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軍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 浙江東陽 322100)
2019 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明確提出我國將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有關行動,通過加大健康知識的宣傳程度,使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升高至22%,2030 年底達到30%[1]。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暴發,對居民的健康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個社會均需提升健康素養,這不僅要依賴國家相關職能機構進行調研,并出臺政策,更要求整個社會公眾的一起努力。居民健康素養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保護健康的基本技能等方面,而健康與許多因素相關聯,如體育運動、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生態環境等[2-5]。該文從全民健身的視角對東陽市吳寧街道、南市街道、白云街道、江北街道、城東街道5個城區街道居民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東陽市居民健康素養狀況,分析其影響因素,為促進健康素養與制定教育策略提供依據。
當前,全球較為一致的對健康素養的定義的認識,當屬世衛組織所做的規定,也就是公眾獲得、理解、接受采用健康信息與服務,且借助上述信息與服務進行正確判定,推動自己健康的過程。根據文獻資料,查閱結果顯示,2012 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8.8%[6],2013 年為9.4%[6],2015 年為10.25%[2],2017 年提升至14.18%[6],2018年為17.1%[7],展現了穩步增長態勢,居民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水平有著明顯提高,健康素養得到改善。這種穩步提升的趨勢,雖然是完成目標的“好兆頭”,但是想要實現2022 年提高至22%,2030 年提高至30%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該文從東陽市吳寧街道、南市街道、白云街道、江北街道、城東街道5個城區街道的廣場、公園等居民聚集區各選取15~65 歲居民200 人,共計1000 人作為問卷調查對象,開展調查。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標與內容,搜集閱讀有關文獻和健康素養、全民健身的官方相關文件。掌握該課題相關健康、全民健身、健康素養的概念,掌握有關提升健康素養的研究現狀,為該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全面參考。
2.2.2 問卷調查法
該文采用整群抽樣法,對1000 名調查對象開展問卷調查。該問卷選擇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 條試題”題庫[5],選擇從全民健身視角的試題作為問卷調查題。其中基本信息填空題與選擇題各5 道;健康基礎知識與理念,10道選擇題;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15道選擇題;健康基本技能,10 道選擇題;健康教育評價,5選擇題。參考《首次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報告》,將正確得1 分,錯誤得0 分作為評分標準。問卷發放之前,闡述了研究目的與意義,在征得研究對象的準許下,告知其作答的匿名原則,并在其作答完畢后及時回收所有問卷。在此次實驗中,共計發放問卷數量為1000份,回收987份,有效923份,有效率為92.3%
2.2.3 數據分析法
該文利用Excel構建數據庫,使用SPSS 18.0統計軟件,運用秩和、雙側等方式開展統計分析。
2.2.4 邏輯分析法
結合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討論總結,探討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東陽市居民健康素養有效提升的途徑和策略。
923 名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如表1 所示,年齡在15~65 歲,平均年齡為39.90 歲,男性305 名(33.04%),女性618 名(66.96%);小學文化程度132 名(14.30%),中學文化程度267 名(28,94%),大學文化程度487 名(52.76%),研究生文化程度37 名(4.0%);學生124 名(13.43%),企事業單位員工537 名(58.18%),農民112名(6.8%),軍人15 名(1.63%),自由職業108 名(11.70%),無業35 名(3.97%);體育人群758 人(82.12%),165人(17.88%)。
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女性更愿意接受調查,并且健康素養水平顯著超過男性;25~44 歲人群數值最大,45~65 歲人群得分最少;學歷越高,相應的健康素養水平越高,說明學歷差異會導致相應得分明顯的差別;各類職業群體同樣有著明顯差異。企事業單位員工平均水平,明顯高于其他職業的健康素養,農民及無業人員的健康素養得分水平明顯偏低;個人收入不同的人群,健康素養水平也有顯著性差異,年收入在11~19 萬的人群,健康素養水平得分最高。將每周3次及以上,參與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人群稱為體育人群,反之則為非體育人群,體育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得分明顯高于非體育人群。
健康是千家萬戶幸福的基礎,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全國衛生和健康大會上,堅定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被強調,因此,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必要性,顯而易見。國家提出,2022 年提高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至22%,這對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省來說,難度并不大,但是制定提高健康素養對策和路徑勢在必行,追求更高的健康素養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在居民健康水平方面,女性顯著高于男性,其原因也許是女性個性更細致,同時負擔更多家庭生活照料工作。由于關心家人健康,因此更積極地學習相應的健康知識和能力。年齡上,中青年水平明顯更高,可能是因為中青年是家庭頂梁柱,照顧老人、培養小孩,更加需要學習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中青年精力旺盛,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速度更快,中老年更習慣于憑借經驗,青少年將重點放在學習上。
居民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從事的職業,而從事的職業又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年收入。除了年收入中高檔人群健康素養最高外,文化程度和從事職業與健康素養呈現正相關關系。這可能是因為文化高的人群,獲取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更好;腦力或者輕體力勞動者更關注全民健身環節,更關注健康素養水平的提升;收入中高的人群相對壓力較小,對健康狀況和健康資源利用更加關注。
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政策的鼓勵下,全國各地全民健身活動迅速鋪開。民眾參與全民健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因此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浙江省的全民健身走在全國前列,而東陽市在全省又是開展全民健身較好的縣市,因此體育人群比例較高,對應的健康素養水平也相對較高,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思想上,明確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的意義,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以全民健身工作為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切入點,繼續提檔升級場地設施、籌辦體育賽事活動、提供均等化公共體育服務、完善各級體育組織、發揚優秀體育文化,以提高鄉村居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素養水平為目標,并使居民對健身活動越來越多的需求得到滿足。這也達到了讓居民積極學習并掌握更多健康知識的目的,使得公眾提高健康素養獲得充分的基礎保障[8]。
參與全民健身居民健康素養明顯高于非體育人群。因此,鼓勵居民參與全民健身,應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促進提升居民素養的主要實踐途徑。該途徑實現必須要有三條保障。一是政府有制度保障,這方面東陽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體育事業科和東陽市總工會都有相關政策和計劃,為全市全民健身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提升民眾健康素養水平的實踐途徑做了較好保障。二是政府有全民健身的人員配置,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逐漸邁向了新的臺階,對豐富社會人才資源,提升體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強了與市場經濟接軌。此外,也為體育活動健康穩定地開展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三是有充足的資金保障,東陽市對群眾體育的支持力度很大,這對于居民健康素養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實施健康素養水平監測具備了較為明顯的導向性,對于居民定期開展身體素質水平的檢測,使其對于自身健康情況保持較清楚的認識,同樣屬于提高健康素養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極少城市對民眾定期開展健康素養水平測試,基本靠居民主動去醫療部門監測,這對居民的積極性影響較大。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可制定相應的規定,免費定期對管轄區域居民身體素質、運動狀況、睡眠飲食等進行抽樣監測,并針對監測發現健康狀況結果不良的居民,提出應對措施,并制訂改善計劃,提升居民對自身健康素養的關注度以及參與監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全民健身是以增進健康為目的,通過合理科學的體育運動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居民健康素養受年齡、性別、工作、收入、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響,分別呈現不同水平,在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技能3個方面的掌握程度有明顯差異。通過調查和數據分析,確定健康素養提升路徑,有效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