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寧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山東青島 266100)
新基建提出已有3年時間,這期間的政策促進了各類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帶動了智慧物流的建設,開拓了智慧物流的應用場景,催生了各類新經濟、新業態的出現。飼料企業利用新基建對傳統物流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通過智慧物流建設實現供應鏈的智能化、一體化,實現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以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促進飼料企業的新發展。
自2018年,“新基建”一詞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后,新基建的后續工作便得到了如火如荼的開展。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規定新基建主要包含3個方向:信息基礎設施,包括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包含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包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在2020年5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
與此同時,國家各部門也在制定相應的新基建行動計劃,物流行業是新基建重點升級的行業,相應的政策也是層出不窮。2020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強物流基礎網絡建設,發展智慧物流,推進物流基建的數字化升級。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在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的發文中要求推進數字供應鏈建設,并發展不同應用場景的無人經濟。8月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也要求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2021年9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新基建將物流網與信息網、能源網緊密融合發展,提升物流智能管理的深度應用。此外,5G應用計劃、物聯網新基建行動計劃等也都紛紛出臺,標志著新基建行動計劃的進一步落地。
從新基建概念的提出,到現在各個行業具體規劃的出臺,體現了國家各部門對新基建認識的逐漸深化。首先,新基建能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并通過“乘數效應”實現對經濟的倍數帶動作用;然后,新基建與傳統基礎設施不同,是實現傳統基建的數字化、現代化,這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做好了底層支撐;最后,新基建將促成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有利于傳統產業煥發新的活力,找到新的競爭點(郭朝先等,2020)。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進一步提升了物流在經濟中的作用,物流成為現代經濟下的商業革新,經濟轉型的根本支撐。隨著不同形態新經濟的出現,物流活力被完全激發,但也面臨著智能化的進一步升級,以更好地支撐未來經濟的發展。而新基建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窗口期,各類新型基礎設施的興建,物流業將被重塑(段文斌,2020)。
新基建政策將通過對各類新型信息設備和物流基礎設施的聯通,實現物流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發展。此時物流設施將具備自己的“大腦”,即智慧物流,從而通過物流全鏈系統打通上下游合作,以物流大數據實現精準、個性化服務,通過物流與信息流、商流的聚集提升綜合物流服務水平。
2.1 新基建政策有利于飼料企業提升供應鏈和物流服務水平新基建通過5G、物聯網、互聯網等通信設備的互通互聯,打造了AI、區塊鏈、云計算等新技術基礎設施,最終實現智能技術為支撐的物流系統,打造高水平的物流服務體系,實現全周期、全過程、全領域的同步和覆蓋(劉海軍和李晴,2020)。新基建對飼料企業供應鏈和物流的影響有以下幾點:(1)加快推進飼料企業物流的無人化配送。對飼料企業來說,人力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人力操作效率低、成本高。通過新基建帶來的視覺識別、控制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倉儲管理、分撥、運輸等環節上都可以做到無人化運營,實現不間斷作業,無人倉的揀選效率大大提升,飼料產品出庫的時間縮短,飼料到用戶手里的時間也能減少一半以上。(2)5G等技術還幫助飼料企業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5G技術成熟使得無人駕駛廣泛應用在智慧物流上,5G可以實現運輸過程的可視化,出現問題時可以人工及時介入管理,通過實時聯網,5G也可以實現低延時、可靠性高的無人自動駕駛?;诖耍梢越鉀Q飼料企業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較高的問題,將飼料企業物流難點打通。(3)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對物流運轉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和追蹤,從而做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由于飼料生產和消費對場地要求的特殊性,飼料企業的上下游廠商地理分布較為分散,物流管理、配送優化是亟待解決,通過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AGV集成、ERV集成等應用,可以實現從計劃下達到接單、發貨、收貨、入庫、發貨的全程透明化管理和再造物流流程(王帥等,2019),普通員工即可在電腦上對物流運轉全過程進行管理,在此過程中可采集大量數據保存在云端,方便飼料企業對生產運營情況進行追溯管理。
2.2 新基建政策有利于飼料企業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新基建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等,在物流領域就是要建設物流行業的智能平臺。只有通過平臺建設,才能打通基礎設施與智能化應用的連接,創造更多的新業態,為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首先,飼料企業可以通過新基建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和管理平臺建設。飼料企業要把物流向供應鏈延伸,就要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進行一體化運作,使得企業能和市場、個人緊密連接,實現對各種資源的智能化整合管理。一方面,這種信息平臺可以作為公共物理信息的交換平臺,提供接口將稅務、銀行、工商、海關、質檢等多部門的信息接入,為飼料企業與其他行業的相關部門提供信息共享服務,方便飼料企業在平臺上進行一鍵直達優化操作。如在平臺上,海關部門提供進出口相關證明信息,質檢部門提供質量檢測信息數據,可以方便飼料企業產品和原材料進行進出口貿易,并且能建立質量信息追溯系統,當質量出現問題時能立刻追蹤到源頭,客戶也能對飼料品牌有更高的信任度。另一方面,這種信息平臺可以作為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平臺后,每個企業都希望通過平臺與其他企業和部門建立更深入的合作關系,而平臺可以通過搜集企業需求和提供的服務,將企業之間、企業和部門之間進行智能匹配,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信息服務。
然后,新基建有助于飼料企業建立倉庫智能管理系統。飼料企業為了更快地配送產品,需要在消費集中區域建立配送倉,而新基建將幫助飼料企業更好的管理這些倉庫,將其升級為智能倉。企業能通過系統對入庫、出庫、調撥、庫存等各方面進行管理,方便企業進行批次管理、庫存盤點、質量檢查等業務,并能通過對倉庫業務的追蹤管理,及時了解不同產品的市場銷售、利潤、成本控制等情況,從而為企業進行營銷決策提供有力輔助。最后,新基建有助于飼料企業建立運輸配送管理系統。通過運輸管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和覆蓋,對運輸線路進行實時監控,便于飼料企業及時了解配送情況。因為飼料運達有較高的時效性,拖延可能會對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因此,實時動態監控是對安全、即時送達的保障。同時,智能配送系統能對線路進行優化,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2.3 新基建政策有利于飼料企業智慧物流數字化建設新基建通過5G、物聯網等設備的建設,實現了對數據實時采集和分析,在智慧物流網絡建設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數據。飼料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云端計算和管理,從而幫助整個物流過程進行數字化改造(劉露和楊曉雷,2020)。首先,新基建可以輔助飼料企業積累物流數據。通過物流數據平臺的建設,方便企業搜集消費者、商家的物流數據、物流公司運輸包裹的跟蹤數據及交通、氣象等其他相關數據,形成物流大數據。其次,利用大數據實現智能配送物流和倉儲物流服務,在提供基本的實時監控、優化服務基礎上提供更深層的個性化服務,實現對物流的即時需求(何黎明,2017)。如飼料企業可以對大客戶提供專門的快遞服務預警,保證飼料到達的及時性。再者,在此基礎上,飼料企業要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進行商業價值的發掘,即時調整產品運營和營銷策略。要求飼料企業分析上下游客戶的商業環境、競爭環境,找出物流痛點。同時要基于供應鏈進行數據分析,找到商品的流行趨勢、熱點、偏好等,找到盈利模式和供應鏈模式,從而對供應鏈進行加強和優化。再者,通過新基建建設打通物流各環節之間、物流和生產環節之間的“數字鴻溝”,實現全環節的數字化、標準化,從而避免行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附加成本。飼料企業在此過程中要避免傳統組織模式中的模塊化管理,即將物流和生產割裂,將運輸、倉儲、分揀、配送等過程割裂,不能形成協同。飼料企業應通過集成AI技術、云計算技術、傳感通信技術等,在生產和物流過程中形成全程數據共享,使產品從源頭就可以實施跟蹤和管理,最終形成快速、共享的信息流。最后,通過數字化建設實現飼料企業運營的新業態、新模式。如通過電商進行飼料銷售將成為飼料企業發展的新趨勢,飼料企業需要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尋找適合行業發展的經濟模式,如B2B,C2C,O2O等,通過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資源聯動,跨區域的資源對接,而這一切也都需要智慧物流提供支撐。
飼料企業智慧物流網絡建設首先要從基礎設施建設做起,飼料企業想進一步實現業務擴展和轉型,就要借助新基建政策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從傳統物流蝶變為現代物流,將更多現代技術融入到物流應用場景。
3.1 加強智慧物流網絡的短板建設目前,新基建政策還在實施前期,在智慧物流建設上仍存在不少短板,(1)地區之間發展差異較大,導致智慧物流網絡建設在區域間十分不平衡,沿海發達地區的飼料企業能早一點享受到新基建帶來的溢出效應,而在中西部地區飼料企業的智慧物流網絡建設進程則會經歷波折,這將影響到企業智慧化、數字化的轉型進度。(2)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夠順暢,尤其飼料企業和上下游企業的對接并不順暢,缺乏組織協調,不能形成行業合作,導致智慧物流建設的標注不統一,最終對消費者的體驗產生影響。對此飼料企業要做到:①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在基礎設施薄弱地區積極利用當地優勢,加強新基建建設力度,構建更廣泛的智慧物流網絡。飼料企業在選擇企業布局時,除了東部地區,也應重點考慮低資源成本、高能源供應的“優勢”地區,將自身納入到智慧物流的全局樞紐規劃中,盡早對自身物流網絡進行智慧化建設。②爭取飼料企業的內部合作,出臺智慧物流的統一標準,形成行業發展協會,促進飼料企業在智慧物流共建中形成標準化、創新化,為以后的物流服務共享打下基礎。③飼料企業要和相關物流企業、科技企業、供應鏈企業進行合作,在物流供應鏈協同管理上深入合作,打造專門的智慧供應鏈方面的解決方案,打造適合飼料企業的智慧物流園區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企業應促進行業內多式聯運體系建設,以網絡貨運促進整個供應鏈運輸組織形態變革,轉向新型組織化方式。
3.2 智慧物流網絡建設重點建設方向新基建將從3個方面鞏固智慧物流網絡建設:(1)物流園區建設。全國物流園區雖然數量穩步增長,但數字化程度仍然較低,同質化嚴重。新基建將重構物流園區的建設,通過智慧云倉模式實現園區智能化服務。一方面,通過各種機器人、機、車設備的鋪設及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將物流設施與物聯網技術、自動化設備等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過高度集成的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協同物流管理系統等實現高度的自動化操作,同時對實時狀態的監控和流程優化。這些系統相當于智慧云倉的大腦,負責園區所有智能設備的調動統籌。(2)在倉儲升級方面。首先,自動化系統建設,包括自動化輸送系統、存儲系統、分揀系統、機器人分揀系統等,同時將可穿戴設備(如VR技術)應用到具體場景中。其次,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智能倉儲設備,通過開發相關軟件和系統,實現智能庫存的實時管理,并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發現數字背后個人消費習慣的改變趨勢,為飼料企業精準營銷做好準備。最后,對倉儲設備共享進行管理。通過云倉系統的建設實現倉儲設備全部上云,在此基礎上開放云倉資源,實現倉儲資源共享(錢慧敏等,2019)。對于飼料企業來說,單獨建倉成本過大,而通過倉儲管理的共享模式能避免相關基礎設施的巨大投入。(3)在干線運輸方面。一方面,通過5G商用部署及高帶寬網絡的連接,在重點鐵路、公路、港口等區域進行網絡覆蓋,實現交通基礎設施與物流運輸設施的協調建設,同時推進北斗系統、遙感衛星等在交通規劃、服務上的基礎支撐,便于對物流運輸過程的全程監控與應急管理。另一方面,在物流運輸末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上,無人機、配送機器人、IOT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將成為關鍵,各種人工智能技術如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等也將加速運用,實現末端運輸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