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人們利用互聯網改善了學習和生活的質量與效率,同樣高校也利用互聯網提升了教學效果,促進了教育領域的發展。慕課(MOOCS)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網絡教育平臺來實施教育。當前,各個高校已經開始普遍將慕課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對于高校體育專業而言,將慕課應用到體育課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
MOOCS 混合式教學其實就是將慕課應用到教學過程中。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慕課在各個高校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面向社會開放的多類型慕課中也逐漸出現了體育課程的身影。當前大部分高校體育專業課堂體系建設的力度不夠,相關的體育教學資源也較為匱乏,而慕課的出現為這些高校在體育專業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優質資源。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慕課來選擇能滿足自身需求的內容,彌補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的不足。
“終身體育”這一概念出現在20世紀末,它是指個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同時接受體育教育的一種行為,促進個人的發展,并對我國體育的發展作出貢獻。當前,學生接受體育教育和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是通過高校開展的體育專業課程,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接受體育教師的指導進行體育知識學習和鍛煉,但是在課外時間,學生應該采用哪種方式有效開展體育學習,成為當前高校體育專業值得深思的問題。而慕課能夠對此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它是體育教育的課堂延伸,能夠在任何時間為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學生可以利用慕課來進行課外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有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隨著互聯網和教育行業的不斷融合,高校教育教學進行教育信息化改革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實現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將專業教學和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到一起,成為當前高校需要慎重思考的重要內容[1]。一些高校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體育專業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這種結合模式下,不僅沒有促進體育專業的發展,還影響了體育專業教學的正常發展。慕課的應用為高校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使體育專業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降低了高校改革中存在的盲目性,提升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效率和質量。
科學性是指理論教學要符合邏輯,運動技術教學要符合技能形成規律,如在游泳教學環節中,進行蛙泳教學設計時,要先進行動作模仿教學,然后再進入水中練習;先對腿部動作進行練習,然后再練習手臂的動作,而后配合呼吸動作,技術分解教學完成之后,再進行整體的練習配合。由于人的注意力往往都是保持在10min 左右,因此慕課的設計時間也不能太長,應當以10min為宜,這才能滿足科學性原則的要求。
以便捷的操作性和高效的互動性能夠縮短學習時間,并提升教學和學習的效果。有效整合和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可以將網絡社交平臺作為輔助工具,如騰訊、微信、釘釘等,可以提升信息溝通的便捷和高效性,使課堂教學得到有效的延伸。另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內容,對學生存在疑問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解答,同時還可以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反饋意見,對課程平臺上的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雖然這樣有助于學生學習,但是為慕課設計者帶來了較大的工作量,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網絡上關于體育來教學的課程很難有直觀性的視頻,尤其是針對初學者的教學視頻,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網絡視頻都是根據專業運動員的水平來設置的,直觀性和針對性太差。眾所周知,學習者通過網絡學習,一般在時間方面,具有很強的自主性。以游泳課教學設計為例,從熟悉水性到陸地動作模仿,從半陸半水到水中固定動作練習,從水中動作分解練習,再到整體動作練習,然后到水中各種姿勢的動作練習,對不同水平的學習者都有針對性的視頻內容,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和難以掌握的技術動作,系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級技術動作教學頁面,讓學習者重新進行學習[2]。因此,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將他們從沉迷于網絡游戲“拽回”到課堂中。因此,設計的慕課內容比較具有興趣性、直觀性和針對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提升學習效率。
慕課雖然得到了眾多高校的認可與應用,但是由于其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受到評價也存在著褒貶不一的現象,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慕課與傳統教學模式將處于博弈狀態。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雖然慕課在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想要設計出優質的慕課,需要眾多人的共同努力。例如,需要有能夠熟練應用信息化技術的教育工作人員,還要有能夠進行視頻剪輯和加工的教育工作人員,以及制定教學路線,審核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領路人等。資金、教學資源、人員等都使慕課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受到了阻礙。唯有建立一支一流的教學團隊才能促進慕課的發展。這樣便會推動慕課在高校的發展,同時也能促進高校的教育改革深化,而對于普通高校來說,會拉大各個高校之間的差距,造成教育資源分布比例不平衡,也會使教學方式和學術模式化,不利于學生的區域化和個性化培養。與傳統教育相比,慕課還存在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在學生考試、作業等方面無法給予正確的評價,教師只能看到結果,但是過程中是否是學生本人完成的,這一系列的誠信問題應該受到重視。
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促進教育的發展,通過對教學內容、方式等進行改革來提升教學效果。慕課背景下的改革需要眾多教育工作者同心協力才能實現,不僅要有信息處理能力、視頻剪輯能力,還要有全新的教學理念,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把握教學發展前沿,以及豐富的改革經驗[3]。而當前高校體育專業的教師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與慕課提出的要求相差較大,再加上高校體育教師側重于身體練習,而對此方面重視度不高。因此,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對慕課教學在體育類課程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影響。
體育類課程是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術相結合的科目,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豐富多樣,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具有多功能和多價值的特點。
慕課也可以被稱為有效的網絡教學資源,而且在高校體育專業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慕課平臺作為體育教學的第二課堂。對于高校而言,將慕課應用到體育類課程教學中,能夠完善體育課程體系,使課內與課外得到有機融合,創新教育理念,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解決教學內容匱乏、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例如,采用以慕課為主的翻轉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有針對性地推送優質的慕課,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這樣不僅可以縮短課堂理論教學的時間,還能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的機會。
高校開展體育類課程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而是要養成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慕課平臺在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通過將慕課應用到高校體育類課程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還能根據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提供學生所需要的具有針對性的內容,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巨大的收益。
高校體育類課程教學就是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培養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對體育知識能夠有深刻的認識,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體育觀念。因此,體育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僅僅講授知識和運動技能是遠遠不夠的。而將慕課應用到高校體育類課程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來滿足體育教學的多元化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羽毛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選擇包括羽毛球競賽規則和步法、基本技術和賽場戰術、運動場地和器材、羽毛球運動發展等內容[4]。根據慕課的具體課程安排,對學生進行羽毛球教學,改變傳統的單純教學生打羽毛球的教學內容。
從當前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體育行為上的表現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在堅持進行體育鍛煉,但是通過分析發現,這種鍛煉也僅僅存在于課堂之上,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加強體育知識學習。高校體育類課程教學應用慕課混合式教學之后,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其推送優質的、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慕課課程,鼓勵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課外時間來開展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方面的自我構建,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全面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
體育類課程教學并不僅是為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讓他們掌握運動技能,而是要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慕課的應用能夠將籃球、武術、游泳、跑步等這種普及性較高的運動項目具有的特點,經過加工制成能夠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的運動內容,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進行體育運動[5,6]。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廣大群眾良好的運動習慣,加強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并養成終身體育意識,這樣才能實現全面健身,從而推動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中,基于慕課形式的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不斷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沖擊。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我國高校逐漸開始進行深入的教育教學改革。慕課的出現可能會受到教育者的不同評價,但是慕課發展是信息化和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慕課勢必會成為一種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教育教學提供良好的改革機會。因此,高校一定要合理地應用慕課,使其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發揮巨大的優勢,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