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海霞
自“十五”開始,我園開始研究幼兒紙藝園本課程,從無錫市教育學會課題《紙藝園本課程研究》、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主題背景下幼兒紙藝特色活動的研究》,到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整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兒紙藝特色課程開發研究》,一路走來,在幼兒紙藝研究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建構了幼兒紙藝課程目標體系,梳理了幼兒紙藝特色主題課程內容,收獲了幼兒紙藝課程組織形式及策略,調整了幼兒紙藝課程評價方法。在現今課程游戲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園又在思考:我園的幼兒紙藝特色課程在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如何更好地引發幼兒主動學習,體現幼兒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幼兒行為,理解并有效支持幼兒想法?為此,我園積極思考研究,并付諸實踐。
在“十二五”《整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兒紙藝特色課程開發研究》期間,我園的紙藝課程基本以預設課程為主,將紙藝有機滲透在主題活動中,活動比較零碎。從“十三五”《體現幼兒主動學習的幼兒園紙藝課程重構的研究》立項開始,我園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遵循高寬課程模式中主動學習的理念,建立以幼兒為主的課程觀,從以前預設為主的課程轉向關注幼兒、以幼兒為主的生成課程,并進行梳理和調整,形成了具有我園特色的紙藝特色課程框架圖。此圖由預設和生成兩部分組成,教師在開展課程時,根據班級幼兒的特點、經驗水平有針對性選擇。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興趣生發新的課程,不斷調整、豐富課程框架圖。
在紙藝特色課程框架的基礎上,我園的特色課程滿足了幼兒自主探索學習與發現的需要,在預設課程中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拓展生成了符合各年齡段幼兒的系列活動。例如,在迎新年特色課程中,小班以“紅紅火火過新年”為主題;中班以“平平安安過新年”為主題;大班以“歡歡喜喜過新年”為主題,從了解過年意義、習俗,到為幼兒園的慶新年活動做方案設計、材料準備、環境創設,再到最后的精彩呈現,幼兒積極討論、大膽設想、認真創作、快樂展現。在整個過程中,幼兒都是主動的學習者、參與者。在預設課程開展的同時,我園會根據幼兒的需求,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課程。例如,小班《舌尖上的美食》微主題課程,從幼兒愛吃美食的興趣點切入,和幼兒一起尋找和探索自己身邊的美食,初步產生愛家鄉的情感;中班《我居住的地方》主題課程,幼兒從觀察自己居住地的環境及建筑,到尋找過去爺爺奶奶居住的環境與建筑,對比現在與過去的不同,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大班《我愛鴻山美》主題課程,幼兒體驗鴻山的人文景觀,并用多種方式表達表現對鴻山的熱愛。
我園在以往以基礎課程為主,將班本紙藝特色課程融入其中,開展一系列活動。如今,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我園對紙藝課程樣式進行了重構,著重于班本特色的紙藝微課程。近幾年,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觀摩研討、分享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意識到幼兒是學習的主人,讓幼兒主動學習才是學習的本真。教師努力發現幼兒的興趣點,選擇幼兒共同感興趣的、有價值的問題或內容生發一系列活動,形成一個追隨幼兒需要和發展的課程。例如,中班微課程《神奇的砍瓜》,幼兒從發現砍瓜開始,親身操作,求證砍瓜被砍后是否真的能再長。這時,教師根據砍瓜的需求和年齡特點,梳理出一張圖、一條路,生成《神奇的砍瓜》微課程。一次次的測量砍瓜活動,既求證了砍瓜再生的能力,又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欲;稱重實驗,讓幼兒親身體驗藤蔓的稱重能力;藤蔓大聯想活動,使幼兒進一步感受藤蔓卷曲多變的特性,體驗紙藝活動的樂趣。
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有效教育資源,讓環境說話,讓環境對幼兒藝術文化的熏陶,以此引發幼兒主動學習,是我園關注的內容之一。
紙藝墻:紙藝墻是將幼兒的紙藝作品利用教室、走廊、樓梯等墻面展示布置的地方,成為幼兒園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紙藝展:我園每學期都會定期開展一兩次幼兒紙藝作品展活動,將某一階段的幼兒紙藝作品通過展板、展臺進行展示。上學期,我園在重構紙藝課程樣式的基礎上,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和需求,生成一些紙藝微課程,并進行紙藝創作并展示。紙藝作品展不僅展示了幼兒成果,向家長、社會宣傳幼兒園特色,而且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受藝術的美。
美術展:美術展是激發幼兒主動學習、創作的渠道之一。2019 年,我園參加無錫市第五屆慶”六一”幼兒美術作品展,展出的《老房子》《一花一世界》《我是小小畢加索》系列作品,均來自我園的紙藝課程活動。
無錫市教育智慧展:紙藝作品的展示不僅在美術展上,還可以結合其他活動進行展示。例如,我園受邀參加無錫市教育智慧展上,將《我愛鴻山美》紙藝課程中幼兒的紙藝作品與3D 打印成品有效結合,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鴻山物聯網小鎮”微景觀場景。這種園本紙藝特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呈現模式,受到專家的好評。
當下,體現幼兒主動學習的幼兒園紙藝課程活動讓教師面臨挑戰。教師及時轉變角色,重新定位,從組織者、實施者轉向為觀察者、引導者、研究者、支持者,從“你有一桶水,才能給幼兒一杯水”轉為“教師應成為幼兒的腳手架”,以此支持幼兒的行為與發展。例如,在紙藝微課程《草地音樂會》中,當大(三)班的幼兒得知大(八)班要舉行草地音樂會時,想要提供一些幫助,他們決定成立舞美小組,幫助大(八)班搭建、布置表演舞臺。
紙藝,不僅是一種對紙的簡單表達,還是以紙為媒,讓教師在課程中,從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條件,提供足夠的材料、空間和機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讓幼兒在無聲的紙藝海洋中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讓智慧從指尖流傳、讓童心在紙端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