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鈺玲
教師成長是一個持續的、多階段的動態發展過程,往往會遇到暫時停滯的瓶頸期。我園成立“成熟型教師發展共同體”,采取相對應的策略,突破專業發展的瓶頸,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
A教師是一名成熟型教師,有10 年教齡,科班出身,職稱為小教二級。在工作的前幾年,她做事很有沖勁,很少出現職業倦怠情緒,但最近兩年很少參加園級活動申報。原來,她連續兩年未通過幼兒園一級職稱評定,認為前途渺茫,失去工作激情。
B教師是一名成熟型教師,有13 年教齡,非科班出身,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幼教資格,已評上一級教師。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深入,她發現自己的經驗和能力難以適應教改的變化。
C教師有15 年教齡,獲得幼兒園一級職稱,工作負責,但從來不主動承擔項目。談到今后的發展方向,她表示,只想把班級帶好,不出安全事故。
D教師有15 年教齡,是兩名幼兒的媽媽,職稱為幼兒園二級。在談到目前的工作狀態時,她的自我成長意識薄弱,對幼教事業產生了懷疑。
成熟型教師在平時都有很高的成長欲,認為只要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要得到相應的回報,渴望個人專業成長。可是,現實很殘酷,有的教師感覺自己的教育理想難以實現,隨之淡化工作熱情;有的教師多次未通過職稱評審,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原因,反而把責任推卸到領導身上,甚至自暴自棄,情緒低落,對工作持應付的態度,對幼兒教育也失去了愛心和耐心。
部分成熟型教師在前期經歷過輝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難以形成教學風格。在調查中,部分教師偶爾或經常感到“自己的知識好似被掏空了,無法滿足工作的需要”。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他們僅運用自己的老套的經驗,把知識傳授給幼兒。當課堂中出現突發問題需要解決時,他們一般也是憑借已有經驗處理,不會考慮到幼兒當下的需要,不能從專業的角度去思考。
部分成熟型教師能掌握五大領域的基本教學模式,熟練地把控課堂的時間安排。因此,他們對自己的教學較滿意,很少會反思到自己是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幼兒,往往固守經驗,墨守成規,缺少內在的反思能力。
科學的引領和激勵能讓成熟型教師了解自己在園所發展和幼兒成長的目標中的角色和作用,積極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我園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1.強化意識。我園切實加強師德建設,堅持以“塑教師群體形象,育教師生命情懷”為核心,培養保教人員的“三心”(愛心、責任心、感恩心)。結合師德建設月,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禮儀培訓”“感人事跡”“看名師風采,悟教育真諦”等活動,樹立師德典型,以此增強教師“身正為范”的意志,提升職業道德。
2.合理搭班。我園讓成熟型教師和年輕教師合理搭班,發揮各自優勢。年輕教師手巧,在環創等方面有優勢,讓年輕教師主做環創,對成熟型教師適當放低要求;成熟型教師善于與家長溝通,讓成熟型教師作為溝通主力,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3.委以重任。我園“老帶新”師徒制建立在能力匹配和自由結合基礎上,讓彼此都出于自愿。師徒制不能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的師徒,還要涉及家園合作、班級環創、自我發展、問題解決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發揮成熟型教師的作用。
4.建立機制。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惑,我園建立響應機制,組織每天 15 分鐘的班級討論、每周半個小時的年級討論、每月的全園討論,逐層解決問題,整體提升教師能力;改革評優評先方式,我園在對照條件自主申報的基礎上,以現場成果匯報的形式展示學習、工作實績,在評優過程中激發教師內在的需求。此外,我園利用公平、公開、公正的獎懲制度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讓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某個領域中做出成績。
成熟型教師遇到能力發展瓶頸,往往由自身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不足所致。我園成立“成熟型教師發展共同體”后,注重成熟型教師的“幸福學習”。我園根據教齡和積分,將教師分成新苗層、成長層、骨干層、經驗層,分別由成熟型教師帶領各層次成長。我園每周都組織各層次教師,開展讀書分享活動,由成熟型教師點評指導。同時,許多成熟型教師在與其他教師碰撞中,進一步提升了專業能力,找到了職業幸福感。
我園從理念到實踐進行深刻變革,以此提升成熟型教師的學習力、思維力、持續發展力,激發成熟型教師內在的專業發展動力。
1.搭建平臺。我園重視成熟型教師全方面能力的提升,利用園際聯動、區培育室、區學科組活動、區“駿馬杯”基本功競賽、園基本功大練兵、區級開放日等發展平臺,讓教師在此過程中打磨活動組織能力、專業能力,形成了共同切磋、互補不足、相互提高的良好教研氛圍。園部提倡教師自主申報學科領銜人,主要采用“先上路后稱職”的崗位練人的辦法,輔以園際交流、領銜人崗位責任與工作感悟沙龍、提供展示或鍛煉的平臺等做法,幫助領銜人迅速成長。
2.鼓勵“冒尖”。課程部經常開展讀書成果評比活動,并建立獎勵機制。活動中,教師在書中尋找到樂趣,學會反思自己,養成終身學習的信念。我園的五大核心組在期初招募成員,讓園內有參與意向的教師自主申報加入核心組。核心組負責人撰寫研究方案和計劃總結,組長招募研究成員,每月開展研究活動(如教學活動展示、觀摩環境、現場行為觀察記錄等),在每學期組織精讀一本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書籍,學期末匯報研究成果。同時,組長引領組員撰寫發表有質量的研究性論文、案例,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
基于成熟型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我園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提升了成熟型教師的專業地位,改善了成熟型教師的知識結構,激發了成熟型教師的自我發展需求,幫助他們走出了專業發展的瓶頸,在研究過程中收獲了成長,獲得了能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