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羿璨
(內蒙古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8)
內蒙古大草原美景聞名遐邇,殊不知橫跨祖國東西疆域的內蒙古高原上雄闊的美景不止于此。從西部蒼茫的戈壁,到中部無垠的草原,再到東部連綿的丘陵,各具特色的美景與風土人情令人流連忘返。美麗的克什克騰正是以其出彩的風光美景而被冠以“草原明珠”的美稱。遼闊的克什克騰草原上屹立數萬年的阿斯哈圖石林更是自然賜予草原兒女的瑰寶。


克什克騰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雨集中于夏季且雨量充沛。相傳早在夏與前商時期就已有商人在此定居,后多為游牧民族統御,如今民族仍然以蒙古族為主體。無論是這里出土的大量宋、元時期的文物,還是當下日趨現代化的城鎮都充滿著游牧文化的特色。“阿斯哈圖”蒙語中意指“險峻的巖石”,是國家AAAAA級景區,位于大興安嶺余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身處石林之中,既可遙望廣闊的草原,又可享登臨之感。一眾奇石矗立于漫山之中,雖不密集,卻個個身形巨大,走近有遮空蔽日之感。
阿斯哈圖石林奇觀有著世界罕見的、接近水平節理發育的花崗巖石林,其誕生于冰川之下,成型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兩百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代,堅冰覆蓋了這里的每一寸土地,冰凌化作尖刀在堅硬的花崗巖層上肆意雕琢。冰川時代后,寒冰又化作流水混雜著泥沙,繼續沖刷著這些巨石,長久的流水侵蝕使得原本平整的巖石表面呈現出“千溝萬壑”的模樣。
景區分為草原石林、草原天柱、草原石城、草原石堡、草原鯤鵬五個部分。草原石林內奇石小而眾,將石林的奇峻與樺林的挺秀融為一體;草原天柱區高大的石柱矗立于平靜的原野之上,顯露了些許威嚴與蒼涼;草原石城內石陣的精巧布局仿佛此地真是某個部落的舊址。為旅程更添樂趣的是景區依據奇石的外形通過想象為每塊奇石都配上了昵稱,如“桃園三杰”“草原雄鷹”“秀女望月”等。
茫茫的大興安嶺,將歲月的變遷融入茫茫林海;巍巍的阿斯哈圖,將大自然的驚世佳作呈向昭昭之宇。阿斯哈圖石林集千姿百態之美、雄渾壯闊之勢、萬古千秋之謎于一身,實為草原之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