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歡
(山東省平度市農業農村局 266300)
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我國豬養殖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但豬胃非腺部分的潰瘍發生率卻在增加。目前,豬胃潰瘍已成為豬養殖業中的常見疾病,其患病率高達93%。盡管豬胃潰瘍可發生在豬的所有年齡段,但仔豬和母豬受到的影響最嚴重[1]。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60%母豬有胃潰瘍和糜爛。在不同豬群之間,胃潰瘍的發生率和嚴重性可能有很大的不同[2]。盡管涉及飼養管理策略,但胃潰瘍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該疾病主要是亞臨床癥狀,只有最嚴重的胃潰瘍會導致貧血的臨床體征(即皮膚蒼白,震顫,厭食)或由于大量失血和胃穿孔引發急性腹膜炎而導致豬猝死。為此,必須做好豬胃潰瘍的病因分析工作,采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從而減少該疾病對豬養殖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幽門螺桿菌與胃病有關,包括消化性潰瘍。這些消化性潰瘍主要見于胃黏膜和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在這些潰瘍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豬經常感染與胃潰瘍密切相關的微生物,即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革蘭氏陰性,螺旋形,經常存在于豬的胃黏膜中。盡管豬胃區域的潰瘍與人的胃十二指腸消化性潰瘍明顯不同,但幽門螺桿菌誘導的豬胃區域中胃酸產生的變化也可能在發病過程中起作用。
幽門螺桿菌與胃炎,消化性潰瘍與黏膜相關的淋巴樣組織(MALT)淋巴瘤的產生有關。乳豬中幽門螺桿菌的患病率很低(2%),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育成豬為30%,屠宰階段為80%,成年豬為90%。幽門螺桿菌主要定殖在胃的底部和幽門腺區,引起炎癥并降低每日體增重。
在患有胃潰瘍的豬中檢測到胃黏液中游離酸性基團的數量增多,這可能導致“較弱”的黏液凝膠和堿性基團數量減少。表明胃緩沖胃酸的能力降低,從而增加胃潰瘍的可能性。豬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影響參與胃酸分泌細胞(如胃壁細胞)的活力和功能,并以此方式影響胃酸分泌。
感染豬幽門螺桿菌的豬只在感染部位(即胃底和幽門腺區)表現出炎癥,并且日增重降低10%。日增重的減少可能是疼痛和發炎導致食欲不振所致,這可能導致豬分泌更多的胃液,pH 下降而引起刺激,從而引發胃潰瘍的發生。
胃炎雙歧桿菌是革蘭氏陰性的嚴格厭氧菌。據推測,這種細菌可能在胃部病變過程中起作用。當胃組織受到微生物或環境因素的破壞時會加劇壞死。
乳桿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能通過抑制細胞滲透壓調節而誘導胃上皮細胞死亡,從而導致細胞腫脹和壞死。如乙酸可能有助于豬胃潰瘍的發病。飼喂富含碳水化合物飼料的豬中存在胃糜爛和潰瘍。但短鏈脂肪酸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爭議。盡管粗飼料可以刺激豬胃非腺性部位產生短鏈脂肪酸,但已證明它們對胃潰瘍具有保護作用。此外,據我們所知,在豬飼料或飲用水中添加短鏈脂肪酸并不會增加胃潰瘍的發生風險。當然,也有可能只有一些短鏈脂肪酸會促進潰瘍的發生,而另一些可能起到保護作用。如丁酸鹽已被證明可以保護腸細胞免受損害。
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也可能與豬胃部病變有關。這些感染通常以食欲不振為特征,導致胃內容物流動性增加。而且可能導致豬體內組胺水平的增加,組胺直接結合胃壁細胞來促進炎癥并刺激胃酸分泌。假定每種嚴重的傳染病都可能導致豬胃潰瘍的發生。發生豬生殖和呼吸綜合征、斷奶后多系統消耗綜合征(PMWS)、豬流感、豬胸膜肺炎或由2 型豬圓環病毒引起的腎病綜合征的豬,通常都有胃部病變。盡管這些病變的出現可能是偶然的,但在受PMWS 影響的豬的胃上皮細胞中發現了大量的豬圓環病毒2 型(PCV2)抗原。盡管這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表明PCV2 在豬胃潰瘍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盡管在自由放養的豬場中,寄生蟲病可能很常見,但在傳統的室內養豬場中,這種病的患病率很低。在豬中,多種寄生蟲的幼蟲階段性地與胃潰瘍相關。如豬蛔蟲可能會刺激豬胃黏膜,導致胃糜爛和潰瘍。
把發生胃潰瘍的豬轉移到鋪設松軟墊料且安靜的環境中。飼喂由高消化率原料配制的飼料,類似于仔豬飼料。注射復合維生素,尤其是VE;與此同時,給病豬肌內注射鐵0.5~1.0g,每周1 次。飼料中額外添加VE100g/t,連續飼喂2 個月。考慮上述因素及這些因素與其所在豬場的相關性,然后相應地進行改變或調整,淘汰病情嚴重的豬只[3]。
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對豬胃潰瘍的治療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避免過度研磨飼料;最小化玉米飼喂量;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草粉和燕麥殼;改變飼料的物理狀態,其目的是減少食物滯留在胃中的時間;在生豬生長過程中,盡量避免應激,減少畜群轉移頻率;為豬舍提供良好的通風和保溫措施,夏天要做好通風,冬天要做好保溫,可以讓豬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加強飼料管理,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在飼料添加非抗生素添加劑,可以有效改善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豬胃潰瘍的發生率,促進養豬業穩定發展[4]。
盡管豬胃潰瘍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而且尚不清楚病灶產生的確切機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胃腺區豬幽門螺桿菌與病灶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關聯[5]。豬幽門螺桿菌最有可能影響胃酸分泌,導致豬胃里的微生物群組成改變和豬胃病變的產生。其他因素,如寄生蟲和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也是豬胃潰瘍發生的原因之一[6]。養殖戶應高度重視,盡可能保持豬舍干燥衛生,避免發生呼吸道疾病;并將舍內溫度調至適宜,防止早晚溫差過大;確保供給新鮮飼料,禁止飼喂霉變飼料,從而盡可能避免豬胃潰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