮,近年來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及移動客戶端等都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聞的重要方式,只要有手機、計算機等硬件設備支撐,受眾就可以自由選擇信息獲取渠道,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單一地依靠傳統媒體獲取資訊。對于報紙編輯而言,新媒體的出現對新聞傳播工作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受眾分化與關注度下降。
相對于新媒體而言,紙質傳播介質已經相對落后,越來越多的受眾特別是年輕群體選擇通過新媒體來獲取新聞,傳統的報紙媒體無論是在攜帶方便性還是在傳播內容時效性方面都已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隨著新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2]。對于正在發生的新聞,新媒體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對新聞事件的現場直播,大眾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便可以實現對事件進展的實時關注。而紙質媒體最早也只能通過明天的報紙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對于已經通過新媒體了解新聞事件的受眾來說,已經沒有了再進行第二次閱讀的必要。在傳播內容的表現形式上,報紙媒體只能采用“文字+圖片”的傳播方式,對于新聞事件內容多數是通過文字進行表述,而且在內容上受報紙版面因素的限制,無法通過大量細節描寫對事件予以生動展現。而新媒體則可以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等綜合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立體化展示,便于人們掌握事件全貌。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何能夠克服自身局限性,以質取勝,通過較高的新聞質量去克服傳播技術方面存在的不足,是新時代報紙編輯必須面對的課題。
報紙在出版發行后,其受眾群體涵蓋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報紙編輯在工作過程中,往往是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多樣化內容整合在一張報紙中,受眾可以從頭到尾進行全部閱讀,也可以只選取自身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但在這一過程中,報紙編輯無法了解受眾的需求。相對于報紙新聞“大水漫灌”式的傳播方式,新媒體則依托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支持,實現信息的精準投送,根據受眾平時閱讀習慣和興趣,給受眾精準提供他們想看的內容,省去了受眾在海量信息中進行篩選翻找的時間,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受眾對于新媒體的黏性。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報紙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在這種不利局面下,傳統報紙媒體也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報紙編輯在危機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才能夠實現自身良好發展[3]。在我國黨管媒體的模式下,報紙媒體作為黨的喉舌,發布真實、可靠、權威的信息,更好地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其必須肩負起的責任。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報紙媒體憑借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自身所傳播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贏得了受眾的廣泛信賴,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給予了有力指導,而且其發布的國家重大事件和對國家重要政策的深入解讀滿足了受眾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對于報紙編輯而言,如果其能將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和報紙媒體具有的內容優勢進行有機整合,必將能夠提高報紙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推動自身的發展。
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報紙媒體的專業人才隊伍往往經過了記者、編輯等多個新聞采編崗位的鍛煉,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這些都為其做好相關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從筆者從事的新聞編輯崗位的角度來看,報社在選拔、培養、考核編輯人才等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且較為科學規范的體系,標準明確,可操作性強。在具體的選拔過程中,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員除了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作為支撐,也需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思想覺悟、良好的工作作風及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與新媒體編輯而言,報紙編輯的綜合素質要較高于新媒體編輯人員的素質。目前,部分新媒體平臺編輯素養低的問題已經逐漸暴露。而報紙新聞從采集到編輯,直至完成最后的發布,都有一套嚴格規范的審核流程,層層把關、層層審核能保證為公眾傳遞真實、高質量的信息。
雖然現在報紙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但一些報紙依舊有著很多穩定的受眾,這些受眾在生活過程中已經養成了讀報的習慣,而且一般有著穩定的收入,生活質量較高,文化水平也相對較高。報紙讀者人群以中年人群和中老年人群為主,其生活條件較好,時間較為自由,每天都有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報紙受眾群體受教育程度較高,在充裕的物質條件下,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認可報紙媒體的權威性,因此對報紙媒體的依賴程度較高。而新媒體受眾群體的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年輕,由于忙于日常工作等,其信息接收方式呈現出碎片化的特征,閱讀時間和有效閱讀時間長度不一,雖然其受眾人數在目前遠超過報紙媒體的受眾人數,但其穩定性較差。對于報紙編輯而言,可以采取媒體融合的方式,應用新媒體技術,在穩定現有受眾的基礎上,堅持以受眾需求為導向,實現對青年受眾的有效覆蓋,將更多青年受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報紙上,為報紙媒體提供全新的發展之路。
傳統報紙編輯主要負責文字處理和版面的規劃工作,如稿件的整理和后期的完善校對等,所以對于報紙編輯而言,最重要的是對文字的處理能力,其他方面的素質要求相對較少,保證自身編輯的文字內容準確無誤、觀點正確是其最主要的任務。
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新聞來源和發布渠道更為多元。在這一背景下,新聞編輯不能將自己的工作局限于文字編輯、排版規劃等,也要學習和掌握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方法。報紙編輯要想實現自身轉型,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對目前媒體的傳播態勢要有清醒的認識。在新媒體時代,毫無疑問的是傳統“圖片+文字”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讀者對于新聞獲取的要求,所以眾多的新聞媒體已經建立或正逐步探索建立自身的融媒體平臺。對于報紙編輯而言,其首要任務便是轉變自己的編輯思維,在相對復雜的媒體環境和海量信息中當好信息的“把關人”,既要確保重要的信息不被遺漏,又要保證推出的信息內容準確無誤,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對報紙編輯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報紙媒體有著較長的新聞制作周期,新聞編輯比較看重新聞內容的質量,文字表達除了要準確流暢,也要具有一定的表現力。但在新媒體時代,特別是“快餐化新聞”出現以后,大眾越來越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大眾習慣于閱讀能夠吸引自己眼球的新聞內容,“短平快”已成為全新的新聞編輯要求。
隨著傳播環境的變化,報紙媒體需要發揮自身優勢,補齊短板、延伸長板,利用報紙長久以來形成的優勢來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對于傳統意義上的報紙編輯而言,其工作只是對記者采集的新聞內容進行加工整理,以恰當的方式將新聞呈現給讀者。除此之外,編輯自身不用過多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但面對新媒體時代對自身提出的迫切要求,報紙編輯應打破傳統思維的局限,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對新聞素材的過濾采集與深層次挖掘,最終整合成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內容;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知識水平,使自身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實現自身的轉型。
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阻礙是傳統觀念的束縛[4]。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模式已經由以傳播者為中心轉向以受眾為中心,受其影響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實現了對受眾感興趣內容的“私人定制”,加之新媒體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日益頻繁,實現了由單一傳播向雙向傳播的跨越,這也讓新媒體的開放性更加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報紙編輯首先應該轉變自己的思想,更加關注媒體市場的變化和受眾需求的變化,逐步改變過去單一傳播模式下“以我為主”的固化思維,通過報社建立的融媒體平臺和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積極與受眾進行有效互動,掌握受眾的閱讀興趣和需求,從而給受眾有針對性地推送新聞內容。其次,新媒體時代報紙媒體的優勢逐步弱化,在海量的新聞內容中,報紙編輯要想做好新聞內容的篩選,在注重新聞價值的前提下,想要將關注度高、接地氣的新聞呈現給受眾,就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篩選能力和綜合素養。因此,報紙編輯應該通過學習增加自己的思想深度,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夠在各類新聞素材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找出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素材,從而創作出高質量的新聞。
新聞報道的質量可謂是報紙媒體的生命力所在,也最能體現報紙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與新媒體相比,報紙媒體雖然在時效性和內容表現形式的豐富性方面存在不足,但這也無法改變內容為王的事實,保證內容質量依然是報紙媒體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從這個角度來講,報紙編輯要想實現轉型,就必須要做好內容方面的創新,要立足于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的喜好,在編輯稿件的過程中充分考慮讀者的日常需求,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提供價值高的新聞。同時,要發揮自身新聞采編能力強的優勢,改變當前存在的新聞內容同質化嚴重的現象,深入挖掘新聞素材內涵,增加報紙新聞的廣度和深度,構建優質媒體品牌,讓報紙媒介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再次煥發生機。
新媒體時代,受眾多樣化的新聞閱讀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5]。對于報紙新聞編輯而言,其要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就要使用新媒體的新聞編輯和制作方式,運用新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加快媒體融合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字化編輯能力,實現自身的轉型。另外,報紙編輯還可以豐富報紙新聞的表達方式,通過在新聞報道中融入各種時尚元素,完成不同傳播媒介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新媒體與報紙媒體的融合,推動自身乃至報紙媒體的發展,做一名與時俱進的融媒體編輯。
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快速傳播和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傳播者的特性,給社會中不實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在當下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屢見不鮮的虛假新聞、謠言就是為了博得人們眼球、提高關注度而出現的不良產物。虛假消息的出現和傳播,不但會造成人們心理恐慌,對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造成破壞,也會損害新聞媒體在受眾心中的形象。對于報紙編輯而言,其要發揮好報紙媒體信息可靠、內容權威性強的優勢,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重大突發事件面前,要多推送一些比較權威的新聞內容,依托高品質新聞內容提升自身競爭力,發揮好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在踐行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中增強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
新媒體的出現,雖然給傳統報紙媒體帶來了全新挑戰,但也給傳統報紙編輯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報紙編輯要發揮自身優勢,深刻認識到自身轉型的必要性,從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入手,在優化新聞報道內容、豐富新聞傳播方式、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滿足受眾的多樣化新聞需求,力爭在激烈媒體競爭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