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九欽
(江蘇省濱海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鹽城 224500)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繁榮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完成了史無前例的飛躍,教師將關注點放到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職業學校也將技能教育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如何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為學生未來的求職創建平臺,已經變成職業學校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服裝的生產過程對優秀人才專業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教育行業進行了專業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學生工作能力的培養也得到了重視[1]。開設服裝專業的職業學校很多,但服裝專業對學生的教學規定又有獨特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加工、代工生產歷史文化對生產模式和專業技術完成方式仍有深遠影響。密集型生產制造組織結構對初中級、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者的專業知識儲備、當場具體指導工作能力甚至是親力親為工作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將這些要素列入教育改革設計方案的考慮范圍,才可以真正提高服裝專業學生的操作技能。從筆者近年來在服裝行業的實踐經驗和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功能模塊教學中可以看到學生專業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的重要性[2]。本研究分析了模塊化設計的教學模型,提出了將這種教學模式運用到服裝專業的若干對策,探索了學生創新能力訓練的基本規律。
模塊化設計教學通常指的是在契合模塊化設計觀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對一門課程的基本知識按技能過程或工作類型加以分解,然后根據教育者的思維方式將被分解的要點或技術點重新解構,將資源整合為新的教學控制單元,圍繞新課程標準以及學科標準對教材內容加以展現,并據此形成新課程方案的可執行性教育工作過程。現階段,模塊化設計課堂教學憑借教材內容組成的靈活性和專業知識技能目標分解的自覺性,被廣泛應用于高等職業教育[3]。實際上,很多研究表明,模塊化設計課堂教學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目標消費群體置于理論創新和實踐中,能盡快掌握適應階段經濟發展的專業知識技能。在服裝專業的相關學科教學中,知識和技能被細分到工作崗位鏈條的不同部分。由于制造流程環節的變化,在不同的機器設備中,人員的任務性質與工作規定形成了明顯的可細分人物屬性。也就是說,服裝專業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塊化設計教學方式都有資源整合的良好基礎。比如“設備功能——技能要素”“工料形態——崗位要求”等,都能按照模板式邏輯完成實訓活動中心的布局重組以及相應的教學活動匹配設計,實現對服裝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培養。
現階段,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課程包括“服裝紙樣設計方案”“服裝構造制圖”“服裝材料學”“服裝制作工藝”等。以“服裝制作工藝”為例,教材內容基本上可以分成基礎篇和成衣篇,基礎篇又可按位置分為章節目錄。其中,前面的縫衣機基礎知識、整燙基本知識可以和成衣分解,細化成服裝各部分,如衣兜、袖子、衣領、下擺等,從點到面進行介紹。成衣篇也是由簡入繁,對不同成衣款式進行簡單介紹,過去的教學是將教材內容的理論部分和專業技術培訓分開,但因為學生沒有基本功底,對服裝專業的了解不夠,再加上與構造學科脫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常識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效率并不高,學員難以真正掌握設計專業知識,也難以有效提升服裝專業知識和能力。
我國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教學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學生對服裝知識的學習,更不利于專業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現階段,我國職業學校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其思想認識還不足,大多數因為考試成績落后或者對學習失去興趣沒能考入普通高中,家長又不愿意讓孩子過早進入社會,迫不得已才讓孩子進入職業學校接受專業教育,爭取實習機會。其次,在職業學校服裝專業課程教學中,往往存在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甚至曠課等問題。在開展服裝專業實踐項目時,學生也提不起興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了懈怠心理,不能完全掌握知識和專業能力。再次,受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社會對職業學校學生發展的期望值不高,早年我國教育部門在加強青少年工作能力及職業學校師生素養培養方面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這樣的環境下,職業學校的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投入不足,未能高度重視專業課程教學,甚至抱著敷衍的態度,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最后,由于職業學校對教研活動不夠重視,我國許多職業學校的整體教育資源不足,服裝專業的基礎理論教學和實踐脫節,基本只依靠教材,難以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整體水平。在我國經濟落后地區,有的職業學校缺乏專業的教學設施及教育資源,教師不能有效地為學生講授服裝專業知識,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發揮其技能特長,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職業學校必須結合地區發展現狀和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可執行性教學工作計劃,融合教育資源,優化教學方式。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忘記前面學過的知識,更難以將其應用于實踐。如果沒有專業知識的支撐,學生就記不住大量的專業術語,不利于理解。只有將模塊化教學方法逐步引入職業學校的服裝專業教學,才能培養出更多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服裝專業人才。職業學校的服裝專業課程將時裝學科的3個部分有效融合,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服飾的基礎設計方法以及服飾發展趨勢等,而服飾設計工藝相關課程主要包括服飾的制作與展示,學生可通過學習制版掌握該服飾款式所要求的知識點,并以圖紙的形式展示。采用模塊化課程教學,學生能將產品設計、制版和工藝技術知識良好地融合,并通過動手操作加強對服裝專業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因此,開展模塊化課程教學對培訓具備相應知識水平的服裝設計人員有重要意義。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推進與發展,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整體專業技能,為學生未來就業提供一定的支持,實施模塊化設計教學大有可為,尤其是針對我國職業學校的服裝專業而言,開展模塊化設計培訓更能適應現階段的技術專業發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技術專業和職業類型的關系,推動服裝專業變成職業學校的主要技術專業,并獲得品牌知名度。此外,服裝專業開展模塊化設計還能更好地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專業能力,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款型、打版、加工工藝之間的關系,了解現階段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果。此外,在職業學校服裝專業中開展模塊化設計培訓還能更好地推動服裝專業的教學方法改革,有助于開展每日任務裝包培訓和模擬仿真培訓,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通過模塊化設計培訓,學生可以將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技能及時應用于實踐活動,強化對基礎知識的把握,也可以將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更好地理解服裝專業知識技能。所以,在職業學校服裝專業開展模塊化設計教學,不但是提高職業學校整體育人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學生今后應聘求職的重要保障。
(1)校企共同制定教學計劃,使控制模塊區劃更適用于生產制造。為了更好地提高職業學校服裝專業學生的水平并推動教育進一步發展,在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教學中開展模塊化設計教學非常關鍵。在開展模塊化設計教學時,必須先開展模塊化設計的技術培訓。在過去的服裝專業教學中,“服裝結構設計”和“服裝制作加工工藝”是兩門單獨的課程,常常出現先學習“服裝結構設計”、后學習“服裝制作加工工藝”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專業技術。在進行設計技能教學時,教師不會多次重復教授學生已學的設計知識,這既能有效提高學生對服裝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設計結構教學中,融入企業的具體版樣規定;在技術教學中,融入企業的工藝流程規定、品質規定,與現代企業對接,有助于學生進入現代企業工作。另外,學校對技能班進行模塊化設計整合后,也需要對教師隊伍進行調整,選擇具備相應專業技能的教師來負責“衣服設計方案”和“服裝制作技術”兩門公共課的教學,將服裝構造和相關技能巧妙結合,更有效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實施模塊化設計教學時,先制定模塊化設計的教學規劃是提升職業學校服裝專業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重要基石。
(2)按功能模塊重新規劃教學步驟,有目的地開展實訓室建設。開展模塊化設計職業技能培訓的先決條件是對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因為服裝專業技能培訓在職業教育占據重要地位,開展模塊化設計的職業技能培訓也是在展示高端服裝的構造與工藝流程的具體規定,使學生的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貼近職業技能崗位鑒定規范的高級工程師要求。因此,對職業學校學生開展模塊化設計的技能訓培是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的重要舉措。
(3)現階段,中國職業學校服裝專業開展模塊化設計教學可分為時尚女裝結構、男裝結構和童裝結構,各有具體的設計方案和制作生產流程,對其進行模塊化設計的專業技術培訓必須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縫紉技能、整燙技能。模塊化設計教學方式在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運用也是推動職業學校學生技能提升的先決條件,因此,應開展模塊化設計的職業技能培訓,以技能的傳授和使用為主導。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時尚女裝結構和技術工藝后,將學生分成工作小組,學生要完成時尚女裝原型構造、時尚女裝設計方案、時尚女裝工業級樣紙設計方案與推板、時尚女裝制作工藝等,并熟練運用基本操作技能,工作組成員分工合作與學習,完成任務;教師也要了解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在組群功能模塊使用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工作組每名成員的水平和整體表現,根據成員的具體情況調整授課方式和課程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
(4)實踐培訓環節是培養學生實操能力不可缺少的過程,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服裝專業知識的總體掌握能力。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也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模塊化教學方法是對教師學科水平、業務能力、專業知識等綜合實力的挑戰,因為教師除了要有較強的學科能力,還要針對學生的特性設計并整合任務所需知識點。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思維,提升授課水平,根據不同的控制模塊內容和需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此,服裝專業教師必須先掌握班級學生的總體工作能力,依據班級學生的技術水平開展有目的性的服裝知識和技術指導,并在授課過程中,隨時隨地依據學生的學習進展、工作能力調整授課方式,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對服裝基礎理論知識的排斥心理,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此外,教師必須智能化區分課程內容,分成集中學習和實踐活動兩部分。其中,集中學習是所有控制模塊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控制模塊課堂教學的關鍵。在對職業學校學生開展專門的基礎知識培訓時,必須使用有挑戰性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服裝基礎知識學習的專注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教育培訓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和時代對職業學校的發展越來越重視。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學生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還有利于未來應聘求職。因此,在服裝專業課堂教學中引進模塊化教學至關重要,教師必須在技術培訓、教育理論和教學方式等方面開展模塊化教學,更好地發揮模塊化教學在職業學校服裝專業的應用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