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 娟
如今,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現(xiàn)有教育模式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網(wǎng)絡、多媒體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幼兒教育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遵循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實踐整合后,能夠使枯燥的活動變得生動、有趣,使原先深奧難懂的知識變得容易理解。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幼兒教育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靈活多樣,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大班科學活動“雨的形成”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雨形成的過程制作成模擬動畫:小水滴升華,形成了水蒸氣;接著,水蒸氣在天空中累積得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云朵;云朵像棉花糖一樣,被季風吹來吹去;然后,云朵遇到了冷空氣,化成不同顏色的“棉花糖”,逐漸演變成雨降落在土地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形象展示,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想象力是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例如,在《小羊過橋》課程中,教師將視頻剪輯成多個片段,將關鍵的節(jié)點進行暫停,以此打開幼兒的想象思維,猜測推理出下一步行為。河的兩邊各有兩只羊,在河中間只有一個獨木橋,只能允許一只羊通過,河面水流湍急,小羊只能從獨木橋上通行,這時,兩只小羊如何通行?為此,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有的幼兒說:“兩只小羊可以商量一下,先讓一只小羊走過去。”有的幼兒說:“兩只小羊先進行比賽,誰的力氣大誰就先過去。”這時,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動畫中一只羊先走獨木橋,另一只羊在橋下等待最后。兩只羊都能夠順利過橋。幼兒在邊想、邊看的過程中,學會了謙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在信息技術應用中,教師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策劃不同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參與意識。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可以根據(jù)幼兒的不同興趣和需求,將幼兒分為若干小組,組織他們參加相應的活動,如舞蹈、游戲、體育、唱歌等。有些幼兒體能好,教師可以組織他們參加體育活動;有些幼兒相對內(nèi)向,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參加合唱活動;有些幼兒喜歡舞蹈,教師可以組織喜歡進行表演展示等。在此之前,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活動視頻,以此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總之,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園要注重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以信息技術為切入點,促進幼兒教育高質量發(fā)展。