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紅,包肖婧
(青島市纖維紡織品檢驗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061)
近幾年,隨著紡織生產行業的發展,對其檢測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保證紡織纖維檢測的效果,滿足紡織生產行業的發展需求,加強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非常必要。但是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建設效果,不利于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開展。因此,應根據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中的一些常見問題,采取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保證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效果。
為了促進紡織纖維檢測的發展,提高工作質量,加強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非常必要[1]。其實標準化建設一般是在一定范圍內展開,以此確保各項工作在規定范圍內有序開展。同時,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應按照標準、規范的相關法律性要求對實驗室進行整合,進而構成實驗室體系。另外,在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實驗室中的各項資源,例如空間、人力、財力、物力等,同時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管控,進而將實驗室中存在的風險降到最小,確保其安全性。
在明確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中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措施之前,需要對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性形成清晰的了解,例如提升管控水平、提高檢測的權威性和公正性、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加快檢測速度等方面。
隨著紡織生產行業的發展,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對各方面管控的難度也逐漸加大[2]。實施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可以有效提升管控水平,實現人員、環境、設備、檢測方式等方面的規范化,確保各項檢測工作可以高質量完成。同時,在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可以對實驗室中存在的各項風險進行有效管控,這對檢測人員工作素質的提升也非常有利。
實驗室檢測報告是鑒定紡織纖維產品質量、責任劃分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并且各項檢測數據也是市場、企業、群眾合理選擇紡織纖維產品的重要參考依據,更是市場監管的重要憑證[3]。由此可見,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可以促使主管部門在尺度方面保持統一,并且對實驗室來說,可以很好地實現統一、唯一的管理模式。同時,加強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可以有效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產生的一些矛盾,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工作順利開展,進而有效提高紡織纖維檢測的權威性和公正性,避免紡織纖維檢測工作中產生的“小、亂、差”問題。
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中所涉及的檢測設備有很多,種類也較為復雜,因此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獲取實驗室資格的認定,并且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實驗室設備的布局,確保各項實驗室設備的使用性能,降低實驗室的風險。同時,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的標準化建設,可以有效縮小不同規模實驗室之間的差距,并且對檢測行為也可以進行一定的規范,最大限度地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
由于紡織生產量逐漸增加,也要求檢測速度加快。通過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可以確保各項檢測工作流程實現模塊化、標準化的檢測工作體系,有效加快檢測速度。同時,由于檢測的準確性得到保障,標準化建設可以提升檢測工作的質量,避免產生返工問題。
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屬于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體系,并且在建設期間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其建設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的綜合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但是在人員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檢測人員在資質方面參差不齊,這樣不僅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其工作的權威性也會受到影響;其次,檢測人員在檢驗流程、檢驗方式、檢驗標準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力度不夠,存在較大誤差,這對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展開也非常不利[4];最后,由于檢測人員的專業性參差不齊,在檢驗設備使用方面不夠規范,標準化意識也相對較為薄弱,會影響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展開,且檢測結果存在較大誤差。
紡織纖維檢測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風險管控是一項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開展標準化建設時,對該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實驗室依舊存在通風效果不佳、噪音較大、粉塵較多等問題,這樣不僅影響紡織纖維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還會引發安全事故。同時,一些檢測對象屬于易燃物品,例如棉花、服裝、面料等,由于檢測物品數量較多,經常存在檢測物品堆積的問題,在檢測其燃燒性能時,如果風險管控不當,很容易引發火災,進而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另外,在紡織纖維檢測時,經常因檢測人員操作不當而導致設備機械損壞,進而造成人員傷亡,加之在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現場未按標準流程進行操作、實驗室器材沒有按照要求放置以及檢測人員未按照規定佩戴防護用具,都會引發安全問題。
為了確保紡織行業穩定發展,我國針對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建設出臺了多項政策,目的是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的標準時效性[5]。但是,有些紡織企業在進行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建設時,對我國最新出臺的政策沒有進行詳細的解讀,使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同時,由于原有的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更新速度較慢,標準信息渠道暢通性較差,建設效果不夠理想,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造成較大影響。
樣品保管問題也是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中常見的問題。目前,實驗室的檢測樣品都用塑料編織袋進行保存,但是由于塑料編織袋的可塑性較差,且不便于擺放,樣品保管具有較大難度。另外,在保管樣品時,一般都由人工進行裝袋,但是由于每個人的習慣和樣品裝法不同,樣品裝袋以后的大小也不同,這樣非常不利于實驗室管理。同時,在人工裝袋時,一旦紡織纖維樣品較多以及卷樣外觀大多不同,會經常出現抽屜不嚴實的問題。如果兩個人進行紡織纖維裝袋,不僅消耗人力,對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效率也會造成一定影響,非常不利于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
為了確保紡織纖維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加強實驗室的標準化建設。基于上述問題,本研究提出了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措施,以此保證建設效果,提升檢測的準確性。
檢測人員是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核心,因此在開展標準化建設時,首先,招聘時需要重點考慮人員的專業性,判斷其對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了解程度、是否掌握基本的檢測流程,只有各個方面都掌握,才能正式聘用[6]。其次,需要定期培訓現有檢測人員,使其全面了解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流程和標準等方面,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同時,需要根據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制定人員標準化建設制度,主要是將主體責任制度明確到每個檢測工作人員身上,使檢測人員懂標準、事事規范,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最后,隨著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不斷更新,實驗室中的一些先進設備不斷出現,進而要求與檢測人員定期進行技術交流,注重新標準、新儀器設備、新技術的應用,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準確性。
紡織纖維檢測工作時間、工作周期相對較長,并且屬于持續、動態化過程,所以加強風險管控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安全性。在強化風險管控時,應重點考慮以下方面。
(1)在強化風險管控時,需要根據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現狀,不斷進行動態化補修和調整,實現動態化風險控制。同時,需要以實驗室工作環境以及檢測流程、實驗室廢物處理等方面為基礎,構建完善的風險管控措施,以此降低紡織纖維檢測中存在的風險。
(2)針對實驗室的檢測樣品,在開展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時,應嚴格審核合同、采集樣品等。同時在檢測時,應配備專業性較強的檢測人員展開檢測工作。另外,還需要定期檢查和維護檢測設備,確保檢測設備的使用性能以及齊全性,并且明確使用方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的安全性,為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7]。
(3)在檢測完成以后,一定要做好檢測樣品的處理以及各項數據的分析工作,以此保證紡織纖維檢測的準確性。同時,在開展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時,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確保實驗室的合法性,更好地滿足紡織行業的發展需求。
(4)需要定期檢查檢測工作中的防護用具,確保防護用具的使用性能。同時,在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要求檢測人員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用具展開檢測工作,這樣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護效果,確保檢測工作的安全性。
強化檢測標準,確保其時效性和準確性,可以有效提升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質量。首先,在強化檢測標準時,需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標準進行修訂和更新,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先進性,也滿足紡織行業發展的需求;其次,可以制定考核機制,根據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的運行狀態進行監督管理,一旦發現問題,需要立即解決,以此解決各項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最后,需要根據我國對紡織業的要求以及行業發展的變化不斷更新標準,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運行的穩定性以及時效性,這對高質量完成紡織纖維檢測工作非常有利。
針對樣品存放問題,可以根據紡織纖維的類型,采取相應的整理機制。例如,棉花在裝袋過程中,可以利用自動卷壓機進行整理,這樣可以利用機械壓力將棉花樣品壓縮到一定的密度,便于保管和存放。這樣不僅解決了人力消耗的問題,還有效解決了不同類型紡織纖維樣品不同狀態的存放保管問題[8]。同時,在樣品保管過程中,可以利用升降式樣品袋撐架,只需要調節樣品袋撐架的升降系統,即可有效提升裝袋的效率,為工作人員進行紡織纖維樣品裝袋提供便利的條件,以此提升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的質量。
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建設效果不僅關系到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質量,還關乎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因此,在紡織纖維檢測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現存問題,不斷優化資源,并且結合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性,加強各個方面的建設,確保實驗室的規范化。換句話說,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是確保紡織纖維檢測工作質量及其結果準確性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提升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水平,才能為紡織纖維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